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文革回忆(三)临夏买刀 作者:tiger50

作者:燕山红场  于 2012-11-4 03:0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5评论

关键词:, , 包头市, 女孩儿, 文章

(转帖者题注:  好文章,想起我们之中的一位女孩儿韩** (女12中的)孤身一人到包头市,为大家代买多把蒙古刀的往事。)

     我从小喜欢舞枪弄棒,特别喜欢刀。66年9月后,红卫兵开始大串联。我们串联到了兰州,变着法想买刀。一天大伙围着地图,以兰州为中心,在四周寻找目标。

    “嗨!你们看这儿,这儿,临-夏-回族-自治州。”雷倍倍高兴地叫“少数民族地区,肯定有刀卖。”

    “你们看下面!甘南藏族自治州,比回族自治州要好吧!就是远一点。”我征求大家意见。

    经过讨论,大家还是倾向去临夏,主要考虑临夏距兰州近,万一碰上什么意外容易返回。主意已定,现在要想一切办法搞长途汽车票。

    文化革命串联时期,红卫兵坐火车免费,但乘长途汽车不行,要搞长途汽车票可不太容易。在汽车站,我们磨了半天嘴皮也没成,干脆去省革委会闹。在省革委会大楼里,一位省革委会副主任接待了我们。他问我们为什么去临夏,我们一口咬定我们有一个长征小分队走到了临夏,我们几个是掉队的,要搭车去会合。他看我们这么说,也摸不着头脑。“长征队?没听说有长征队去那个地方啊!”但我们软磨硬泡,他没办法,只好给我们开了一张乘车证明。

    从兰州出发,不到一刻工夫就进入农村,然后汽车开始折向西方,再一会又直向东南方向猛开。汽车一会儿走平原,一会儿穿山丘,一会儿绕农庄,一会儿盘山峰,灰尘随着汽车尾追,当汽车一放慢速度,一阵黄土就从窗外涌进来。车上座无虚席,大部分是农人打扮,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一位藏族服装打扮的妇女,坐在最后一排,一句话也不说,怀里抱着个孩子。我心想,大概她是去甘南的。

    快到中午了,我们到了临夏。汽车开进了一个小镇子,透过车窗,看到一排排的商店,都是矮房,街旁和巷口尽是摆小摊的,一堆挨一堆。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又热闹又杂乱。我们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感好奇,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小镇。街上行人服饰特别,大部分穿像袍子一样的白色衣服,头上也用白布包着。这里的回民男人大部分都留着胡子,有山羊胡、八字胡、落腮胡。女人的衣着较复杂,见到有少数人穿花衣服,多数穿白色和黑色衣服,其中不少人还戴着面纱,乍一看,像教堂里的修女,像小说里的三K党,心里还感到有点儿可怕。

    汽车突然在市中心停了。司机站起来,扭过头对大家说:“临夏到了,下车!”。车门开了,人们急匆匆地鱼贯往外挤,我们也跟着下了车。我们一行五人,身着新旧不一的军装,胳膊上都戴着红卫兵的红袖章,在下车的人当中十分引人注目。街上的行人和房子门口的居民都把目光集中在我们几人身上。他们瞪着大眼睛,在我们身上上下打量,男人们都放下手里的活计,他们那一张张带胡子的脸,让人感到恐怖、可怕。女人呢,停住脚步,站在道旁、门口、巷角,偷偷地揭开面纱,斜着眼睛好奇地盯着我们。我们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敢离开汽车,背贴着车身转了一圈,又都慌慌忙忙爬上了汽车。司机奇怪地问:

    “怎么又上来了?”我们答到:

    “我们不下了,到前面再说。”

    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地方,反正不敢在这里下车。

    汽车又开动了。车里只有我们五个人,几分钟之后,车停在一个很僻静的地方。我们下车了,摸不着东南西北,往这边走几步,又折向那边走几步。一位干部模样的汉族人看到我们,走过来问我们找什么地方。我们像找到救星一样高兴,向他说明了身份。他打量我们半天,很好奇地看着我们臂膀上的红卫兵袖章,说:

    “我们只在报纸上知道北京的红卫兵,今天可算是见到真的了!”

他带我们来到州委接待室。我们始终没弄清州委在镇子的什么位置,但我记得它在一个漂亮、安静的小街旁。一进大门,是个不大不小的院子,办公室都设在院子的周围,显得十分朴素、幽雅。院子中间,种着很多花草,小甬道旁栽着灌木,可惜现在是深秋,如果是在春夏季节,这里一定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呢!

