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歌声环绕的景山 Ш. 薇拉
说我去过许多不同国家和美丽的城市,但是今年第一次去了中国的首都——北京,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这个国家的独具特色、优美奇葩令人难忘。在这儿你能尝到各种各样的丰富菜肴,那《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让我大开口胃,尝过鱼香肉丝, 再品红烧大虾,烧茄子,担担面——顿顿都是美餐。在这儿你能看到健康快乐的北京人——那是散步在北海公园的我看见很多年轻人和老年人同样欢畅地跳舞,中国朋友向我解释:这是中国自成体系的运动—— 健美操。他还告诉我,中国人很喜欢去公园打太极拳、扭秧歌、练瑜伽。众人皆知这样的运动能让自己有个棒身体。
以前曾经听说过中国人都很喜欢唱歌,这回可真是耳闻目睹了,走在马路上比比皆是唱着歌曲、听着Mp3的年青人。从北海进入景山公园,突然我看到一位乐手拉着手风琴,为附近站着的姑娘唱歌伴奏。看到我的好奇,他们介绍说,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希望我周末来景山看看。
在一个普通的星期天早上,像往常一样,我起个大早,赶到景山公园。这里来来往往的都是遛早健身的市民。他们当中以中老年人为主,有跳舞的、踢毽子的、打拳的,还有在灰砖地上写毛笔字的。沿山看去,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是绝不过分的。一踏进大门,就会听到嘹亮的歌声,唱歌的都在景山的北面,参与者都是各种不同年龄的人们。或三五成群的小合唱,或数十上百人的大合唱都有,亭子里、大树下、红墙根、山脚旁,到处都是,远远地听,声音都混在一起了。大合唱都是有组织的,伴奏一般是手风琴,还有专门的指挥和领唱,能分多个声部演唱。景山北半坡亭子里的合唱队规模最大。亭子有一大间教室那么大,里外都是人,估计过百。走近听,有振聋发聩的感觉。更让我惊异的是不但听到中国歌,还有外国歌,更有熟悉的俄罗斯歌曲回荡景山的东面。循声而去不禁令我百感交集,朋友,你想,身在异乡的我听到母语乡音——怎能不激情满怀?!放开歌喉,我融入到引吭高歌的行列中。一曲唱罢,休憩片断,合唱中的老者为我让了座,自我介绍说,她是1948年在东北解放区学习的俄语,并满怀深情说:“从那时开始我就喜欢上了俄罗斯文化,六十多年都没有改变。”听说我来自莫斯科,其他众人都争先恐后的用俄罗斯语言来问候我,相比之下我的汉语真是相形见绌(chu)了,难以达到熟练交流顺畅勾通的目的。于是我们之间就边汉语边俄语的聊起来。他们告诉我,他们大多成长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看着苏联电影、读着苏联小说、唱着苏联歌曲长大的一代,都有着深厚的苏联情结。凭借着俄罗斯歌曲的神奇力量,走到一起来,在歌声中回到了自己的年轻时光,在歌声中看到了自己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满怀深厚感情歌唱并肩参与的神圣战争:《喀秋莎》、《小路》、《青年团员之歌》、《灯光》;百般回味青春活力之际歌唱美好的爱情:《山楂树》、《红莓花儿开》、《纺织姑娘》;带着栉风沐雨(zhi feng mu yu)抚今追昔的凝思歌唱友谊《莫斯科 —— 北京》。“俄罗斯电视台还给我们录相呢!在莫斯科都播放了!”——她们带着自豪荣耀、乐此不疲的表情倾诉着。
是啊,北京——莫斯科要飞行七、八个小时,相隔遥遥万里,可是现代科技让古老传统的友谊伴随景山的俄语歌声飞越高山大河,莫斯科人一定看到听到了环绕着北京景山的歌唱:共同为了心情愉悦、为了幸福生活、为了友谊地久天长放声歌唱吧!虽然以前我对北京不了解不熟悉,但是这个周末的感受使我如鱼得水,让我在传统和现代中找到了中华文明的真谛,真诚希望明年一定再去北京,去聆听环绕景山的歌声。
实用东方学学院历史系四年级 Штомпель. 薇拉 20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