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大约是在3岁多时,父亲从朝鲜归来,家很短暂的在西便门铁道部住宅区住了一段后,就搬到了王府井的院落。印象中记得就在母亲的梳妆台桌面放了两支枪,而子弹是用报纸包着的,有一大包。后来从电影中知道,那是美式卡宾枪和手枪,父亲刚刚从朝鲜带回来的。依稀记得父亲好像办理什么枪证,但没过多久,在政府机构工作的他还是上缴了。那是自己有生以来首次能够随意见到的枪。
除了男孩子们毫无例外的从电影、广播里了解枪的故事以外,父亲讲过了一个令自己难忘的故事。那是在1947年初的齐齐哈尔,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这座当时的大城市,铁路开始为部队的调动服务,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实施保障服务。这天,一列军列停靠在齐齐哈尔站正准备驶向前线,军列按时发车了,就在火车马上就要驶出车站时,站台上“砰”的一声枪响让火车司机和车站工作人员大吃一惊,以为发生了什么问题,司机立刻紧急刹车。
原来是一个18岁的小战士没有赶上车,紧追也无用,于是鸣枪想叫火车停下来,以求跟上部队。部队刚刚进入大城市,当时很多人都对民主联军有看法,疑惑、恐惧、反感,因此严令不许随便开枪。部队的纠察人员和车站工作人员将小战士带走,军列再次发车。此事一直请示报告到了当时的中共西满分局书记李富春案头,为了严肃军纪,让老百姓安心,这位当年仅18岁的战士被执行**。这个故事让自己知道枪可不是好玩的,那搞不好是会要了命的!
上中学,短暂的学军,手持木枪,练习拼刺,戴上护具,突刺——刺!瘦弱的自己常常被木枪刺中、刺倒。眼睛的近视,使得打靶时的成绩很差。
“文革”中后期,希望能当兵,手持着父亲写给铁道兵领导的信,来到了玉泉路铁道兵大院门口,被拦住,“把信交给我们吧。”我傻乎乎的真的就交了出去,当然是毫无疑问的石沉大海。
分配开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自己只能去插队,当东北军垦兵团报名时,有人告诉自己,那是要摸枪的,你是不够摸枪资格的!
哦!这才明白,怕我们这样的孩子摸枪!知青插队就连民兵也不能当,因为这里是边境旗(现在很有名的四子王旗),苏联军队驻蒙的机械化部队4小时的就可到达——学习俄语的,那就更是另类了。
戏剧性的在工农兵学员毕业后留校任教,有幸担任民兵营副教导员,配合解放军干部对大学生的军训。那算是真正的摸枪!半自动、全自动、还有机枪、手榴弹,全都尝试。在实弹投掷中,还真有一位女生没拉弦就扔出去了,排长和我在浓密的草丛里搜寻了半小时,才找到。作为补偿,等大学生们都离去,排长让自己随便打,无论半自动、全自动、还是机枪,管够儿的子弹扫去,手榴弹也投掷了5-6颗。那真算是过了个枪瘾!
来到了俄罗斯,初期看到莫斯科的交警、巡警、地铁驻站警察的一律佩戴枪支,就不由的询问俄国好友:“你的儿子也有枪吗?他是中尉啊!”答曰:他是报社记者,他的枪就是笔!是啊,今日我们都早已经超过了持枪的年龄(美国除外),但手中有笔,心中有念,同样可以发射出理念的枪弹,射向人间的魍魉鬼魅、社会的丑陋邪恶,这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但愿自己能够尽到绵薄之力,在异国他乡为祖国母亲的秀美、强盛、兴旺、富足涤荡污浊!
于莫斯科 即刻回国返乡,八一建军节八十五周年之前夕
2012/7/16 凌晨3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