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这些天在我的空间和论坛里连续发了几个关于吃的帖子,严重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哈哈~~~~以至于好友们每次看到我的更新后留言都说我是“吃货”。- 好吧,我是吃货我怕谁?我跟所有人都说我喜欢吃,喜欢吃美食,更喜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好多人不相信我做饭的能力和水平。好吧,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我第一次做饭,大约是四五岁的时候吧,因为那个时候妹妹还每天要换尿布,应该不会超过两岁,我跟妹妹差将近三岁,所以基本上是在我四岁-五岁间吧。那时候在部队大院住平房,不过因为那支部队性质比较特殊,所以只能驻扎在兰州附近的山沟里,一年多我们天天喝的都是存在黄泥窖里的雨水。老爸遇到战备值班就一两个星期不能回家,老妈随军,部队安排她在几十公里外的县中学当民办老师。一周回家一次。我记得有天老爸跟我说:“过来,我教你做米饭,以后你哥哥照顾妹妹的时候,你就要把米饭焖了。”也许不是原话了,不过意思应该就是这样的。家里那时候蒸米饭用的是一个铸铁的平底锅,烙饼用的,很重,估计光那个锅就有7-8斤重,住的是平房,炉子放在门口,我按照老爸的命令,洗米,加水,打开炉盖,用尽全身力气把锅端起来放在炉子上,然后等锅开了之后加一个炉圈,把火门关小,然后给锅里添水防止糊底。这是我第一次做饭,当然是在我哥和我老爸的指导下。从那天起,我慢慢学会了蒸饭,熬粥,下面条,烙锅盔,蒸馒头等等等等。1986年父亲转业从兰州回到了西安,哥哥住在姥姥家准备高考,老妈上班的地方远,俩人都不回家吃饭,中午就是我跟老爸还有妹妹一起吃饭,开始的两个月每天都是老爸做午饭,不过老爸做菜就一个人忙…,有一次老妹吃饭,一边吃一边哭,从那天以后我就每天中午一放学就最快时间骑车回家,赶在老爸回来之前洗菜炒菜,后来为了节约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回提前把第二天中午要炒得菜准备好,然后第二天到家就炒菜,那时候不是我喜欢做,是实在吃不下我们家老爷子做的“美食”。哎。。。。
老爸一辈子很节约,当过兵,当过党委书记,当过外交官,去世的时候副厅级待遇,可是我们家兄妹三人没得过任何好处,不仅没一个人混成个GWY,混得连个官二代都没算上,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双手打拼出来的。小的时候家里小孩多,收入少,过得节衣缩食,加上虽然在部队,但是那时候在甘肃农村里,从小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嘴馋是那个时代人的共有特征。何况还是个孩子。小的时候在部队大院,基本上只要能进嘴的东西都吃过,甘草、枸杞、地耳、蝗虫,蚕蛹、蜂蛹、知了、蜜蜂、田鼠、乌鸦、麻雀、蜘蛛。。。真是那个笑话里说的:抠出来的鼻痂都舍不得扔。呵呵~~~到现在我见了糖水桔子罐头都走不动道儿,就是因为情节,那时候觉得最好吃的莫过于糖水桔子罐头了,只有住院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到。1 L2 Q; K+ z- T( E
回到西安后开始真正自己做饭了,家里条件也好了,有了机会就按自己的想法去买菜做菜。老爸不喜欢下馆子,觉得浪费,所以一直到我工作前出去吃饭都是因为老妈带着或者是家里亲戚朋友请,外面饭馆里的菜什么样都不太清楚。至今我都记得我第一次在兰州吃烤羊肉串、第一次去吃兰州拉面、甜胚子,第一次在西安吃羊肉泡、辣子蒜羊血、春发生的葫芦头、解放路的饺子宴,所以我一直有个心愿:等我有了钱,想去哪个饭馆吃就吃。
$ A: B19岁那年来到了莫斯科,交完学费后就剩了600$,刚解体的莫斯科要什么没什么,有的东西也奇贵无比,根本不是我们能消费得起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力更生,那时候猪蹄、猪头、鸡头鸡脚等东西俄罗斯人都不吃,于是我们这些穷学生总算是还有口肉吃,煎炒烹炸各种方案,厨艺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创造了红烧炒鸡蛋,猪头肉炒青椒,辣炒鱿鱼圈等等系列留学生菜式,哈哈~~~现在想想看,还真有点一把辛酸泪的感觉。估计那个年代在俄罗斯混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毕业后远离了练摊、拼缝、威登汉卖货的生活,回国正经八百的工作了,留在了北京,经常出差,去不同的城市,收入也慢慢增加,于是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出差,第一要吃当地最有名的小吃,第二要抽当地最出名的烟(不过现在已经戒烟了),第三要喝当地最有名的酒。随着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嘴也越来越刁,回到北京后再去吃类似的东西就总觉得不是味,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次自力更生,好在原材料已经不是问题了,加上偶尔花费一下满足一下自己的饕餮之欲也不算过分。于是每去一地后,在当地想办法了解某种小吃的做法,回到北京后就照猫画虎,逐渐养成了习惯,也不再为犯馋的时候吃不到而发愁了。
