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苏联近卫军 - 军队发展
苏联近卫军的队伍迅速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血与火中成长起来。1941年9月21日,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师(师长利久科夫上校),9月26日,步兵第107师(师长米罗诺夫上校)、第120师(师长彼得罗夫少将)、第64师(师长格里亚兹诺夫上校)均被授予近卫军称号,分别改名为近卫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师,近卫步兵第5师、第6师、第7师。1941年11月18日,步兵第319师(师长潘菲洛夫少将)因在莫斯科(沃洛科拉姆斯克)保卫战中表现无比英勇顽强,改为近卫步兵第8师。1941年11月26日,步兵第78师(师长别洛博罗多夫少将)因在莫斯科城下伊斯特拉方向对德军作战中连战皆捷,被改为近卫步兵第9师。坦克兵成为近卫部队的有坦克第4旅(旅长卡图科夫上校)被改名为近卫坦克第1旅(1941年11月11日)。该旅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战功卓著。10月初,该旅在近卫步兵第1军编成中作战,向奥廖尔-图拉方向挺进,在姆岑斯克地域与德军突击的坦克集团遭遇。该旅所属部队广泛设伏,数日之内,遏制德军两个装甲师的多次突击,并在战斗中击毁坦克133辆。
其后,光荣的近卫军称号从单纯的陆军师扩展到各个军兵种。骑兵在苏联近卫军的战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11月26日和12月25日,骑兵第2军(军长别洛夫少将)、第3军(军长多瓦托尔少将)和骑兵第5军(军长克留乔金少将)分别改名为近卫骑兵第1军、第2军和第3军。
1941年12月6日,红旗歼击航空兵第29团(团长尤达科夫少校)是近卫航空兵第一个团队。该团飞行员在战争爆发后仅两个半月时间就击落敌机47架。同一天,被改称为近卫航空兵团的还有:歼击航空兵第526团、第155团和第129团,俯冲轰炸航空兵第31团和强击航空兵第215团。水鱼雷航空兵第1团(多次参加空袭柏林)、红旗波罗的海舰队歼击航空兵第5团、第13团和红旗北方舰队混成航空兵第72团,因出色完成各项复杂的战斗任务,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于1942年1月18日均改为近卫团。1942年4月,被授予近卫军称号的舰艇有:“红色高加索”号巡洋舰(舰长古幸海军中校),“刚毅”号驱逐舰(舰长列夫琴科海军大尉),“马尔季”号布雷舰(舰长梅谢尔斯基海军上校),“T-205”号扫雷舰(舰长什克列布季延科海军上尉),“Д-3”号潜艇(艇长比别耶夫海军大尉),“M-171”号潜艇(艇长斯塔里科夫海军大尉),“M-174”号潜艇(艇长叶戈罗夫海军大尉),“K-22”号潜艇(艇长科捷利尼科夫海军中校)。1942年6月18日,“红色克里木”号巡洋舰(舰长祖布科夫海军上校)改为近卫巡洋舰。
和平时期,前苏联对各军团、兵团、部队和舰艇不授予近卫军称号。但是,为保持战斗传统,原各部队、舰艇、兵团、军团的近卫军称号,在其撤销时,可转授给其他军团、兵团、部队和舰艇。近卫军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有其一整套荣誉授予体制和载体。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议,凡荣获近卫军称号的部队和兵团,均授予近卫军军旗。近卫集团军军旗旗面由红色丝绸制成,边缘装饰以金色流苏,尺寸为145x115厘米。正面中央刺绣有直径60厘米的近卫军徽章图案,在其上方为俄文“消灭德国侵略者”(Смерть захватчикам)口号,下方是部队的名称。在旗面的三个边缘处刺绣有金星、镰刀和铁锤图案。军旗的背面,中央为列宁刺绣头像,其直径为48x46厘米,上方是“为了我们苏维埃祖国” (За на нашу Советскую Родину)标语,下方则是苏联的俄文缩写。军旗旗杆为木质,长2.5米,直径4厘米,颜色为深棕色,顶端装有金属箍并系有两条金色饰带。 其它级别近卫军部队的军旗与近卫集团军军旗基本一样,只是旗面中央的近卫徽章没有[url=]橡叶[/url]饰,尺寸也缩小为38x50厘米。
遵照1942年5月2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命令,为苏军陆军近卫部队和兵团的军人颁发“近卫军”胸章,而为海军近卫军人颁发系有黑竖条橙黄色波纹绶带的长方形金属薄板制成的胸章。同时设近卫军军人称号。根据1942年6月19日海军人民委员部命令,制定海军近卫军军旗。1942年7月31日颁布实行《苏联海军近卫条例》。近卫军胸章应佩戴于右胸。
