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赞”不绝口——个别俄罗斯人的一根筋(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或许是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体制下久于我国近二十年,个别俄罗斯的人为死板、僵化、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实在可叹可爱可敬!
仅试举几例:
竭尽全力的在百忙之中的六月,办理推荐了两名汉语教师赴北京师范大学进修班一月、八名赴华——半年至两年的研修班、十三名的暑期四周研修的申报手续。其实没有领导安排此事。其间有的根本就不认识、没见过面。
结果:两名汉语教师仅去一名,病因去掉一位;八名批准四名,两名一年进修、两名两年的硕士生——这在全球报名四千仅批准一千的录取率中是高出一倍的;十三名全批!
反映:1.“为何要学两年?我要早点工作,一年够了。”
2. 13名中:7位在北京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4位,黑龙江大学2位。。(今日还需打电报给西北、东北、京城落到实处。)
声明说:“要是新疆我不去啊!我就去北京!”——可填表是的服从分配栏是你们自己划勾的啊!为你们服务的老师每月宿舍费要交纳:450$ = 3000元人民币啊!
3. “为何半年期的没有了?”—— 你们在华学习,中国政府买单每月8000元- 10000元(学费、宿舍费、书本费、医疗费、伙食费、短途旅游费的合计),你多学的半年,是花费了你的时间,可长的是你的本事,中国政府多拿了多少啊?
4. “现在机票很贵,再早点告知多好!” —— “国家汉办”三、四个处在转送文件,再到大学,容易吗?!
无独有偶,老教授亦此:
“马上叫中国***研究院给我夫人开张三个月的赴华邀请函。” ——“不是已经联系北京大学研修了吗?”我问道。 “——为了她在研究所请假”,试问:近八十岁的研究人员,退休多少年了,还要请假?做手脚也要说的过去啊?是不是喝多了?!平时需要她上班吗?
联想到他:久负盛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真为其羞愧。
当然这不奇怪!常见——去科学院管理局送交研究所的人事报告,证明自己在此,管理局批复给房产处,再到宿舍楼里的经理、办事员,确信无疑的住宿。(其实完全可以走公文专递的路)每年两次。管理局在列宁大街,12点午餐休息。一次,差5分钟到,里面的人,一关门,13点10分再开始接待工作。其实交付文件仅一分钟的事,生生让你坐等一小时。用一位刚刚卸任回国的教授、孔院中方院长的话说:“俄罗斯不是效率低,是根本就没有效率。好了,我结束了被‘流放’,你们就继续吧!”
一位学汉语的学生告知我:“德国人很傻。” “为什么?”——我问。
“因为他们不吃蘑菇,饿死也不吃。”——他聪明的回答,让我费解,难道喜欢大吃、特吃蘑菇的俄罗斯人就因此而更聪明了?
从年老者到年少的,不可理喻是个别人的不尽人意,但是如果作为民族特性来传承发扬,那后果是什么呢?!
20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