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 [2012/07]
- 日本人占领中国的可怕后果 [2013/01]
- 我看肖传国和方舟子之争 [2010/09]
- 谎言与暴力下的郭德纲徒弟打人事件 [2010/08]
- 龙颜大悦 [2011/03]
- 山东冠县“百日无孩”运动 [2012/05]
- 爱美国还是爱共国? [2013/04]
- 方舟子和韩非子 [2013/05]
- 南京大屠杀和六四屠城的异同点 [2012/06]
- 儒学辨义 [2013/03]
- Resilence 比聪明才智更重要 [2010/04]
- 大饥荒和精神分裂症 [2012/10]
- 六四事件政府有理由开枪 [2013/05]
- 走向饥荒之路-观看《毛泽东的大饥荒》有感 [2012/10]
- 民主在中国没有前途 [2010/08]
- 病人有寻求中医的权利,医生有拒绝中医的义务 [2013/04]
- 中国共产党言论精选 [2011/04]
- 中华门 [2013/04]
这个标题是今天看到的星岛日报一个豆腐块的题目,它让我一下子想起了我正在参与的一个研究项目。今天,成千上万的美国军人奉命远赴伊拉克、阿富汗,这听起来没什么特别,但军人也是普通人,战争使士兵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巨大压力,他们回国后有的人很好的恢复过来,有的人却长时间生活在一种叫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状态中,失眠、易激惹,高度警觉,似乎永远生活在曾经的危险之中。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找出有哪些先天性和后天性的因素会导致这种恢复力(Resilience)的不同。
与战场上的血肉横飞不同,生活中很多平凡的小事有时候都会成为压力的来源。父母的漠视,上级的责骂,配偶的不理解,都能让人的聪明化为乌有,爱心变成沮丧。曾经风华正茂的美少年转眼就是重担缠身的名利客,这同样让人销魂落魄。处处躲避危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时时都在斤斤计较,有时候也能一生平安。这样行尸走肉的人生虽然随处可见,却没有追究的必要。人在乎的,是被永恒的时间认可,就是成功。
天赋和机遇造就多少成功人士,人喜欢把这种成功简单归结于聪明才智,却不愿意更深入了解其中的本质。王公贵族,富商大贾,生时常常威名显赫,死后多数是灰飞烟灭,再不被人记起。真正被人记起的是那些乍看起来并不那么聪明,却能舒展自如,从危机挫败中转死为生的人。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正是这种天赋加恢复力的特质,才让人有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真正的英雄都是从危机中脱颖而出,没有一个仅靠聪明才智而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人经受某些挫折后不认输不难,随后取得世人眼中很大的成功的也代有其人,但成功之后往往会有空虚,因为环境已经改变,时间不会重来,过去激励自己奋斗的目标回头看上去可能是那么微不足道。人在成长过程中,不知道永恒是什么,容易把别人的态度当作终极判断,而第一次意识到的别人的反馈就成了不灭的记忆,穷其一生去实现第一次的要求,而这往往不过如驴子前面的玉米,不管怎么转圈,就在眼前却总也追赶不上。这就是被生活中的小危机劫持的人生写照。
人这第一次的感受不一定公正,也不一定基于永恒的标准。所以人要追求永恒,就是不因人的意志作为而运行的常态。人要克服危机,也就是走健康的路,首先要有正常的反馈,使人能够眼睛明亮的行走在坚实的道路上,而不是像瞎子那样在泥泞中摸索。但人生处处充满陷阱,对追求永恒的朝圣者更是如此。有的人不去求真,专门宣传,以“源于事实高于事实”为美,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以此左右舆论,混淆是非,以便瞒天过海,妄干天命,虽然能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也能一段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但绝无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这所有的时间所有的人,就是永恒。
人要自由快乐,也不能妨碍别人自由快乐。遇到危机自已要恢复,也能帮助别人恢复。这样做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危机,什么是永恒。随处可见的不一定不是危机,现实中没有的不一定不是永恒。可悲的是,这种判断不能闭着眼睛就能做出,即使全副武装,人的判断也不一样,所以现实社会征战是免不了的,只有真正知道永恒并在其指引下行动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有的人震惊于近代科学的进步,也有人在情感意志上迷惑于进化论,以为万物发展,否认永恒的存在,嘲笑追求永恒的人。这样的人必然依附于暂时的强权,生死都没什么价值,唯其颇能聚党,且善吠日,迷惑正在成长的人,所以必须加以注意。
