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还会回来吗?

作者:燕山红场  于 2012-3-28 04:0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真的不好意思-不知是否已经转帖个了? 就再来一次吧...)
柏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美过.
尽管从西部到东部, 景色截然不同: 我乘6路地铁南下,至前东西柏林的边检站弗里德里希大街,出站东行,沿高架铁路线步行至市中心的博物馆岛。菩提树下大街,洪堡大学,德意志历史博物馆,柏林大教堂,原东德共和国宫,柏林皇宫遗址等等近在咫尺。施普雷运河在这里拐了个弯,博物馆岛——因岛上建有几座世界级的博物馆而得名——便也有了几分巴黎塞纳河中西蒂岛的风情。这便是柏林历史的中心,曾经属于东柏林。只是柏林没有经济能力一一修缮这些历史建筑,所以时间仿佛有些停滞.
初夏时到柏林,是旅游的好时节. 可能柏林平日的气候, 也一如德国人的性格那样, 严肃, 忧郁, 不太友好, 有时候甚至有点自我压抑, 所以待夏日时, 少有的阳光也可以驱散柏林人心头的阴霾.
当我再一次跨过勃兰登堡门的时候, 我的心情便与三年前初到柏林时大不相类.
三年前, 因为带着幻想和憧憬来到柏林, 以同情的心情凝视勃兰登堡门. 因为于我而言, 柏林, 这座城市, 特别是这座城市的象征, 勃兰登堡门, 仿佛同我内心世界的某种隐藏的情感有着深深的共鸣; 这里曾经是拿破伦率领的法军, 长驱直入, 占领柏林的要道, 也曾经是苏军攻克柏林的毕经之路, 而就在不远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里还曾经是红色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边界, 那道横亘千里的柏林墙矗立于此. 勃兰登堡门和它那驾驭着铁马的胜利女神, 就是柏林这些历史伤痕的见证. 那时候的我, 也是带着对自由民主的幻想, 和对红色专制主义的批判来审视柏林的历史见证, 幻想着完美的民主大同, 自由的西柏林和完全不同的两类生活方式. 然而现在, 幻想的光环褪去了她那虚幻的美丽面目, 开始呈现出对生活原本的颜色来.
三年前, 当我与柏林人谈及那段历史时, 可能只有同情与否定的口气, 毕竟我们中国人与这些老柏林人之间有一种同志式的感情, 就好像我们和老苏联人那样. 我们生活的国家, 不管曾经还是现在, 都有过,或仍旧存在着专政的历史, 我们这些不同国家, 不同肤色的人民, 心里同样都有着对自由, 民主的向往, 所有对于红色的民德, 我不敢加以肯定. 而那时候, 柏林人的口气却与我不同, 曾经的感觉可能他们已经遗忘了吧, 但是, 毕竟民德的历史是德国, 乃至世界历史上不可抹去的一段, 哪怕这个国家永远不再存在, 但是, 她在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东德人心中的地位却是无法替代的. 我曾经无法理解他们这种复杂的感情. 1989年10月7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国40周年国庆日, 民主德国在首都东柏林举行盛大的阅兵, 晚上, 东柏林民众便自发地举行了上万人参加的游行示威, 反对专政, 反对特权, 要求民主, 开放边界, 那时候的柏林人, 面对着一夜之间短暂的喜悦, 可能欢乐得忘了情, 但是1989年11月9日,随着共产主义战士心中的"圣墙"柏林墙的倒塌.联邦德国资本主义的流毒迅速进入红色的民主德国.自由化市场经济的洪流冲跨了秩序化的计划经济的屏障;原本井然有序的民主德国,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迅速陷入混乱.面对资本主义世界五光十色的诱惑,东德人民在经理的短暂的新鲜感和喜悦之后,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自由的民主之光并没有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显得无比残酷,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原本生活在社会主义福利制度下的民主德国人现在面对的,除了充裕的,所谓民主自由,身无分文.再看勃兰登堡门前,原本高度民主秩序化的共产主义国家不见了,到处是高楼,华厦,以及两德统一后,信仰破灭的东德人----这就是民主自由的代价.联邦国会大厦(Bundestag)新建的圆形穹顶会议大楼取代了一代东德人心中那栋灰扑扑的"共和国宫";从柏林电视塔向鸟瞰,SONY CENTER(索尼中心)五光十色的伞状穹顶,以资本主义的绚烂外衣笼罩着柏林的芸芸众生;资本主义的靡靡之音,从电视里,收音机里传出:John.Denver优美的声音吟唱着<<Rocky Mountain high>>,酒吧里到处是红唇如焰的靓丽舞女,随着Billy.Holiday的<<缎衣侍女>>偏偏起舞;那雄壮豪迈的民主德国国歌<<在废墟上崛起>>已经成为历史,激昂向上民主德国台尔曼少先队队歌<<夏风中的蓝领巾>>和<<挺立,红色马德里>>也随着历史的洪流而喑哑无声了.
