-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6月2日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莫斯科普希金艺术剧院上演经典剧目《雷雨》。这也是北京人艺首次赴俄演出。
应俄罗斯第十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艺术节”的邀请,北京人艺此次赴俄演出的《雷雨》版本,是2004年为纪念著名剧作家曹禺代表作《雷雨》发表70周年和北京人艺首演《雷雨》50周年而重新排演的第三版。该剧由北京人艺老艺术家、第二代《雷雨》中周朴园的扮演者顾威担任导演。人艺著名演员杨立新在剧中扮演周朴园,龚丽君横跨两版再度出演繁漪,王斑、夏立言、白荟、徐白晓等中青年演员分别演绎周萍、鲁妈、四凤、周冲等经典角色。为使俄罗斯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戏剧文化,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随行举办了俄文版图片展览。
北京人艺对《雷雨》的完美演绎博得全场雷雨般的掌声。退场后,在莫斯科普希金艺术剧院工作多年的柳德米拉情不自禁地拉着记者的手说:“中国的演员实在是太棒了!我全看懂了!真的是一种美的享受。”她评价说,整场演出节奏紧凑鲜明,高潮迭起,演员表演非常到位,对角色的把握和诠释非常精准。她甚至不用看俄文字幕,不仅看懂了剧情,而且对剧中人物的性格也有深刻理解。“谢谢你们的演员,以后有机会我还要看中国文化演出。”
俄罗斯观众对《雷雨》并不陌生。据悉,上世纪50年代,《雷雨》就曾登上苏联以及东欧许多国家的舞台。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苏联《雷雨》就曾演出了近2000场。但是北京人艺原汁原味的《雷雨》却是俄罗斯观众头一回见识到。
契诃夫国际戏剧艺术节创办于1992年,每两年举办一届。它与法国阿维尼翁艺术节、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一道,堪称欧洲三大最负盛名的艺术节。(记者 田冰)
人民网 莫斯科6月3日电(记者施晓慧、张晓东、谭武军、张光政)第十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5月25日到6月31日在莫斯科举行。受戏剧节组委会的邀请,北京人艺携其话剧精品《雷雨》参加此次戏剧节。6月2日晚,该剧在莫斯科普希金剧院舞台上首演。这也是北京人艺首次在俄罗斯进行演出。
演出还没有开始,剧场内已经座无虚席。随着帷幕逐渐拉开, 一幕上世纪二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背景下,反动资本家周朴园内部的种种纠葛及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通过演员的对白、动作完全展现在在观众面前。虽然演出对白完全是用中文进行的,但是借助于舞台上方显示屏上的俄文字幕,俄罗斯观众逐渐进入剧情之中,他们屏声凝气地欣赏着话剧中表现的人物的冲突和起伏,每次幕间休息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三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太棒了”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热情的俄罗斯观众纷纷涌上舞台向由著名话剧演员杨立新(剧中男主人公周朴园的扮演者)领衔的一众演员献花。
6月3日晚,在该剧院还将进行一场《雷雨》的演出。除演出之外,为了使俄罗斯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戏剧文化,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还举行了戏剧图片展览。
其实对老一代俄罗斯人来说,《雷雨》并不陌生,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雷雨》就已经登上了苏联和东欧许多国家的话剧舞台,仅仅在苏联就上演了两千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