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你们一个真实的李敏和李讷 [2012/03]
- ZT--俄罗斯人“姓名”趣谈(虽长,但是作为史料有益) [2012/04]
- 老鬼:一去不复返的壮士- 转帖 [2015/02]
- 35年了,89岁的老妈妈才抱着儿子的墓碑大哭 (多图) [2014/03]
- 俄20个经典瞬间 [2014/01]
- 游记:呼伦贝尔梦幻之旅 [2015/04]
- 俄罗斯人那些令人窒息的“疯狂” [2012/12]
- 俄美女与熊亲吻共舞! [2014/01]
- 远比电影更震撼:发生在建国门的真实枪 战——史料转帖 [2014/06]
- 绝不让下一代再看到这一幕! [2013/05]
- 鲜鱼口掠影—京城度假散记(之一) [2013/09]
- ZT-俄罗斯年轻漂亮的女兵【新的多图】 [2012/04]
- 原创: 刚刚进家门,“市中法”的传票就到了?! [2012/08]
- ZT-谈俄罗斯女孩开放什么程度(图) [2012/06]
- <转载>女大学生自述在“天上人间”的经历 [2014/10]
- 海外华人心中的小纠结 (1)- [2012/12]
- 原创:莫斯科——想 说 爱 你,真 的 不 容 易! [2012/04]
- 原创:还 能 再 回 家 看 看 吗?—踏访旧宅院落(之一) [2011/07]
- ZT-听一名参战女兵含泪的叙述: [2012/04]
- 跟老同学睡还提啥钱! [2012/03]
- 告别:即刻赶赴机场,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 [2012/07]
- ZT-莫斯科的美丽令人倾倒 [2012/04]
- ZT-俄罗斯著名外交家、汉学家、俄罗斯联邦前驻华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莫斯科逝世 ... [2012/04]
- 原创:叫 我 怎 能 不 想 她?— 踏访旧宅院落(之二) [2011/07]
- 原创:回国倒计时——还有3天! [2012/07]
- ZT-实拍俄罗斯“春晚”美女如云【多图】 [2012/04]
- 原创:依依不舍的诚挚敬告——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2011/07]
- ZT-俄罗斯故事(4) [2012/06]
(十)
果然像我所预料的那样,弗吉尼亚州就业署的书面通知书在我填完申请的一周后收到了。
当LD打开来信的时候,我着急地问她,“州里到底给咱多少钱呀?”LD看完信,递给我,说:“你慢慢看吧,看看这失业救济金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仔细看了一遍通知之后,明白了个大概。
弗吉尼亚州失业救济金的数额是根据失业人员在一年的基础期间(base period)内所挣的工资多少计算出来的。那么什么是一年的基础期间呢?一年的基础期间就是从失业前一年半到失业前半年的一整年时间。
说着挺绕嘴,还是举我的例子来说吧。我是2009年3 月失业的。我的基础期间就是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
弗吉尼亚州失业救济金的最低额为每周54刀,平均额为每周274刀,最高额为每周378刀。由于我在基础期间挣得多,交税多,弗吉尼亚州就业署批准给我最高额的失业救济金,每周378刀,最多可发给我26个星期,总计9828刀。如果我在26个星期结束之前找到了工作,失业救济金立刻停发。
等我看完通知书,LD对我说:“你给我盯紧点儿,这小壹万美金的失业救济金一定得拿到手。”
我有点儿兴奋地对LD说:“交了这么多年税,今天总算捞回来点儿。你就擎好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LD却很沉得住气,说:“别高兴太早了,等钱进了咱帐户再高兴也不迟。”
还就是让LD说着了,这失业救济金进我帐户的过程还真是一波三折。
收到通知书的两天后,我突然接到弗吉尼亚州就业署一位女工作人员的电话。她说州就业署收到我前公司的报表,上面显示我前公司付了我两个星期的遣散费,这就相当于我的工资拿到了4月10 日。所以我的失业救济金暂时不能发放,必须得等到4月10日以后。
