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末生的父亲是原统战部副部长,她回忆起自己在“文革”中家破人亡的情况:
“我父亲多次被批斗,家也多次被抄。有一次造反派抓我父亲出去批斗,我们姐妹几个死抓住汽车不放,汽车径直开动起来,把我姐姐拖出了100多米。我父亲忍无可忍,猛地站起来说:‘这样要出人命的!’汽车才停下来。他们拉开姐姐,抓走了父亲。后来我的姥姥瘫痪,姐姐也疯了。姐姐的疯是由于她自尊心太强,特别想革命,在家里也造父母的反,在外边又受歧视,终于她的精神崩溃了。当时家里经济很困难,每天只能买一毛钱的肉吃。后来全家7口,分到全国各地,天涯7处。我父亲终于活到了平反昭雪,但身体已坏得不能工作,没几年就死于癌症。我从插队到干校,回京后又上学,还自学了一门法律,考上了律师。”现在的张求生,在某大公司做企业管理部的负责人。
如果说农村为家庭遭受灾难的孩子们提供了“避风港”,那么兵团和工厂却仍然歧视他们。齐玲玲的父亲是一位老干部,延安时期就挨整,她自幼好强,跑到最北边的中苏边境上的农垦兵团,没想到家庭问题的阴影仍然缠绕着她,她不能当基干民兵,没有持枪的权利。为了争得平等做人的资格,她一怒之下迁到了内地的另外一个农场。几年之后,她独自跑到武汉长江大桥上,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如果出身问题要影响一个人一辈子,那么奋斗还有什么意义呢?”但是自幼养成的奋发上进的念头,终于占了上风,她顽强地活了下来。齐玲玲现在在中央某部门做财务工作,很有一些权力,到处被奉为上宾,但事隔25年,回忆起当年做‘人下人’的滋味,她仍忍不住要落泪。是什么东西使第三代人终生痛苦呢?应该说不是困难、挫折、不是失败,更不是生活艰难,真正使人终生难忘的精神刺激,就是那种人间天生的不平等和歧视。正是因为第三代人在青少年时期受到了这种歧视,所以才有那样顽强的奋斗,那样强烈的平等追求。
事过境迁,那种以出身取人,株连九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青少年时代所受歧视的伤痛却仍隐隐作痛,它在第三代人的成长经历中既是一种不幸,又是一种动力。所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之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幼年的优越感,少年的受歧视,从两个极端给第三代人提供了奋斗的激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