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日本新坐标

作者:大西洋人  于 2007-11-18 09:5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历史上的中国,曾是近邻日本的师傅,也曾是被日本欺凌的对象。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发展几乎每年都给日本一个惊讶:申办奥运会成功,载人飞船和探月卫星发射成功,2005年中国GDP超过英国并将于今年年底赶上德国,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中国与非洲、东盟和邻国关系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成了日本紧盯中国的原因。日本喊了很多年“脱亚入欧”,面前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过去是处处与欧美做对比,而现在不得不把中国当成了又一个新坐标。

  日本凝视中国目光一直在变

    日本有向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学习的传统。西方学者甚至曾讥讽日本是“技术小偷”、“模仿之族”。中国在历史上曾做过日本的“坐标”,日本国从公元645年开始正式效仿中国的隋唐体制,学习中国唐朝的政治和军事制度,提升了日本国力。当时,中国人成了日本人的师傅,日本向中国派了大批遣唐使。19世纪后,列强纷至沓来,内忧外患,中国国力迅速下降。1862年,一个名叫高杉晋作的日本下级武士乘坐“千岁丸”进入上海,他目睹了清朝衰败、洋人跋扈的景象,那个古代典籍构筑的“理想中国”在普通日本人心中轰然倒塌。在觉得中国没有什么值得可以学习的地方之后,日本在明治初期开始把目光转向西方,启蒙精神领袖福泽谕吉振臂高呼:“一切以西洋为目标”。

    1871年11月,明治政府派出一个由107人组成的使节团前往美国以及德国等欧洲国家,考察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在1年零10个月的考察过程中,这些日本人耳闻目睹了“文明国”对落后国家弱肉强食的现实,并在心中将日本定位为像德国普鲁士这样的“文明国”。从“锁国”到“开国”的日本,开始“抛弃亚洲的恶友”,走向“脱亚入欧”的道路,对中国的态度也从“敬畏”发展到“蔑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还成了在亚洲受日本欺凌的对象。

    二战后,美国俨然成了日本的领导者,日本在外交和经济上依附美国,军事上得到美国的庇护。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前,日本对中国的关注很少,和中国的交往也不多。在此后的两国关系“蜜月期”中,更多的是中国把日本看成了一个经济先行者。冷战结束后,日本不甘心只在经济上对世界有所贡献,也想像中国一样成为世界政治大国,也正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萌生了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念头。

  多个领域和中国比着做

    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还没有完全走出泡沫经济破灭的阴影,而中国的迅速强大使日本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在一些日本人看来,中国还是受日本援助的国家。事实也是如此,在过去30年里,有24个国家援助过中国,日本的援助是最多的。即将于2008年终止的对华日元贷款(ODA)曾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获得外国投资的一个主要渠道,中国的电气化铁路、很多大型港口泊位、北京的机场和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都有ODA的功劳。但最近几年,中国在很多领域超过了日本,日本一方面和中国比,一方面又在找对策和出路。

    在对外关系和国际贸易上,过去日本的视角更多朝向西方,但当中国在东盟和非洲先行一步之后,日本如梦方醒,也开始向中国“看齐”。今年8月,日本与东盟达成了自由贸易协议,这也是日本与区域性经济组织达成的第一个自贸协议。而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早在2002年11月就已开始,最早的设想在1997年举行的首次东盟-中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就已提出。看到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飞速推进,日本自然不甘落后。看到中国与邻国关系发展良好,日本也在反思。日本《东洋周刊》今年9月有一篇文章呼吁日本应该加强与蒙古国的经济交流,说蒙古经济开始恢复,变得更加依靠中国而不是依靠俄罗斯,大量消费品来自中国的结果使“蒙古会被划入中国经济圈”。在日本看来,对蒙古这个资源丰富,又是为数不多的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亚洲国家,日本政府在外交政策方面还没有战略性的定位。去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非论坛也使日本“眼红”,日本决定把增加对非洲的援助、拉近与非洲关系提上议程。共同社今年11月12日评论说,日本对非洲重视程度不够,“自前首相小泉纯一郎2006年访问非洲之后罕有政界要人访问非洲”。日本外务省近日开始部署2008年非洲争夺战,要在明年5月举行的第四届非洲开发会议上提出“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非洲”的《横滨宣言》。