我靠!这是什么规定呀,把遣散费也算成工资?真没想到,我前公司连两个星期的遣散费都上报给州就业署了,生怕我提前拿到失业救济金呀?在美国这个信息交换超发达的社会里,咱小老百姓是一点儿猫腻儿都玩不成了。
她接着说:“州里还规定有一个星期的等待周期(waiting week), 所以你的失业救济金只能从4月25日结束的那个星期才能开始领。”
你瞧瞧,我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虽然我早早地就申报了,却迟迟拿不到失业救济金。
她最后还强调说,“你每星期仍然都要在网上填申报单,并且必须报上该星期内联系的至少两个雇主的名称,地址和电话,以便我们抽查核实时用。”
我明白了,这失业救济金不是白给的。我还得积极地找工作,否则这失业救济金就不发给我了。但我对这点并不担心。我肯定会努力找工作的。别说一星期联系两个雇主,我一天就能联系两个以上。
放下电话后我想,这美国的失业救济金是救急不救穷。它只能让你在短时间内饿不死,你可绝不能靠它过日子。失业救济金半年之后就停发了。如果那时候还找不到工作,又没有足够的积蓄,这生活水平就无法保证了。
尽管我知道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到失业救济金,但我后来还是一直按照规定,每个星期都一丝不苟地在网上填写失业救济表格,同时积极地找工作。我耐心地等到了5月初,可我的帐户里还是不见失业救济金的影子。我实在耐不住性子了,就给弗吉尼亚州就业署的公共服务热线打了个电话。
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调出了我的记录,看了一遍后,告诉我说:“你申报时有一个问题的回答导致你失业救济金的发放被取消了。”
我听后大吃一惊,忙问:“哪一个问题?”
“Were you able and available to work during the week ending 04/25?”
(你在4月25日结束的这个星期里能够而且可以工作吗?)
我来美国20年了,虽说觉得自己的英语跟地道的美国人没法比,但也足够混饭吃了。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却掉了链子。按我目前的情况,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YES”。而我却答了个“NO”。
当时乍一看这问题的时候,我就想,没人雇我,我咋工作?连想也没再想,就回答了个“NO”。
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问,我的身体是否能够工作(比如我没住医院,又假如有人雇我)?如果我由于伤病,残疾等原因而不能工作,我就不属于弗吉尼亚州就业署救济的范围了。
我让她又仔细地解释了一遍这个问题后,十分惭愧地承认是我对这个问题理解有误,并请求她帮我把答案改成“YES”。
她很快在计算机上修改了我的答案,然后告诉我,48个小时之后失业救济金就会到我的帐户了。
终于在5月6日,失业一个多月之后,我收到了第一笔378刀的失业救济金。我心里的这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LD交代的第一项任务已经进入正轨,以后只要每星期按时在网上填写失业救济申报表,就不会出大问题了。相对来说,这是一项比较容易的任务。
而这第二项任务,找工作,可真是出乎意料地难啊。在这金融海啸期间,我找工作的经历就是一连串失败的故事。失败的原因是五花八门,有些还是值得唠叨唠叨的。且让我慢慢与你们道来。
(十一)
为了从头讲述我求职失败的故事,时间还得往回倒转几天。
话说就在A公司联系我的第二天,B公司也找上门来了。这让我感觉那个爽啊。那会儿我觉得自己就是块儿热气腾腾的香饽饽,人见人爱,人见人抢,真有些灼手可热的味道。
这B公司是个职业猎头公司,由一帮猎头组成。他们以把专业人才推销给需要用人的公司为生。B公司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设有分公司。B公司华盛顿分公司的一个小头头, 名叫戴维,给我打电话说,有一个C公司需要我这样的人才。但在他把我推销给C公司之前,需要给我包装一下。比如帮我把简历潤色一下,给我介绍一下和C公司面试的注意事项等等。他邀请我到他们公司去和他的另外两个小组成员见见面,他的一个小组三个人共同负责推销我。
我在电话中问他:“其他的猎头公司从来都不需要见面,一切手续通过电话和互联网就办了。为什么你们一定要见我呢?”
