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最近关于工资的新闻不断,先有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出中国人均月薪高达4134元,是国家统计局数据的一倍,但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位列第57位。后有《纽约时报》统计全球28个国家的老师中,中国教师的工资几乎排到了垫底的位置。在中国,刚入行的大学老师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每月259美元(约合人民币1632元),是全球“最低价”。
这两条新闻让群众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在了我们的钱袋子上,仿佛每次只要一提及收入,群众就一定会哭穷骂娘,诸多学者也顺势呼吁政府赶紧出台提高工资标准和增加群众收入的计划与政策,当然这与他们大多本身也是教师不无关系。
然而笔者窃以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中国还是别涨工资的好,因为涨工资实际上就是在戕害群众利益。我们看到,过去十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2年的7703元涨到了2011年的21810元,账面上看涨幅接近3倍,但与此同时换来的是什么呢?菜价平均涨了五到十倍,房价涨了十倍,亿万富翁的数量增加了几十倍。这样涨工资对群众而言又有什么意义?
更为可怕的是,这样做非但没有意义,反而害处不小。工资涨了三倍之后,带来的直观的便是通胀的巨大压力。常有不懂经济学也不关心群众的人为其辩护称,有些物价或总体的涨幅是小于工资涨幅的,怎么算群众都是赚的。但实际上在通胀中,中国群众赖以为生的存款却被大幅稀释,这对群众利益的损害是巨大。辛辛苦苦几十年攒了十几万,瞬间其购买力大幅下降了,不值钱了,老人是很伤心的。所以对于爱存款的中国群众而言,工资涨的越快、涨的越高,他们的利益就受损越大。因此,笔者最害怕的就是某些地方政府动不动就提出几年收入翻番的口号,这哪里是为了群众利益,分明是为了自己政绩而祸害群众利益。
其次,乱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带来社会问题。现在社会各地都掀起了新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热潮,然而这种提高未必是好事。其一,从浙江等地的企业情况来看,工资标准提高的代价往往是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劳动保护或其他福利、强设工作效率标准。其二,工资标准的提高也会引发失业潮,美国曾有数据表明,最低工资每提高10%,年轻非熟练工的失业率就会增加1%到3%。这个数据换到中国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全国范围最低工资提高10%,农民工、农二代就会有几千万被逼回家乡。
而更为关键的在于,在当前的收入分配体制下,涨工资根本涨不到那些真正需要涨工资的群体。记得在去年北京提出居民收入五年翻番之时,有官媒认真的提出并仔细的回答了“给谁涨、谁给涨、怎么涨、涨多少”四个问题,但其内容未免过于理想化和流于形式。在现实中,笔者认为政府操作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给公务员和国企工人涨、财政或税收优惠给涨、直接通过调整工资标准来涨、涨一半或涨一倍。因为这样最简单、最直接、最容易操作还最容易出数据。但是切记,这样的涨法没有顾及到真正需要涨工资的群体,因此会埋下巨大的社会风险和群体利益冲突的祸根。
曾有着名经济学家说过,通胀最大的好处是政府可以无声无息的侵蚀群众的利益。要是工资真五年一翻番的来,笔者认为那就不是侵蚀,是明抢了。所以,对于全国“涨”声一片的呼吁、表态和做法,我们应该更加理性的看待究竟如何保护群众利益,减少收入差距是关键。而要提高工资,笔者也认为切忌出现大手笔,稳步提高才是上上策,并且一定要建立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下来进行。否则,涨工资也涨不到自己头上,花销却增加,存款变得不值钱,又有谁愿意这样涨工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