    州委的同志非常热情,一听说是北京来的红卫兵,都兴高采烈地围过来说:

    “真是稀客啊!欢迎你们来讲讲外面的形势。这个地方消息闭塞,一般报纸要晚三天才到,人民日报更晚。你们一定累了吧?先去招待所休息吧!”

说实在的,我们在汽车上颠簸了一上午,吃了不少灰尘,肚子也饿极了。

招待所在办公机关对面,只隔着一条很窄的小马路。招待所是座楼房,并且很新。我们两人住一间房,里边的陈设很简单,一张桌子两张床,不过床是钢丝床,自从出来串联后,这是第一次享这样的福。

    翌日,我们摘下红卫兵袖章,先观赏了一下镇容,打探到一家刀铺,于是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间小刀铺。这家刀铺是此镇唯一的一家,店门向着街,只有一个满头白发、留着山羊胡子的老头。老人很瘦但精神很好,坐在一个小凳子上,一手拉着风箱,一手拿着一把没打好的短刀。铺子里很乱,满地是碳渣和废铁片。我们一进铺子,几乎占满了全部空间。老人讲话我们听不太懂,借助手势,马马乎乎可以交流。听说我们是来卖刀的,他很高兴,立即拿出几把刀让我们挑选。看着长短不一、寒光逼人的匕首心里刹是喜欢,拿在手上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不知选哪把才好。

    老人摸着花白的胡子,用一双好奇的眼睛瞪着我们五个买客。我先看上了一把朴素、大方,镶着白色牛角柄的匕首,但遗憾地是它还没有加工完成。还有一把一尺长的刀很不错,刀身上刻着一条龙,带刀鞘,价钱也便宜,才两块五毛钱。我拿不定主意,向老人投去犹豫的目光。

    “我这儿的刀都是好刀,你们可以问镇子里的人,这里的刀都锋利、坚韧。”他看着我在犹豫又说:

    “这把一尺刀好,很实用,宰羊、割肉很方便,价钱也便宜。再说,七寸长以上才能算匕首,短于七寸不能伤人。”

老人大概是行家,“七寸匕首”一说也许有道理。我爽快地买下一尺刀,将它别在腰间,神气多了。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居民中不少人都带着刀,所以,我腰上插一把刀谁也不会见怪。雷倍倍希望买一把更好的。老人答应第二天拿出来,但价格决不能少于6元。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来了,老人向我们展示了一把非常漂亮的匕首,无论刀的外型还是刀的硬度都与众不同,乳白色的牛角把,上面环套着几圈金黄色的铜片,刀身长七寸,一点儿不少也不多,刀刃很锋利,刀背的上端也有刃。雷倍倍拿着刀在一只木箱角上试刀锋,似乎还不大满意它的锐利。

    “好刀不削木,你们懂吗?”老人不以为然地把刀拿在手上说:

“我的好刀不骗人,你们知道什么叫削铁如泥吗?你们懂匕首刮须吗?”他怕我们不相信,随手抄起另外一把刀,然后就用这把好刀削了过去,只见另外那把刀登时掉下一层皮,我们当时都惊呆了。他没说什么,又往自己手掌上吐了口唾沫,在自己胡子上擦了两把,只见他双手握着刀背,真的刮起胡子来了,刀锋所到之处,银须纷纷落地。看着老人的表演,我们大家谁都没说话,但谁也不敢否认这把刀的质量了。雷倍倍没有讨价还价,马上成交了,除我买了两把刀外,其他人每人都买了一把。

    刀买完了,我们在临夏的任务也完成了,州委同志希望我们能介绍北京文化大革命的形势,但我们怕来临夏的真正目的露馅了,于是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5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1 回复 小皮狗 2012-11-4 04:00
作者好文笔,故事也好。。。
2 回复 燕山红场 2012-11-4 04:10
小皮狗: 作者好文笔,故事也好。。。
谢谢,一定要转告作者!他在国内上不了“倍可亲”。
2 回复 猪扒戒 2012-11-4 04:28
燕山兄好,周末愉快。
2 回复 燕山红场 2012-11-4 05:40
猪扒戒: 燕山兄好,周末愉快。
    愉悦永远!!
2 回复 秋收冬藏 2012-11-4 08:42
我也 宝刀,看了这文章,希望以后也有机会去临夏淘刀。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燕山红场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2.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3.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4.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5.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6.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7.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8.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9.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10.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11.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12.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13.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14. 伟大的胜利日70周年 广场掠影 [2015/05]
  15.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16.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17.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18.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19.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20.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21.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22.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23.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24.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25.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26.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27.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5 15: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