他说:“这正是我们B公司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对你是负责的。我们要让你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用人单位面前,只有这样你被C公司雇用的成功率才会高。”
我又直截了当地问他,“你们为我做这些服务,要收我的钱吗?”
他回答说,“你是我们推销的商品,在交易中商品是不用付钱的,买商品的C公司会付给我们佣金的。”
听他这么一说,我立刻答应和他们见面了。有这样的一个三人小组免费为我服务,何乐而不为?虽然被他赤裸裸地称为商品,感觉有点怪怪的,但我也巴不得他们赶快把我当商品推销出去。而且价钱卖得越高越好。
于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驱车赶往B公司的办公室。在华盛顿近郊阿灵顿的一片高层写字楼中,B公司所在的那幢矮矮的旧楼一点也不起眼。进去后才知道B公司只租了第一层当中的几间屋子。外表看上去B公司的门面太一般了。我估计开这样的一个人贩子公司成本也不大。
前台的接待小姐是个胖胖的黑人姑娘, 像我这号儿的求职者她肯定见多了。
“带简历了吗?请放这儿。” 她说,笑嘻嘻地露出一口白牙。
我乖乖地把简历放进了一个巨大的文件筐。里面已经有厚厚的一大摞各式各样,印刷精美的简历了。这些都是有待B公司推销的商品。
“姓名?和谁约会的?”她又慢条斯理地问。
我如实告知之后,她用内部电话把戴维叫了出来。
戴维是个眉清目秀的白人小伙子,一身西装领带,是个典型的小白领。他和我寒暄之后,就把我请进了一间会议室。他手中拿着一份我的简历,一边看一边问了许多与我过去工作有关的问题。他几乎把我全部的回答都飞快地记在我的简历背面的空白页上了。看上去很有专业素养。作为中间人,了解完卖方(本人)的情况后,他给我介绍了一下买方(C公司)的情况。
C公司是一个承包客户项目的小公司,和我的前公司很相似。C公司刚签下了一个项目,需要一名“网酷”(NETCOOL)的专业人才。”网酷“是IBM公司的一个软件系列产品,我这一年多来在我的前公司一直都在搞”网酷“。因为我搞的这个”网酷“的专业面很窄,市场上的供应和需求都不多。所以他极力想抓住这次机会,把我推销给C公司。此番话正合我意,说得我连连点头。
但他下面的话却叫我大吃一惊。他告诉我,在他向C公司推荐了我之后,C公司的项目经理,名叫法塔,居然通过内线向我的前公司了解了我的情况。得到的反馈是我的专业水平很好,但与客户打交道的经验不足。法塔想雇我,但又有点犹豫,因为我也是要被派到客户那里搞项目的。
戴维说:“所以我请你亲自来这里,就是要向你面授机宜。” 他接着说:“为了说服C公司,你要在你的简历中加入几个与客户打交道的成功实例和客户对你的好评。” 他还要马上打电话联系法塔,给我安排一个面试。因为法塔的办公室离这里很近,很可能一会儿就可以面试。他嘱咐我在面试中一定要向法塔强调我对付客户的成功经验,最好举几个例子。
在他去打电话之前,他把他的两名助手介绍给我,一个亚裔小伙和一个白人姑娘,让他们和我聊聊,互相了解一下。因为他们都有可能在将来打电话联系我。
这两人告诉我,他们都是刚入猎头这行的。因为在大学是学文科的,出来找工作不易,就来当人贩子了。但这碗饭现在也不好吃,竞争很激烈。肯出钱雇人的公司太少了,猎头太多了,大家都在抢生意。他们这些新手还在跟着戴维实习,根本竞争不过外面的老猎头。他们都在唉叹,“这金融海啸弄得我们都没活路了。”
他们说的这些一点也不出乎我的意料。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这金融海啸把经济搞得大萧条,人们为了生存,也正是把竞争演化为最激烈的时候。
我一边等戴维给法塔打完电话回来,一边心不在焉地听着俩个雏猎头唠唠叨叨的抱怨,一边想着如何在面试中吹嘘我的客户沟通经验。
戴维终于回来了。他说法塔今天没时间,只能以后再约了。
对于戴维给我的帮助,我衷心地向他表示了我的感谢之意,当然我知道他帮助我的目的是想赚那份儿佣金。我和我的三人推销小组告别之后,就驱车返家了。
我一路上都在想,我前公司里的哪个人会告诉法塔说我缺乏客户经验呢?这样负面的评语会毁了我的一切求职努力呀!我该怎样做才能找到这个人并堵住这个人的臭嘴呢?