十九年前的那个冬天,当埃里希.昂纳克和勃烈日涅夫会晤时那深情的一吻,宣告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德国行将退场的结局.时至今日,当我从北欧大陆踏上柏林的土地,直到站立在勃兰登堡门前,柏林的天空依然阴云万里.柏林墙虽然不见了,两德也业已统一,但看到今日的柏林影像:街头无所事事的狂躁青年,眉头紧锁的为无法预计的未来担心的柏林民众和因为市场经济的冲击而失业并对贫富差距产生愤怒情绪而迁怒于外国人的"新纳粹";再联想到万里之遥的今日中国,究竟是谁背叛了共产主义的信仰? 原本秩序化的生活被资本主义所打乱,对虚幻的民主自由的追求使得当今德国人越来越缺乏实干精神......可能我了解德国愈多,就愈像今日的那些怀念东德时光的柏林老市民那样,对今天德国的浮华并不买账.可能我对昨日民主德国时代的向往就源于现在这直白的社会现实----就像一个柏林市民说的那样:"那时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毕竟福利有保障,贫富差距小,人人有干劲,人人都有工作."至少,二十世纪的德国在给人类带来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又用另一种方式令全世界惊愕不已:一个国家居然如此和平而顺利地自我解体,新的社会秩序转瞬确立,一切都井井有条,仿佛本该如此。谜一样的国家,谜一样的民族。如果顺着这种历史的思路前行,不由会发出如下的疑问和感叹: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究竟什么是永恒,什么是真? "DDR"这三个字母背后,给人一个无限憧憬的美丽远景和一种业已退场之物所散发出来的勾魂摄魄的美丽.
不知怎的,我的眼前出现了电影《Goodbye, Lenin!》(再见,列宁) 中熟悉的场景:一架直升机吊着拆下来的列宁铜像,在柏林城中穿行,驶向未知的方向。不急不缓,斜斜的列宁仍旧保持着熟悉的姿势,右手高举,指向前方。吊车在轻微地晃动,两边柏林的街景轮流上演,一切都在舞台背景般地流动,然而,一切又是那般无比的真实. 没有一种完美的社会制度, 没有绝对的自由民主, 当幻想的光华褪尽, 我们还是要面对真实的生活.
现在, 当我再次站在勃兰登堡门前, 我终于能理解柏林人的心情. 三年前, 我怀着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天真幻想来到德国, 当我问一个老柏林人, 民德那么专制, 为什么现在你们的口气还越来越透着怀旧的伤感气息, 好像要把这个行之退场的红色德国挽回来一样? 那个柏林人告诉我, 没有完美的社会制度, 就像中国一样, 中国不完美, 西方也一样, 但是, 个人的感情, 已经同那个国家绑在了一起, 从小, 那个国家赋予了我们理想, 给了我们奋斗的目标, 但是, 我们却看着我们为之奋斗的国家破灭, 西方的风吹走了东方最后一点的历史遗迹, 就连柏林最后的民德建筑, 那座灰扑扑的, 承载着多少东德人感情的共和国宫和那最后一段残存的柏林墙, 西方也要将她们拆迁移走, 看似物理的迁移实际上是在抹杀许多老东德人心里的最后一点记忆, 他说, 尽管是在东德, 你也曾有过第一次交朋友, 第一次看电影, 第一次谈恋爱, 第一次婚姻, 等等等等, 那个已经逝去的国家, 是我们曾经一直坚信不移的国家, 那个国家, 是我们见证她消逝最后一刻的国家, 这个国家将永远存在这些老柏林人心里, 与曾经那些美好与不美好的记忆紧紧相系, 永远无法磨灭.
西方的民主真实吗? 西方世界真的完美吗? 我现在已经不再敢相信.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燕山红场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2.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3.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4.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5.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6.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7.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8.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9.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10.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11.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12.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13.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14. 伟大的胜利日70周年 广场掠影 [2015/05]
  15.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16.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17.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18.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19.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20.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21.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22.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23.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24.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25.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26.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27.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15:2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