危机既然到处存在,要从中恢复过来,就必须知道恢复到哪里,怎么恢复,有没有简单易行的办法。有人说有极乐世界,有人说有新天新地,今世只要走某种道路,将来就能达到目标。这样就把人生暂时的苦乐看清,放一颗永恒在心里,把一切危机边缘化了.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是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还是走唯一的道路就看人自己的选择了。慈悲的人选择众善,清心的人选择唯一,不能勉强。但能做到不拘泥于教义的争辩,漠视那些不顾事实妄图左右舆论的人,救拔受苦的人,慰藉空虚的人,就算是在永恒上有份了。
与战场上的血肉横飞不同,生活中很多平凡的小事有时候都会成为压力的来源。父母的漠视,上级的责骂,配偶的不理解,都能让人的聪明化为乌有,爱心变成沮丧。曾经风华正茂的美少年转眼就是重担缠身的名利客,这同样让人销魂落魄。处处躲避危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时时都在斤斤计较,有时候也能一生平安。这样行尸走肉的人生虽然随处可见,却没有追究的必要。人在乎的,是被永恒的时间认可,就是成功。
天赋和机遇造就多少成功人士,人喜欢把这种成功简单归结于聪明才智,却不愿意更深入了解其中的本质。王公贵族,富商大贾,生时常常威名显赫,死后多数是灰飞烟灭,再不被人记起。真正被人记起的是那些乍看起来并不那么聪明,却能舒展自如,从危机挫败中转死为生的人。曹操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正是这种天赋加恢复力的特质,才让人有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真正的英雄都是从危机中脱颖而出,没有一个仅靠聪明才智而一帆风顺,平步青云。
人经受某些挫折后不认输不难,随后取得世人眼中很大的成功的也代有其人,但成功之后往往会有空虚,因为环境已经改变,时间不会重来,过去激励自己奋斗的目标回头看上去可能是那么微不足道。人在成长过程中,不知道永恒是什么,容易把别人的态度当作终极判断,而第一次意识到的别人的反馈就成了不灭的记忆,穷其一生去实现第一次的要求,而这往往不过如驴子前面的玉米,不管怎么转圈,就在眼前却总也追赶不上。这就是被生活中的小危机劫持的人生写照。
人这第一次的感受不一定公正,也不一定基于永恒的标准。所以人要追求永恒,就是不因人的意志作为而运行的常态。人要克服危机,也就是走健康的路,首先要有正常的反馈,使人能够眼睛明亮的行走在坚实的道路上,而不是像瞎子那样在泥泞中摸索。但人生处处充满陷阱,对追求永恒的朝圣者更是如此。有的人不去求真,专门宣传,以“源于事实高于事实”为美,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以此左右舆论,混淆是非,以便瞒天过海,妄干天命,虽然能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也能一段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但绝无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这所有的时间所有的人,就是永恒。
人要自由快乐,也不能妨碍别人自由快乐。遇到危机自已要恢复,也能帮助别人恢复。这样做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危机,什么是永恒。随处可见的不一定不是危机,现实中没有的不一定不是永恒。可悲的是,这种判断不能闭着眼睛就能做出,即使全副武装,人的判断也不一样,所以现实社会征战是免不了的,只有真正知道永恒并在其指引下行动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有的人震惊于近代科学的进步,也有人在情感意志上迷惑于进化论,以为万物发展,否认永恒的存在,嘲笑追求永恒的人。这样的人必然依附于暂时的强权,生死都没什么价值,唯其颇能聚党,且善吠日,迷惑正在成长的人,所以必须加以注意。
危机既然到处存在,要从中恢复过来,就必须知道恢复到哪里,怎么恢复,有没有简单易行的办法。有人说有极乐世界,有人说有新天新地,今世只要走某种道路,将来就能达到目标。这样就把人生暂时的苦乐看清,放一颗永恒在心里,把一切危机边缘化了.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是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还是走唯一的道路就看人自己的选择了。慈悲的人选择众善,清心的人选择唯一,不能勉强。但能做到不拘泥于教义的争辩,漠视那些不顾事实妄图左右舆论的人,救拔受苦的人,慰藉空虚的人,就算是在永恒上有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