待续
(十二)
我原以为把手机和电脑还给我前公司之后,我和前公司的瓜葛就一刀两断了,再也不会有任何联系了。可怎么偏偏出了这样的事,让我还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和我前公司打交道。
从戴维那儿回来后的第二天,我就给我的前经理,那个名叫肯特的家伙,打了个电话。我对他说,我在申请新工作填表时,一直都把他的名字填在我前工作单位的联系人一栏中。现在有人向我的潜在新雇主提供了有关我的负面消息,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对的。如果是他干的,应立刻停止。如果不是他干的,他也有责任找出是谁干的,并保证以后不再发生这类事情。
肯特听了我的愤怒抱怨之后大吃一惊。他首先保证绝不是他说了我的负面消息,让我不要迁怒于他。他还要马上和人事部经理雅典娜联手调查此事,一定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为了撇清将来可能的干系,他还让我在申请新单位时把他的名字换成人事部经理雅典娜的名字。因为公司的政策是只有人事部经理有权向外面提供前员工的情况。任何人向外面说前员工的负面消息都要受到纪律处分。
我一面听着肯特在电话里一连串地说“对不起(SORRY)”,为出现这样的事情向我报歉,一面想像着这个一米九多的大个子觉得自己被冤枉了,替人受过的表情。
肯特说他不愿意背这个黑锅,他一定要查出来到底是谁说的。他小心翼翼地问我能否告诉他那个新公司的名字,这样他可以调查谁和那个公司有联系,有利于发现线索。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C公司的真名告诉他了。因为我在心里已对去C公司工作不抱什么希望了。如果能查出来是谁说的,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对我将来找工作还是去掉了一块绊脚石。
我就是要给肯特一些压力,不然谁替我查呀?肯特是几个月前刚提拔起来的经理,仍在“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劲头上,办事很认真。他还是个体育迷,尤其酷爱游泳。现在仍然每星期去游泳馆训练四次。他告诉我說,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他每天都看电视到深夜。游泳比赛更是一场不落地从头看到尾。他是奥运会8金游泳神童菲尔普斯的超级粉丝,对菲尔普斯的点点滴滴都如数家珍。他知道北京的奥运游泳馆水立方风水好,几乎全部的世界记录都在水立方里被打破了。所以他心里的一大愿望就是到北京去旅游,在水立方里打破他自己各种姿势的最好成绩。
为此他没少向我打听北京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咱这北京人自然是尽可能地满足他的好奇心喽。但我听说奥运会后的水立方已经被改造了,风水全都变了,他打破自己记录的愿望恐怕很难实现了。我现在对他破自己记录的事儿兴趣不大,但他如果能查出说我坏话的人,也算对得起我和他那点儿交情。
打完电话,我感觉出了口气。但对肯特所允若的调查结果,说实话,我没报太大希望。如果没有当场的录音,有谁说完了别人的坏话还会自己承认的?除非他是个傻子。
