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在上山下乡一片红的年代,不少知青以各种方式谋求生存,主观或客观地攀比“条件”,自愿或不自愿地“相亲”结婚。新浪网上有篇文章《芸芸众生(七)最后的知青》,作者若水以极其平淡的笔调,描写了留守山村的最后的知青之一 ------ 婉儿。
知青“婉儿和卞欣恋爱了。恋爱中的人往往会共同憧憬美好的未来。……1973年,卞欣被推荐上了大学。……他毕业后,国家是包分配的,而婉儿还在农村,他们是不可能结婚的。……这一打击对婉儿来说是致命的。”
命运似乎在捉弄婉儿。失恋,患病……在婉儿人生最绝望的时候,村民关槐向她伸出了援手,“……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里,在清冷和寂寥的包围之中,婉儿感觉到了亲情。……婉儿对返城不抱什么希望了。她答应了关槐。婉儿的爸爸妈妈知道这个消息急坏了,他俩风风火火地赶到了这个小山村。他俩赶到这个小山村的时候,婉儿已经和关槐领了结婚证。……婉儿的爸爸妈妈一看闺女这样,五内俱焚,……婉儿的妈妈痛哭着,婉儿的爸爸搀扶着婉儿的妈妈,……在婉儿的爸爸妈妈离开这个小山村的第三天,关槐和婉儿举办了婚礼。……婉儿和关槐结婚才一年多,到了1978年底,1979年,知青大返城的浪潮就席卷了全国。”
无情的户籍制度,就像一道天然屏障,管理并决定了共和国的城乡百姓不合适也少有通婚的可能。这是当时社会的庸风陋俗。在《婚姻法》规定结婚自由的前提下,上了大学的卞欣,思维冷情理性择偶并无可非议;留在山村的婉儿,选择亲情感性结婚更不可非议。然而,在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却有不多不少直接操纵升学或上调工作大权的“现管”官员,他/她有能耐让当事人屈服于权钱淫威之下,迫使你签署红色的结婚证。我意图提出的议论是,在某些合法“结婚证”掩盖下的是,钱权优势者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性”压迫,甚至是强-奸的原罪。
知青女M所在插队组的两名女同学,先后通过招工、招生离开了广阔天地。女M的母亲担心孤单的孩子遭人欺凌,就拜托亲戚帮忙将孩子转调到亲戚居处附近的乡村,祈求安全的广阔天地。谁知“出了狼窝入了虎口”。大队干部男N以“担任耕读教师”为利诱,迫使女M就范他的所谓“爱慕”。性压迫的封建,求生存的现实,令女M的选择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不是也是”“是也不是”。
小小芝麻官们的通常做法是,说教,威逼,胁从,跨越违背当事人意志的性行为的罪恶时空,由非法的强-奸转变为合法的婚姻。假如你不服从长官意志,那么今后就甭想从我的手心里过。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女M就是众多身心受伤害的下乡知青之一。
三十多年前,女M的母亲奋不顾身冲到乡下,机智勇敢地把受伤害的孩子带回了家。然而,侥幸逃出了钱权优势者魔掌的母女俩,却逃不过很不完善的户籍制度和婚姻法规的桎梏。随后的好几年间,女M走投无路,户口粮油一无所有,工作前程茫然无着。女M的母亲苦于告状无门,投诉杳无音讯,不得不无数次地走访 “上山下乡办公室” 请求援助,最终积忧成疾抱憾归天。
“无妻不成家”。没有了母亲的孩子们,从此便失去了家庭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