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局大变动和重组的前夜 ● 陈子帛

作者:大西洋人  于 2007-11-11 12:0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处于混沌期的台湾政局,很多具象让人目不暇接。举其症候如下:

  台联党“清党”行动持续又来,展示出这个正在逐渐泡沫化的边缘政党难得一见的魄力,其中主要动能来自李登辉,也就是他决计在此时采取和民进党“割席而坐”的果断措施,与民进党来往过密的台联党立委被开除出党或逼迫退党,预示着一直被视为泛绿阵营的民进党和台联党,很难在立委选举中获得有效的整合与协调。

  无论只是策略性和权宜性的措施,亦或是李登辉行将老去之前的引刀一快,但若只是解读为李登辉个人和陈水扁及民进党之间的恩怨,似乎显得肤浅。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对大绿与小绿的公开较量加以更冷静的透视,我们应会发现,这其实是明年立委以及总统选举之后,台湾政治版图重新划分、权力结构重组的一次预演。基本上可以看到,那些无法在立法院获得一定席位的政治势力,将无可避免地走上泡沫化之路。台联党此时的壮士断臂,只是山雨欲来的征兆。

蓝绿都在酝酿大变局

  泛蓝阵营在整合上似乎先行一步,在这次不分区立委名单的酝酿和形成过程中,据倒?竦吵浞挚剂苛饲酌竦骋约靶碌车拇嬖冢??碌呈抵噬弦丫?瓿闪嘶毓楣?竦车墓?蹋?酌竦惩哦又械闹饕?宋锘毓榍魇疲?哑仁顾纬?ぷ鞒隽肆降澈喜⒌木龆稀?p>  宋楚瑜无法和马英九分庭抗礼,只能在关键时刻扮演连战的角色,充其量只能充当某个阶段、某个政策或者某个选举行为的刹车板。一个政治人物的能量和影响力迅速萎缩,在宋楚瑜的“政治黄昏期”表现得尤其突出。连战尚有电视画面和纸媒体的版面,宋楚瑜似乎已经被功利的、以收视率为先的台湾媒体遗忘了。对于壮志不已的政治枭雄,内心挣扎和痛楚可以想象。

  在蓝绿板块的夹缝中,究竟还有没有第三势力生存、发展的空间,也一直是最近台湾舆论热衷探讨的话题。红衫军的兴起衰微,不到一年就烟飞灰灭,无声无息,居然无法阻挡形形色色第三势力的匆匆来去。连一向和政治保持距离的王文洋也趁势崛起,发表政见,抒发感言。从两大阵营分割出去的政治人物,或另组山头,或自立门户,这是难得一见的吊诡。

  在立委以及总统选举格局大致已定、第三势力即使揭竿而起也无法获得选民最起码的支持和认同的客观情势之下,何以这一种“第三势力”乐此不疲呢?此一状况令台湾以外的政治观察家迷惑不解。

  如果放在处于大变动和大重组前夜的台湾政局下加以认知,我们应该发现,这一切正是为明年3月之后的新政治版图而预作的热身准备。

值得总结经验教训
  失意的政客自立门户更多是情绪的宣泄,有理想的政治参与者并非无法获得尊重,而是因为台湾政治生态的恶质化之后,一般民众对纯而又纯的理想主义者总是抱持怀疑态度。这或许是一种悲哀,但却是现实。

  笔者之所以认为上述诸多种种只是台湾政治版图解构和重组的前奏,主要理由是:

  2008年总统选举不仅是台湾蓝绿两大阵营的政权争夺战和保卫战,同时也是2000年以来台湾政党轮替以及本土政治势力掌握执权八年的一次阶段性总结。这次总结的意义,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主化转型过程,这个过程曾经被誉为“宁静的革命”。我们将可以就近观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选举实现的政权移转,它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和“枪杆子出政权”以及暴民政治的成本相比孰轻孰重。这一经验教训,即可以对台湾的民主化转型过程和结果作一次验收,也可以为后来者提供更多的借鉴。

  民进党如若继续执政,则陈水扁作为本土势力的教主地位将获得进一步确认,李登辉以及台联党将迅速淡出和解体,谢长廷进入凯达格兰大道之后无法即刻奠定一统天下的江湖地位。长扁之间的互动,将成为新政治版图形成之前的主要图像。只有妥善处理扁长或长扁之后的权力平衡,谢的权力才能逐渐走向稳定。

  如果民进党失去这次决战,陈水扁未必会成为众矢之的,而谢长廷将不得不继续屈尊于陈水扁之下,苏贞昌的忍辱负重将告一段落,与谢长廷的政治结盟关系也将画上句号,民进党派系组合将呈现新面貌,新一代精英将走到台前。在野的民进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抗争和诉求,将展现出国民党难以抵御的爆发力,政治内耗和角逐也将超过2000-2008年的水平。

  国民党重获执政权之后的政治图像是可以想象的,内部整合速度会比民进党顺畅得多,阻力也少得多。卧薪尝胆之后的国民党势必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但民进党政府留下的经济烂摊子肯定会给新执政者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在两岸关系上,任何带有开放意义的政策都会遭遇抗阻力。至于再度失利之后的惨雾愁云也可以想象。关键的问题是,被视为“百年老店”的国民党,在大陆和台湾两度丧失执政权,会不会因此土崩瓦解,或者最终抛弃中国国民党而成为本土政治力量,从而再也无法承担遏阻台独企图的责任,反而扮演两岸政治分裂加速器的角色?这都是可以想象、可以预见,也可以成为客观的。

  由是观之,如果把这些貌似孤立的政治现象聚合起来加以观察,显然不再是一个点状,而是一个带状。学者们对此作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或者还能够归纳出若干有启示性的规律。若此,我们就不会再觉得台湾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只是一场无聊的政治游戏。

·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大西洋人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2.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3.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4.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5.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6.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7.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8.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9.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10.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11.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12.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13.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14.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15.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16.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17.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18.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19.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20.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21.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22.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23.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24.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25.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26.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27.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28.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29.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15:0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