下午的时候,肯特和人事部经理雅典娜,一同给我打来电话。当初就是这两个人联手把我炒了鱿鱼的。
这次电话所谈的事情,还真是大大地出乎了我的意料。他们向我传达了他们的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案。经调查,最有可能向C公司提供有关我负面消息的人是原公司民用项目部销售经理马法。马法是我前公司唯一和C公司有业务联系的人。他和C公司的一个经理法塔是表兄弟。马法已经辞职了。由于马法已经离开了公司,他们无法执行纪律处分了。
噢,我想起来了。马法长得像个中东人,但是个本地出生的老美。他在我被炒鱿鱼的一个星期之前辞职了。人们都说他是由于业绩太差,拿不到民用项目,继而拿不到佣金而走人的。销售人员是靠拿佣金过日子的。市场好时,他们挣得很多。在这金融海啸时期,他们揽不来足够的民用项目,不仅他们没钱挣,连我也跟着被炒鱿鱼。我是个搞技术的,在客户沟通技巧上当然没法和他这个搞销售的比。以他之长比我之短,有失公平。
怎么这么巧,法塔和马法竟然是表兄弟!还都让我碰上了。我没有把C公司经理法塔的名字告诉肯特,他们能调查出法塔和马法是表兄弟,说明他们还真是下了功夫的。
至于解决方案,雅典娜建议说,今后我申请工作时如果再填表,一律用她的名字做公司的联系人。她保证只有在接到对方公司正式书面请求时,才会向对方提供我的信息。而且她只提供两点信息,职称和工作的起止时间。除此之外,什么信息都不提供。
他俩人还一个劲儿地对出现这样的事情向我表示抱歉,并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了。
听完他们的解释之后,我心里也踏实了。反正我是不去C公司了,马法呀,法塔呀,就滚它一边去吧。只要今后没人再拆我的墙角就行了。这时候我也决定见好就收了。我表示接受他们的调查结果,不再追究他们的责任了。
放下电话之后,我心中对这俩人的怨气小了很多。当初他们炒我鱿鱼的时候,我虽知道他们也是奉命行事,但心里总有些耿耿于怀。所以在写被炒鱿鱼的经过时,没把他们往好里写。
可说实话,我十分欣赏他们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刚才在电话里听着雅典娜反复地和我说”对不起 (SORRY)“,使我想起了这位公司管家大嫂的样子,还回忆起我刚进公司时的一件事。
那是我第一次出差,需要办一个公司的运通信用卡(CORPORATE AMERICAN EXPRESS)。出差时租车,住旅馆刷这个卡付账,既不用预先支领差旅费,回来报销也很方便。
我那天上午填完信用卡申请表后,问雅典娜:“公司让我明天飞罗德岛的普罗维顿斯,今天办运通信用卡还来得及吗?”,她说她一定会在我出发之前办好。她恐怕当天万一拿不到卡,连运通公司的特快加急服务都不敢用,亲自开车到运通公司的服务点去把我的公司运通信用卡取回来,在下班之前交给了我。
这些普普通通的美国劳动人民,和我一样都是打工的,也要保住自己的饭碗呀。他们认真地炒我鱿鱼,因为那是他们的工作。他们认真地调查马法违反公司纪律的事,也同样是为了工作。我不应对他们出面炒我鱿鱼有什么个人恩怨。要怨就还怨这金融海啸吧。
C公司求职失败是由于被人谗言,那D公司的失败又是咋回事呢?
