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中国武官看世界:伏特加,俄罗斯之魂 作者:中国驻俄罗斯原副武官 许昌志
一个民族的历史,并非只在战场和谈判桌上写就,在政治、饮食和卧具上也许更能表现出来。
如果要找一样最能代表俄罗斯民族风味的食物,恐怕非伏特加莫属。在许多俄罗斯人眼中,这种味道醇厚的烈酒就是俄罗斯民族的标志,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的独特气质。
如果要找一样最能代表俄罗斯民族风味的食物,恐怕非伏特加莫属。在许多俄罗斯人眼中,这种味道醇厚的烈酒就是俄罗斯民族的标志,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的独特气质。
拥有500多年历史的伏特加是俄罗斯国酒,主要以大麦、黑麦、玉米等为原料,经过发酵糖化后,蒸馏出纯度高达95%的酒精,再用白桦木炭过滤,将其中所含的酸类、醛类、酯类等杂质除去,最后用纯净水稀释完成。活性炭过滤是伏特加与其他烈性酒的主要区别。
最初,这种烈性酒的名字并不叫伏特加,而是叫谷酒。伏特加这个名字是俄国化学家、化学元素周期表发明者门捷列夫给取的,他也因此被誉为“伏特加之父”。除了取名,门捷列夫还为伏特加贡献了标准配方。通过研究,门捷列夫发现伏特加酒的最佳酒精度应为38°。1895年,为了简化征税过程,俄国财政大臣参照门捷列夫的实验结果,将全俄伏特加的标准度数统一为40°。
最初,这种烈性酒的名字并不叫伏特加,而是叫谷酒。伏特加这个名字是俄国化学家、化学元素周期表发明者门捷列夫给取的,他也因此被誉为“伏特加之父”。除了取名,门捷列夫还为伏特加贡献了标准配方。通过研究,门捷列夫发现伏特加酒的最佳酒精度应为38°。1895年,为了简化征税过程,俄国财政大臣参照门捷列夫的实验结果,将全俄伏特加的标准度数统一为40°。
目前,俄罗斯是伏特加的主要产地,年产量超过13亿升。很多俄罗斯男人都把伏特加称作“第一妻子”。在他们看来,不喝酒的男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当伏特加摆在面前,总有道理来上一杯。俄罗斯人喝伏特加的酒杯大多是200至300毫升的大杯子。饮用伏特加之前先要把它放进冰箱冷冻一下,这样口感更好。喝伏特加喜欢一口喝干,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倒。喝酒时,俄罗斯人不太在意地点,也不怎么讲究菜,而且他们还特别喜欢边喝酒边跳舞唱歌。每逢傍晚或节假日,小湖边、公园里随处可以见到俄罗斯人一起喝酒、跳舞、唱歌的场景。
对于大部分俄罗斯人来说,伏特加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据说,俄罗斯人平均每人每年要消耗15公斤白酒,这其中半数以上是伏特加。 正因为在民众中有着如此强大的“号召力”,伏特加从问世那天起,就开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俄罗斯民族和国家。俄罗斯作家维克托•叶罗费耶夫专门研究了伏特加的历史,他把伏特加誉为“俄罗斯的上帝”。叶罗费耶夫曾经说,“俄罗斯人喝的不是伏特加,我们喝的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的确,从某种程度上说,俄罗斯人豪放勇猛的性格和烈性的伏特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聊起1812年的俄法战争,不少俄罗斯人都开玩笑地说:白兰地酒瓶见底的法军败给了伏特加无尽的俄军。无独有偶,卫国战争期间,为提高军队士气,斯大林规定每名士兵每天在前线可以得到100克的伏特加。很多俄罗斯人也风趣地说:二战中,苏联之所以能战胜德国纳粹,靠的就是伏特加和喀秋莎火箭炮。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在俄罗斯,有人说伏特加是“天使”,因为它提神解忧,带给人们欢乐和幸福;也有人说伏特加是“魔鬼”,因为它使人沉醉不醒,毁坏身体和家庭,甚至危害社会。据俄卫生部门的统计,俄罗斯1/3的成年男子、1/7的成年女子酗酒成瘾。目前,全俄每年约有3至4万人因酒精中毒而死亡,造成每年30万起交通事故的原因70%属于酒后驾车,酗酒每年给俄罗斯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卢布。酗酒还是造成俄人口危机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未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份报告称,从1993年至今,俄罗斯人口减少了5%,大约700万人。而俄罗斯人在15岁到54岁之间的死亡原因,多半与无节制饮酒有关。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在俄罗斯,有人说伏特加是“天使”,因为它提神解忧,带给人们欢乐和幸福;也有人说伏特加是“魔鬼”,因为它使人沉醉不醒,毁坏身体和家庭,甚至危害社会。据俄卫生部门的统计,俄罗斯1/3的成年男子、1/7的成年女子酗酒成瘾。目前,全俄每年约有3至4万人因酒精中毒而死亡,造成每年30万起交通事故的原因70%属于酒后驾车,酗酒每年给俄罗斯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卢布。酗酒还是造成俄人口危机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未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份报告称,从1993年至今,俄罗斯人口减少了5%,大约700万人。而俄罗斯人在15岁到54岁之间的死亡原因,多半与无节制饮酒有关。
俄ZF对酗酒的危害早有认识,历史上曾6次禁酒,但均以失败告终。1985年5月,戈尔巴乔夫颁布了《关于消除酗酒的措施》。没有料到的是,除了怨声载道,禁酒还导致全国性的食糖短缺,人们纷纷抢购食糖用于私酿白酒。私人酿酒技术设备简单,许多有害的物质不能过滤干净,对人体的损害很大。最后,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放弃了他的禁酒令。在电视上,戈尔巴乔夫亲口讲过一个笑话——人们排起长队买伏特加,有一个人忍受不了,便说要去克里姆林宫杀了戈尔巴乔夫。一个小时后他回来了,仍在排着长队的人问,“你杀了他了?”那人答道:“杀他?那边排的队比这儿还长!”
“天使”也好,“魔鬼”也罢。对俄罗斯人而言,伏特加这种传承了500多年的醇香汁液,已然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可能割舍,也无法割舍。他们依然会喝,依然会醉,但也依然会英勇,依然会豪放。而这,不正是俄罗斯民族的魂魄吗?
“天使”也好,“魔鬼”也罢。对俄罗斯人而言,伏特加这种传承了500多年的醇香汁液,已然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可能割舍,也无法割舍。他们依然会喝,依然会醉,但也依然会英勇,依然会豪放。而这,不正是俄罗斯民族的魂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