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故宫又发生盗宝案,不由得想起亲身经历的80年初那起故宫盗宝案。
当时我正在东华门派出所实习,而故宫恰恰在东华门的管界。
记得那天刚刚吃过晚饭,所里的小喇叭开始紧急呼叫:值班人员除了内勤全部直奔故宫,各自行动,越快越好。
当时派出所没有配备警车,只有一辆挎斗摩托。好在锡拉胡同到东华门也很近,大家骑上自行车,三、五分钟就到了故宫。
我们到达时分局的人已先期到达。当时有点儿乱,分局的、派出所的、后来还有市局的。穿警服的、穿便衣的,还有不少联防队员。
事后得知是一起故宫盗宝案。据官方报道:“1980年2月1日上午,23岁的陈银华随游客进入珍宝馆,看中了养性殿展柜里的那枚硕大的“珍妃之印”。当天下午3点多,他趁工作人员开始做闭馆打扫时,溜进事先看好的珍宝馆门外东南的厕所。趁人不备,将重达13.6斤的“珍妃之印”盗走。最终,他还未走出故宫即被抓获。”
说实话,虽说亲身经历,但当时一个实习小民警,案情知道的不比报道的多多少。不过想起经历的一些细节,说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
一、 有枪没弹。
八零年的时侯公安机关的装备还十分简单。没车、没对机,除了手铐没有其他警械。皇城根边天子脚下也不例外。刚刚配发给所里一支54式手枪,还要求枪、弹分离——所长管枪,指导员管子弹。故宫盗宝那天偏偏指导员休息。
折腾半天所长还是把枪又锁起来了。没有子弹,二斤半的铁疙瘩一点儿用也没有。是把冲锋枪还有刺刀、枪托可以用用,没子弹的手枪也就吓唬吓唬人。
二、 盗贼功夫与“女警”擒贼。
大批警察和联防人员一下子涌入故宫,一时间情况有点儿混乱。其实,当时窃贼趴在房顶上有不少人看见了。不过,一开始大家都把他当成联防队员了,没有在意。后来大家发现警察和联防都在巡查搜索,而他趴在那里一动不动,有点儿奇怪。
大家的注意力慢慢集中到窃贼身上,开始有人指手画脚。贼也察觉到这一点,于是,开始在琉璃瓦的屋顶和墙顶狂奔。
要说这小子还真有点儿功夫!那琉璃瓦可是跟玻璃一样的东西,滑得很。而且故宫房顶大约有30——45度的坡度,墙顶更窄、更陡。这小子健走如飞,一方面可能有点儿功夫,另一方面也是亡命之徒逃跑不要命了。
而咱们抓捕的民警就不一样了,穿着大皮鞋,在琉璃瓦墙上狂追。——说实话也是玩儿命呀!7、8米高的高墙,一不留神滚落下来非死既残啊。
不过,民警终究不是亡命徒。好警察讲的是巧劲儿,是智取。玩的是急中生智而不是靠蛮力。追在最前面的是分局刑警队的小范(名字忘了)。眼看伸手就能抓到盗贼了。可当时两人都在又陡又滑又窄的琉璃瓦墙顶上狂奔,看得底下的弟兄们这叫一个揪心。据小范事后讲,开始他想一把抱住窃贼。转念一想,俩人一挣把非滚下去不可。急中生智,小范顺手抄起一块板砖砸向窃贼肩头。这家伙失去平衡一下子滚下了墙头。
要说这贼真够厉害的——休克数秒之后,没等众人冲过来爬起来就跑。要知道故宫的高墙有7、8米高呀。当然,这回落了地了,他是插翅也难逃了。
好笑的是,当时天已大黑,视线不好。小范把窃贼拍下墙来,高喊一声:“把他烤起来!”大概也是紧张,喊声尖利无比。在下面观看精彩“演出”的百十号人都以为拿下窃贼的,乃是一位英勇无比的巾帼英雄。事后问他,小范也不知道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儿怎么能发出那么尖的叫声。
三、 一碗姜糖水
盗贼抓到了,事情并没完。不知是他独自作案还是团伙作案。一方面突审案犯,一方面必须全面搜索嫌犯可能的同伙。我被派到大墙外蹲守,以防嫌犯同伙越墙逃跑。
一月底二月初是北京最冷的季节。事发突然,出警仓促,虽然披了件棉大衣,但是单鞋、单帽,十冬腊月,一会儿就冻透了。
记得那天没什么风,可还是冷,冷得刺骨。三九天,4、5个小时露天地里蹲守,单皮鞋已然冻透,感觉像光脚踩在冰冷的地上。
当时,护城河与故宫之间建有一排一排的故宫职工宿舍。我的位置就在东华门外稍北,城墙与宿舍的夹道边上。找了个背风的墙角,竖起衣领护住耳朵,不停地跺着脚,准备这样一直耗到天亮。
大约1、2点钟的时候,有个人影慢慢向我走来。看得出是位起夜的老人。当时大家都用街上的公共厕所。
我轻咳了一声,有意露出大壳帽,黑灯瞎火的,墙角里猫着一个大活人,别怕吓着老人。
老太太径直向我走来:“有任务啊?”老人问。
我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忙劝老人赶紧回家。
老人告诉我她是街道治保主任,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我连说没事。心想,这时候冒出一个亡命的窃贼来,一个颤巍巍的老太太还不够添乱的呐。赶紧劝老太太回家睡觉。
老人家终于走了。我继续蜷缩在墙角跺脚取暖。
好大一会儿功夫,那个颤巍巍的身影又慢腾腾走了过来——这回,老人家手里端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姜糖水……
……
30年过去了,今天想起这一幕眼睛还是湿湿的。
(11年5月写在博客里的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