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车库的酸甜苦辣 - 1 [2009/02]
- 2013年夏,“大黄熊” 泛游记 - 5 [2013/12]
- 2011 美国冰川国家公园徒步 - 5.1 (7月31日 - 精华 Highline trail 1) ... ... ... ... [2013/04]
- 2012 Grand Circle 冬日之旅 - 1:大峡谷受挫 [2013/02]
- 2012 Grand Circle 冬日之旅 - 19: 面壁波浪谷 [2013/03]
- 2014年感恩节远足记 - 10月12日,Indian Ridge [2016/02]
- 2014春天英国8天火车深度游 - 从伦敦到剑桥 [2014/05]
- 澳新游散记 - 台北一日 [2008/10]
- 2013,11月9日,Wasootch Peak 滑雪 [2014/02]
- 2013年夏,“大黄熊” 泛游记 - 3 [2013/12]
- 2014春天英国8天火车深度游 - 剑桥 [2014/05]
- 2014春天英国8天火车深度游 - 斯卡布罗城堡 [2014/05]
- 2013年夏,“大黄熊” 泛游记 - 4 [2013/12]
- 2013年4月6日 - 登 Wasootch Ridge [2013/04]
- 2011 美国冰川国家公园徒步 - 10 (8月20日 - Ptarmigan Tunnel trail) ... ... [2014/01]
- 2014年1月25日 - Canyon creek, Ice Cave [2014/01]
- 雪路开车,一波三折 [2008/12]
- 2014年7月5日 Wind Ridge [2014/11]
- 八九风波见证 - 难言的结局 [2009/06]
- 山中风雪夜惊魂 - 3 [2009/02]
- 2014年8月10日, Sulphur Mountain (Cosmic Ray road) [2014/12]
- 虚惊一场 [2009/03]
- 躬亲,亲自,自己 [2009/03]
- 后怕 [2010/07]
- 刻骨铭心的皮尔逊山 [2009/02]
- 维多利亚节野营 [2009/05]
- 露易斯湖的冬天 [2009/03]
偶尔在网上看见一则笑话,是说老师给学生听写的故事。老师读陆游的《卧春》词,由于老师有口音,而学生因不熟悉该词,听写结果就成了离奇笑话。
网传陆游《卧春》词如下:
《卧春》
暗梅幽闻花,
卧枝伤恨底,
遥闻卧似水,
易透达春绿。
岸似绿,
岸似透绿,
岸似透黛绿。
学生听写结果如下:
《我蠢》
俺没有文化,
我智商很低。
要问我是谁,
一头大蠢驴。
俺是驴,
俺是头驴,
俺是头呆驴。
这个笑话在无数网络上转载,流传,文字部分基本一样,只是老师的口音有山东,有四川等,略有不同。
关键不在于这个笑话有多可笑,这个笑话一看就知道是杜撰出来的,而是在于这么多人传来传去,付之一笑后,却没人怀疑一下假在何处。
无论何人,不管他文化水平如何,随便拿一首古诗词来听写,恐怕都会错误百出。所以根本不会有一个老师会这样愚蠢的教学。
中文的同音同韵字确实在实际使用中会造成一些误会,但一首完整的古词能以同音同韵变成风马牛完全不同的词句,且成为一个笑掉大牙的笑话,本身就是天大的笑话。
陆游可曾有这么一首《卧春》词吗?
怎么看,这词句也不像陆放翁的风格和水平,倘这词真是陆游之作,诺大个中国真不知该几人称圣,几人如神。
不知这始做蛹者为谁,但还是挺佩服他的水平,先炮制出一个笑话,再纂出一个古词来,也不知反复几许,用时几多,真实用心良苦啊。末了,还学了一会雷锋,作好事,不留名。这点上看,到是有一点陆放翁的遗风: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而且这始做蛹者聪明,中国这么多诗人词人都不选,单单伪托陆游,知道陆翁的诗作近万,没人跟他较真,真去查一查有没有这么一个原作。这点倒也是匠心独运了。
只是不知陆翁在天之灵是什么感受,是笑还是哭。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