所以,说我是个吃货我认为也算是贴切,但是同样是人 参果,二师兄和孙猴子吃法就不同,做饭对我之所以成为爱好,是因为我始终认为,做菜如同做人和做事,欲尝美食,必先精挑细选材料,做足准备功夫,然后刀工火候都要有足够的要求,一定要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做人也一样,做菜糊弄的人,做事情的时候也往往会敷衍了事。想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东西,必须要想每一步骤是不是都做到了,会不会因为某一点疏忽影响到了味道,做菜其实很考验人的规划、统筹和执行力的,如果给你限定时间内作出一桌子菜来,怎么做?多长时间?先炒哪个菜后炒哪个菜?需要哪些辅料?同样,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态度也决定你做出食物的味道。这个爱好培养出了我很多好的习惯,认真地计划,积极地准备,准时工作,随时检查,准时完成。如果成品的味道不对,我就会想想哪个环节做得有问题,下次改进。同样的方法我也运用到了工作中。所以,不要小看做饭,有很深的道理在里面。一个好厨子要用一生去钻研,我当不了一个好厨子,我只能做一个让自己和身边人满意的普通人。+ g" w% W) {& p5 ?4 q: D2 M
好啦,今天要回国,突然有了些感触,发上来灌灌水,祝大家周末愉快!
回到西安后开始真正自己做饭了,家里条件也好了,有了机会就按自己的想法去买菜做菜。老爸不喜欢下馆子,觉得浪费,所以一直到我工作前出去吃饭都是因为老妈带着或者是家里亲戚朋友请,外面饭馆里的菜什么样都不太清楚。至今我都记得我第一次在兰州吃烤羊肉串、第一次去吃兰州拉面、甜胚子,第一次在西安吃羊肉泡、辣子蒜羊血、春发生的葫芦头、解放路的饺子宴,所以我一直有个心愿:等我有了钱,想去哪个饭馆吃就吃。
$ A: B19岁那年来到了莫斯科,交完学费后就剩了600$,刚解体的莫斯科要什么没什么,有的东西也奇贵无比,根本不是我们能消费得起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力更生,那时候猪蹄、猪头、鸡头鸡脚等东西俄罗斯人都不吃,于是我们这些穷学生总算是还有口肉吃,煎炒烹炸各种方案,厨艺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创造了红烧炒鸡蛋,猪头肉炒青椒,辣炒鱿鱼圈等等系列留学生菜式,哈哈~~~现在想想看,还真有点一把辛酸泪的感觉。估计那个年代在俄罗斯混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毕业后远离了练摊、拼缝、威登汉卖货的生活,回国正经八百的工作了,留在了北京,经常出差,去不同的城市,收入也慢慢增加,于是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出差,第一要吃当地最有名的小吃,第二要抽当地最出名的烟(不过现在已经戒烟了),第三要喝当地最有名的酒。随着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嘴也越来越刁,回到北京后再去吃类似的东西就总觉得不是味,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次自力更生,好在原材料已经不是问题了,加上偶尔花费一下满足一下自己的饕餮之欲也不算过分。于是每去一地后,在当地想办法了解某种小吃的做法,回到北京后就照猫画虎,逐渐养成了习惯,也不再为犯馋的时候吃不到而发愁了。
所以,说我是个吃货我认为也算是贴切,但是同样是人 参果,二师兄和孙猴子吃法就不同,做饭对我之所以成为爱好,是因为我始终认为,做菜如同做人和做事,欲尝美食,必先精挑细选材料,做足准备功夫,然后刀工火候都要有足够的要求,一定要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做人也一样,做菜糊弄的人,做事情的时候也往往会敷衍了事。想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东西,必须要想每一步骤是不是都做到了,会不会因为某一点疏忽影响到了味道,做菜其实很考验人的规划、统筹和执行力的,如果给你限定时间内作出一桌子菜来,怎么做?多长时间?先炒哪个菜后炒哪个菜?需要哪些辅料?同样,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态度也决定你做出食物的味道。这个爱好培养出了我很多好的习惯,认真地计划,积极地准备,准时工作,随时检查,准时完成。如果成品的味道不对,我就会想想哪个环节做得有问题,下次改进。同样的方法我也运用到了工作中。所以,不要小看做饭,有很深的道理在里面。一个好厨子要用一生去钻研,我当不了一个好厨子,我只能做一个让自己和身边人满意的普通人。+ g" w% W) {& p5 ?4 q: D2 M
好啦,今天要回国,突然有了些感触,发上来灌灌水,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