    在本国经济上,日本也羡慕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GDP迈向世界第三,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中国取得的成绩让很多日本有识之士意识到,日本的很多行业缺乏推动发展的强劲力量,整个经济体相对闭塞,没有充分吸纳全球化经济的气息,要想获得日本的工作签证都非常难。今年10月,日本经团联发表了一份意见书,提到日本在对外开放制度上已经落后,呼吁日本政府应该在人才、金融制度、外国投资等领域开放。此外,意见书还特别强调,要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在科技领域,日本也把中国看成了一个竞争和议论的对象。2003年10月,中国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日本媒体到处找人,希望了解情况。此后,关于中国航天情况的书在日本出版了好几本。其中,曾经担任国际宇宙联盟会长的五代富文在《中日宇宙战争》中称:“中日之间的宇宙竞争已经开始。”中国发射“嫦娥一号”成功后,有人在日本媒体上说,中国探测器性能、重量等不如日本“月亮女神”,但随后也有媒体批评这种妄自尊大的分析,呼吁日本更应密切关注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进展,评价说这是“显示中国国家威信的工程”。

社会氛围促日本瞄上中国

    日本21世纪初将目光再次投向中国,其中有着很深的社会背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媒体就开始惊呼“中国速度”。2005年,日本赴华人次为339万,成为中国第二大客源国,仅次于韩国。据日本驻华使馆网站介绍,仅从日本飞往中国的商务航班每周就有244班。在日本很多大学,中文已成为第二外语。据统计,日本学习中文的人已经超过200万。参加日本的“中国语检定”考试的人,已超过60万人次。日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加强了中国问题研究。早稻田大学前校长奥岛孝康曾对记者说:“早大要成为日本的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凡是有关中国的研究学科,早大都要建立。”在这所大学几乎每周都有与中国有关的研讨会、报告会,还有数十名中国教师教中国经济、中国政治和中文等各种课程。

    日本媒体对中国的关注也在逐年增加。日本各主要媒体都在中国主要城市设有总局或支局。例如日本NHK公共电视台除在北京设有总局外,还在上海、广州、台北设有支局。据NHK放送文化研究所山田贤一介绍,现在日本在华记者至少有100人。

    日本还有个现象,关于中国的图书很畅销。记者每周逛一次书店,最近购买了近藤大介编著的《日本,应与中国结盟!》、大西康夫的《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的新发展》、木村福成的《南进中国及其对东盟的影响》、丸川知雄的《现代中国的产业》等书。此外还有译成日文的樊纲、吴敬琏等中国学者的专著以及在日中国学者的学术作品。据了解,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分工很细,仅研究宋史的专家,日本就有上百名。记者曾遇见过一个研究中国化学工业的专家,他谈起这个领域,如数家珍,不但对工厂配置、设备情况十分了解,而且对该领域中国专家职务变动、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情况都很熟悉。《现代中国的产业》的作者丸川知雄是东京大学教授。他对中国汽车、家电以及电脑行业非常熟悉。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指出,世界60%的笔记本电脑是中国制造,世界40%的电视机和手机也是中国制造。他还告诉日本读者,2006年,中国的汽车生产数量已达728万辆,仅次于美日两国。《日本,应与中国结盟!》一书的封面还有个醒目的副题———“2020年,日中同盟将改变世界”,还用英文写着“回归中国”。作者预测说,随着中国在亚洲影响的提升,日本在亚洲无法与中国长期保持均衡,日本不应再继续跟随美国这个“西沉的落日”,而应与近邻中国这个“朝阳”联手,才能把握光辉的未来。假如日本“回归中国”,这就意味着日本以自身的力量摆脱迄今为止的西方中心说的束缚。

    经济实力还是日本强过中国

    日本瞄上了中国,把中国看成了新坐标,而实际上,中国国内现在一些随经济增长出现的股市、房市等现象都与日本二三十年前出现的问题极为相似。尽管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两国的人均GDP差距目前仍有十多倍。在自有技术、创意产业方面,中国也与日本差距相当大,例如中国发展最快的汽车产业,在最近一次日本的车展中集体缺席,这也反映了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不自信。

    经济的成功是战后日本民族自信心恢复的主要源泉。对比最近30年中日经济实力,总的来说是中国较弱,日本强。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从“文革”震荡中复苏,而日本经济如日中天。美国东亚研究专家沃格尔称赞“日本名列第一”,在日本社会中充满了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信。20世纪90年代“十年一梦”,日本经济处于长期停滞状态。在这期间,中国、印度脚步声声紧逼,日本社会中的确充满空前的危机感。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在日本面前,让日本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折射出日本的岛国心态。对此,日本领导人常常觉得在外交、国家战略方面,其分量不及中国。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总是担心,日本无法与中国在国际上对等对话。他在2007年11月号《中央公论》杂志中批判了无视中国的排外主义,提出日本要与中国同样作为大国彼此对话。有识之士认为,日中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才能为东北亚、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记者 刘迪)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大西洋人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2.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3.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4.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5.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6.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7.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8.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9.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10.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11.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12.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13.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14.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15.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16.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17.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18.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19.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20.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21.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22.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23.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24.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25.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26.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27.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28.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29.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3 18:4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