近卫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起了巨大作用。第1、2、3近卫集团军在会战中发扬了非凡的英雄主义和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第24、第69、第21、第64、第62、第30和第16集团军由于在对德军战斗中为祖国屡建战功,并发扬了集体英雄主义精神与高超的军事技能,均改为近卫部队,分别命名为第4、第5、第6、第7、第8、第10和第11近卫集团军。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3年4月16日的指令,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西方方面军和草原军区对所属军队中的近卫步兵兵团进行整编,目的在于将其作为最有经验、战斗力最强的兵团加以有效的使用。还有许多坦克军和机械化军亦获得近卫军称号。1943年2-3月间,首批成为近卫航空兵师的有:歼击航空兵第220师(师长乌京上校);强击航空兵第226师(师长博尔德里欣中校)、第228师(师长科马罗夫上校)和第243师(师长苏霍列布里科夫上校);轰炸航空兵第263师(师长多贝什上校)和第272师(师长库兹涅佐夫上校),以及远程航空兵第3师(师长尤哈诺夫上校)、第17师(师长洛吉诺夫空军少将)、第24师(师长沃尔科夫上校)和第222师(帅氏季托夫上校)。红旗防空航空兵第102师在多次空战中表现出高超的作战技能,亦改为近卫航空兵师。
1943一1945年多次进攻战役中,近卫军团和兵团通常都在决战方向作战。苏联最高统帅部所使用的近卫坦克集团军,对在敌防御纵深中迅速发展战役胜利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1943年4月18日给各方面军司令员的训令中要求在进攻中将近卫兵团和军团务必使用在主要突击方向突破敌防御阵地;在防御中用以实施坚决的反突击。
近卫军各兵团和军团以辉煌胜利标志着自己在1944-1945年进攻战役的战斗历程。近卫军许多部队(舰艇)、兵团和军团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保卫战,在收复右岸乌克兰、克里木半岛、白俄罗斯以及进攻东普鲁士、维斯瓦-奥得河、柏林和歼灭日本关东军等重大战役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多次受到最高统帅部通令嘉奖,荣获政府奖赏,并因攻克军事重镇而获得荣誉称号。按规定,凡荣获“近卫军”称号的部队将予以加薪,指挥员增加一半,而士兵则上涨一倍。
在和平时期,对苏军各军团、兵团、部队和舰艇不授予近卫军称号。但是,为保持战斗传统,原苏军各部队、舰艇、兵团、军团的近卫军称号,在其建制被撤销时,可转授给其他军团、兵团、部队和舰艇。所以,在有近卫军称号的苏军各部队、舰艇、兵团、军团服役的所有官兵(包括新战士),人们会在他们军服的右胸上看到一枚象征荣誉的近卫军证章。
苏联近卫军 - 经典战役
苏联近卫军死守斯大林格勒中央火车站
中央火车站是市内交通枢纽,它是通向伏尔加河河岸的主要通道,62集团军防线也由此穿插而过。那天晚上崔可夫在街头指挥作战,发现火车站被德军占领后,将集团军防线一分为二,部队处于分割围歼境地。
正焦急时,只见一位个子不高、动作敏捷的战士迎面走来,崔可夫示意他停下。“报告将军同志,42团1营1连连长德拉甘上尉正带领全连去市中心执行任务。”
“那好,我命令你带领全连占领这个车站。”“是”,德拉甘接受任务后,迅速拉开队形,在夜幕中冲向车站方向。
几分钟后密集的枪炮声在车站上空骤然响起。车站周围的建筑物已被德军控制,他们躲在厚墙和掩体后面,居高临下,从四面八方射出的密集的枪弹,在苏军前进的道路上织成了一道道火网。德拉甘决定避开正面突击,采用迂回战术,抄后路攻占车站大楼。他将战士分成若干小组,借着断壁残垣,悄悄绕到楼后。然后让战士们每人准备好三四枚手榴弹,德拉甘一声大喊,手榴弹冰雹似地砸了过去。乘着硝烟德拉甘率战士们冲了进去。
大楼里敌人猝不及防,不知苏军底细,仓皇出逃。
就这样,一连顺利地拿下了车站大楼,在德军进攻的主要方向,筑起了一座坚强的堡垒。
然而,这只是一场大血战的前奏。德军对车站失守大为惊慌。很快查明占领车站的苏军只有一个连,便调集重兵反扑过来。
16日拂晓,猛烈的枪炮声重又响起。德军俯冲轰炸机几乎挨着对面工厂的烟囱从车站上空呼啸飞来,疯狂地扫射,投下了几百枚炸弹。轰炸之后,炮击又开始了。大火在车站的大楼里熊熊燃烧,房屋倒塌,连钢筋都扭曲了,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硝烟。
经过狂轰滥炸,德军以为车站里边的苏联人已炸得差不多了,又呼啦啦地拥了上来。等到德军刚接近车站,从断壁残垣的废墟中飞来了一阵手榴弹和密集的子弹,双方距离太近了,德国人成了挨打的靶子,一拨拨地倒了下来。
战斗持续了一天,车站大楼仍岿然不动。德军停止了进攻,决定困死他们。全连仅剩19名战士,德拉甘决心把敌人吸引过来,帮助其他部队减轻防御压力。他们决定在房顶上悬挂起红旗,让法西斯分子知道,他们没有停止战斗。没有红旗,一位重伤员就脱下血迹斑斑的白衬衣,把它放在正在流血的伤口上染红了。血染的红旗飘扬了起来。
德军开来坦克,准备撞破墙壁消灭他们。反坦克手别尔德舍夫抓起仅有的一支带3颗子弹的反坦克枪,通过暗道躲到拐角处,准备从正面射击敌人的坦克。可是很不幸,他还没来得及占领阵地,就被德军的自动枪枪手抓住了。
勇土们看到,别尔德舍夫正指手划脚地给德国鬼子述说着什么,德国人听了他的话后,改变了原来的进攻方向,又重新开始了进攻,而进攻的地段正好在勇士们惟一的一挺重机枪的射界内。很明显,别尔德舍夫蒙骗了敌人。勇士们故意停止了射击,德国人以为他们没有子弹了,变得猖狂起来,他们大声喧嚷着,挺着身子从掩体里走了出来。这时,重机枪突然响了起来。最后一条弹链的250发子弹一股脑儿射向敌人。德军倒下一大片,活着的又惊慌失措地逃回掩体。
很快,勇士们看见,敌人把别尔德舍夫推到瓦砾地上,对他连开数枪。法西斯分子暴怒了,他们拖来大炮对着勇士们防守的房子猛轰。房子倒塌了,勇士们全部被埋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