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你也许也是这样。小学毕业时一团人抱在一起哭的死去活来,中学毕业时拿着留言簿到处找同学写留言,大学毕业独自静默走完校园,三两告别的话,此后便了无音讯。人生都是从复杂到简单的忘记用语言动作来表达丰沛情感,单薄时间支撑起的回忆总不敌前程来的现实汹涌,于是最后索性独自走一程,再没有了言语。
当初你抱着哭的死去活来的人,现在已经再也想不起姓名;当初怎样也舍不得收起的留言薄,在一次次的搬家中也不知丢在了哪里。当初离开大学校园,信誓旦旦说着以后一起打拼的好友,如今只有结婚生子时会礼貌性的电话通知。我们愈渐地封锁起自己,尽一切努力躲开身外的无谓瓜葛,探头探尾的生活里只有自我和自我前程,也并不认为这样的包裹是可怜。
于是在某个我们认为的成熟时刻,会做出一副冷静沉默的态度,作为对懵懂青春时期玩世不恭与盛气凌人的剥离。对所有争议的事物保持沉默,对天气新闻保持沉默,对曾经深深爱过的男孩子保持沉默。是知道很多事情,再多的努力也无法改变分毫。成长成熟以后才能懂得的静默力量,从此变得不善言语起来。于是,每一天都有了新的改变,自己与自己抗衡斗争而已。
然而你懂得生命的时光越来越短,能真正进入心里的人越来越少。曾经根深驻扎的,也慢慢剥离了根系,浮出了属于你的生活轨迹。在某次习惯性的告别之后,也许就真的再也不见,从此再无任何交集。
又有谁没有经历过这样来不及告别的告别呢。
越来越珍惜起身边的人,那些为了你甘愿停下脚步陪伴的人。
或者,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不过是那个甘愿为你停下的人。
只有年岁愈长,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善良于生活所赋予的良知。正是在青春动荡的时节下,位置是人之相处的起始和目的,日子也渐渐酝酿在日益成长的细致里。如果任何一段旅途,都是一条主动选择或被动带领的道路,那么它承担着的便不该有坚韧静默的调子,我在中学时候告诉过朋友,如果允许,是必定要做甲方的。话语权是任何时候都能主宰生活方向及质量的根基,年轻时我们倾尽全力博得的掌声,不过是为了保持与生活相持的节奏而已。
沈从文先生的一段话,愿以此共勉。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当初你抱着哭的死去活来的人,现在已经再也想不起姓名;当初怎样也舍不得收起的留言薄,在一次次的搬家中也不知丢在了哪里。当初离开大学校园,信誓旦旦说着以后一起打拼的好友,如今只有结婚生子时会礼貌性的电话通知。我们愈渐地封锁起自己,尽一切努力躲开身外的无谓瓜葛,探头探尾的生活里只有自我和自我前程,也并不认为这样的包裹是可怜。
于是在某个我们认为的成熟时刻,会做出一副冷静沉默的态度,作为对懵懂青春时期玩世不恭与盛气凌人的剥离。对所有争议的事物保持沉默,对天气新闻保持沉默,对曾经深深爱过的男孩子保持沉默。是知道很多事情,再多的努力也无法改变分毫。成长成熟以后才能懂得的静默力量,从此变得不善言语起来。于是,每一天都有了新的改变,自己与自己抗衡斗争而已。
然而你懂得生命的时光越来越短,能真正进入心里的人越来越少。曾经根深驻扎的,也慢慢剥离了根系,浮出了属于你的生活轨迹。在某次习惯性的告别之后,也许就真的再也不见,从此再无任何交集。
又有谁没有经历过这样来不及告别的告别呢。
越来越珍惜起身边的人,那些为了你甘愿停下脚步陪伴的人。
或者,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不过是那个甘愿为你停下的人。
只有年岁愈长,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善良于生活所赋予的良知。正是在青春动荡的时节下,位置是人之相处的起始和目的,日子也渐渐酝酿在日益成长的细致里。如果任何一段旅途,都是一条主动选择或被动带领的道路,那么它承担着的便不该有坚韧静默的调子,我在中学时候告诉过朋友,如果允许,是必定要做甲方的。话语权是任何时候都能主宰生活方向及质量的根基,年轻时我们倾尽全力博得的掌声,不过是为了保持与生活相持的节奏而已。
沈从文先生的一段话,愿以此共勉。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