待续
(十三)
D公司是我最想去工作的一家公司。它是一家搞互联网服务的公司,规模很大,业务稳定。它的总部距离我家很近,开车只要十几分钟。
当D公司在三大求职网上登出招聘”网酷“专业人才的广告后,可把我乐坏了。我赶紧按照网上的要求,把我的简历发送到了D公司人事部一个名叫杰西卡的猎头的招聘邮箱里。然后我就在D公司的网站里开始漫游起来。我要尽可能多地了解D公司,这对我将来的面试会大有好处。
发完简历后,我耐心地等了几天,却不见一点动静。既没有EMAIL,也没有电话。我坐不住了。
“该不是我的简历被埋没在成堆的应聘简历之中了吧?杰西卡会挨个儿地看她邮箱里的应聘简历吗?“我心里琢磨着。” 我不能守株待兔,得另辟蹊径,想办法让杰西卡先看到我的简历。“
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好主意。“对,就这么办!” 于是我把简历打印出来,装进了一个大信封里。在正面用大字写上”请交人事部杰西卡“。我从MAPQUEST网站上打印出去D公司的路线图,开车就直奔那儿去了。
D公司分布在好几幢建筑物里,那气派远不是B公司那样的人贩子公司可比的。我走进装璜很现代化的接待大厅,向前台的黑人大嫂说明了来意。
”人事部的杰西卡吗?“她看着信封上的字,”她就在隔壁那间办公室,我一会儿就把你的简历放到她的桌子上去。“
她又抬起头来看着我,带着嘲笑的语气说:”现在都没人送印在纸上的简历了,都是用电子文件和电子简历了。你是哪个时代的人啊?你怎么这么落伍啊?“我这个所谓搞高科技的人被一个前台接待的黑人大嫂揶揄得说不出话来。
“啊,谢谢你啦。。。”,我一边连声道谢,一边赶紧在心里编着词儿。“嗯,是这么回事。。。”,当时我真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我家离这儿很近,就是顺道送来。。。嗯,我到附近办事,顺道送来的。“我跟黑人大嫂挥挥手,狼狈地退出了接待大厅,钻进了我的汽车里。
坐在车子里面,我心想,”哼,正因为没人送打印的简历了,我才要标新立异呢。这就叫出奇制胜。我就不信还有别人能亲自把简历送到这儿来。我这招儿一定能使我从众多的应聘者中冒出来。杰西卡回来后,肯定会在她桌子上看到我的简历。“我不禁为自己的这个聪明主意暗自得意起来。心情也开始变好了,哼着小曲儿,高高兴兴地开车回家了。
我又耐心地等了几天,还是不见一点儿动静。既没有EMAIL,也没有电话。我又坐不住了。
我给D公司总机打电话,转到了杰西卡的分机上。杰西卡正好在吃午饭。
我报上姓名,说自己是应聘”网酷“工程师位置的。杰西卡一边嚼着饭,一边问我给她发了简历没有。很显然,她既没看到我的电子简历,也没看到我的纸张简历。真令我失望啊!看来我的出奇兵的招儿没有一点儿用处。我赶紧提醒她应该有个信封在她桌子上,里面是我的简历。
”YES,我看到信封了,让我打开它。噢,我看到你的简历了。“杰西卡在电话那头儿飞快地读了起来。
”我看你挺适合这个职位的,你有电子版的简历吗?“
”应该在你的邮箱里。“我回答说。接着我听到电话里传来一阵摁鼠标和敲键盘的声音。
”YES,我也找到了,是在我的邮箱里。我马上把你的简历发给招聘的经理。你等我的消息吧。“ 杰西卡接着又说:”我很高兴你打电话来提醒我。我负责几十个职位的招聘,我真没时间看所有的简历。“
我说我完全理解她所说的情况,我打电话查问一下(FOLLOW UP)也是应该的。
放下电话,我高兴极了。我终于迈过了D公司人事部这一关。下面就是电话试(PHONE INTERVIEW)和面试了。
没过多一会儿,杰西卡就打回电话说:”招聘经理很满意你的资历。他决定跳过电话试,直接进行面试。明天上午11点你来我们公司可以吗?“
”当然可以。“我回答道。
”这个位置的最高薪水是X刀,你接受吗?“杰西卡问我。这个数目比我前公司的薪水稍低一些,但D公司是大公司,工作稳定,我当然可以接受。
”我接受了。“
”那好吧,你明天上午11点来找我,我带你去面试的会议室。我再给你发一个电子邮件确认我们刚才所说的事情。“杰西卡最后总结说。
事情发展得出乎意料顺利,我拿到了我梦寐以求的D公司的面试,而且就在明天。
常言道,临阵磨枪,不亮也光。我立刻把“网酷”的十几本电子版的技术手册都在电脑上打开,准备挑灯夜读了。
明天会是谁来面试我呢?他们会问我什么问题呢?我能通过D公司的面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