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八一九事件,又称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苏联政府内部一些官员企图废除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然最终未遂的一场政变。政变领导人包括苏联的副总统、总理、国防部长、内政部长、克格勃局长、苏联国防理事会副主席等,均为苏联共产党内的强硬派成员。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计划太过激进,并认为他正商议签订的新联盟条约将中央权力过大地分散给与了众共和国政府。此次政变在短短三天内便瓦解,戈尔巴乔夫其后恢复权力。此事件本为挽救苏联的离心运动,但最终效果则是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可在松散体制下维持一体的希望,并实际上加速了苏联解体。
8月18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福罗斯”别墅中一切通讯联络被切断。
8月18日16时32分切断了戈尔巴乔夫“福罗斯”别墅中的一切通讯联络。苏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奥列格·巴克拉诺夫、奥列格·舍宁、瓦列里·博尔金、瓦连京·瓦连尼科夫与戈尔巴乔夫会面,并通告,不得签署联盟条约,同时建议他辞职。深夜,苏联副总统根纳季·亚纳耶夫签署了由他本人全权行使总统权利的法令,并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缩写ГКЧП。
8月19日。电视从早晨6时开始播放《天鹅湖》。
8月19日早晨5时20分,苏联国家电视和广播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克拉夫琴科接到指示:“象在党和国家重要人物的安葬日一样工作”。6时,播音员宣读了亚纳耶夫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接着电视屏幕上开始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此时,鲍里斯·叶利钦、鲁斯兰·哈斯布拉托夫、伊万·西拉耶夫、根纳季·布尔布里斯、谢尔盖·沙赫莱齐聚阿尔汉格尔斯克一幢别墅中起草宣言《告俄罗斯公民书》,并将其传真给外国新闻机构和《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早晨9时,叶利钦动身返回莫斯科。
8月19日,晨。马术广场上的坦克。
按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命令军队开进莫斯科。上午11时,在马术广场开始出现支持叶利钦的群众集会,聚集的人群向白宫进发。
8月19日,晨。白宫旁的坦克。
游行人群包围坦克,并劝说军人转向叶利钦一方
8月19日,中午。白宫旁的集会。 叶利钦在坦克炮塔上演讲,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为非法的法令。
8月20日,列宁格勒,皇宫广场。
8月20日列宁格勒反对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集会在继续。
8月20日,白宫。军人转向叶利钦一方。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计划要强攻白宫。亚历山大·列别德将军转向鲍里斯·叶利钦一方——傍晚时列别德身着便装来到白宫并通告了即将到来的猛攻。
8月20日,23时左右。新阿尔巴特街地下通道,军队正向白宫推进。
战车车队冲破新阿尔巴特街上的路障向白宫行进。
从8月20日夜到21日。新阿尔巴特街上的冲突造成三人死亡。
在花园环路和新阿尔巴特地区军人与游行人群发生冲突,三人遇难——他们是伊利亚·克利切夫斯基,公共建筑设计合作社建筑师;德米特里·科马利,参加过阿富汗战争,装载机司机;弗拉基米尔·乌索夫,合资企业“ICOM”经济师,海军少将的儿子。
8月21日,1时30分。白宫旁的街垒。 1时30分,阻退第一次对白宫的进攻,坦克向新阿尔巴特街方向后撤
8月21日,夜。与军械车辆碰撞起火的公共汽车。在离白宫不远处三辆步战车和构筑街垒的公共汽车起火燃烧。凌晨3时,军队决定撤出莫斯科。
从8月20日夜到21日。叶利钦身处白宫。
叶利钦拒绝了亚历山大·科尔扎科夫提出的到美国大使馆中躲避的建议,决定进入白宫的地下掩体。
8月22日。戈尔巴乔夫从“福罗斯”别墅归来。
亚历山大·鲁茨科伊与伊万·西拉耶夫前往“福罗斯”接戈尔巴乔夫,于8月22日返回。
8月22日。白宫前的群众集会。鲍里斯·叶利钦向集会者祝贺民主的胜利。
8月22日。白宫旁的胜利集会。 亚历山大·鲁茨科伊在集会上发表讲话,并宣布逮捕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
8月22日。三色旗被认定为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РСФСР)国旗。巨大的俄罗斯国旗展开在红场和克拉斯诺普列斯年斯基河岸街上。
8月22日夜到23日。捷尔任斯基纪念塑像被拆除。
卢比杨卡广场上曾先后担任契卡主席和国家政治保卫局(ГПУ)主席是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纪念雕像,根据莫斯科市委会的决定被拆除。
8月23日。叶利钦签署命令解散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共产党。
鲍里斯·叶利钦和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与国会议员会见之前。
8月23日。试图冲击克格勃大楼。数百名莫斯科市民试图销毁克格勃档案行动失败。
8月24日。悼念集会。
参加集会的人手捧8月21日冲突中的死者肖像,德米特里·科马利(22岁);伊利亚·克利切夫斯基(28岁);弗拉基米尔·乌索夫(37岁)。来源:环球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