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院大火后唏嘘和争议中的思考

作者:夏夜听雨  于 2019-4-20 11:5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巴黎圣母院大火令全世界一片唏嘘声,不仅法国总统马克龙,世界主要领导人都做了表态。极少有未造成严重人员死亡的灾难带来这么强烈的触动,可见巴黎圣母院的价值已经被远远不止法国人分享。
  文物的严重损失令人心痛,但巴黎圣母院大火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反映的是法国和欧洲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准确说这种影响力也是软实力。我们想借这个机会提醒法国和欧洲人,他们或许应当更加自信些,他们有相当的资本参与当前和今后的世界竞争,而且完全有可能继续扮演强者的角色。
  当然法国和欧洲人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巴黎圣母院这场大火是不应该发生的。虽然相关调查可能需要挺长时间,但它显然没有遭遇雷击等突出的外因,这么重要的文物被烧,反映了巴黎相关部门管理上的不善。圣母院正处在修缮中,但修缮的结果竟是这样。有报道猜测,火灾可能因楼顶的电线短路引起,而这是防火最基本的ABC。法国顶级文物如果真因这个原因遭灾,是难以原谅的。
  鉴于巴黎圣母院是人类文化遗产,法国有义务保护好它。法国还有很多其他世界级文物,如果对它们免遭横祸的保护就是这个水平,那么很难让人放心。
  法国应当有官员因圣母院被烧而被追责,虽然我们远在中国,但我们认为自己有提出这一要求的道义。
  除此之外,我们想说,在惋惜巴黎圣母院大火的同时,一定会有第三世界国家的人联想到,大马士革古城遭到轰炸,为什么就没有世界舆论的集中痛惜和同情?对于这样的诘问,西方人是值得尝试着让自己感同身受的。
  我们想在此告诉西方人,中国舆论场上16日也出现了部分非主流的声音,那些发声者从巴黎圣母院大火联想到1860年北京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的往事,他们反对很多中国人对圣母院大火表达同情,主流舆论则对这种声音表示不赞同。
  圣母院大火引起的反响太集中普遍了,以至于其中有一些引申到了事情本身之外的,释放了人们的更多情感。中国互联网上这番有些让人意外的争论,部分折射了中西之间现实的情感纠结。可以说,中西都没有真正走出那一段历史,部分中国人的心理上还有那段历史留下的划痕,而一些西方人继续用旧时代的尺子度量今天的中国是否“正确”,给中西的情感融合增添了曲折。
  有过一段时间,在西方某个国家遭难时,中国舆论场上会伴随出现压倒性的同情声。但是后来,西方舆论在中国发生严重暴恐袭击时偏袒恐怖分子,刺激了中国舆论场,在西方出天灾人祸时反对表达同情的激进声音开始出现。那些人嘲笑说“今晚我是巴黎人”等的人们“如丧考妣”,他们在社交媒体上互相声援。
  如果有西方人看到中国互联网上的这些表达,就断言这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民族主义”,那是很浅薄的反应。首先中国社会如此之大,必然是多元的,出现一些非主流的情绪释放在所难免。此外,所有群体的情感都有值得关注的来龙去脉,无论以谁为主体的中心主义都要不得,相互理解对方,这样的愿望更值得鼓励。
  巴黎圣母院大火瞬间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无疑反映了全球化已经达到的极高程度。但它又夹带着很多遗憾,其中有一部分并非都能说得清道得明。无论怎么说,人类的情感融合是大趋势,中国和西方社会在同一条河流中行船,越来越多的共同挑战会不断推动我们成为一个利益和情感的共同体。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05: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