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王刚被任命为全国政协党组副书记(2)
中国问题评论员林和立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王刚跟老板胡总一样,十分低调兼滴水不漏。北京政界一般视王为前总书记江泽民的人马,事缘老王在九十年代初不过是个打理中共档案的机要秘书,直到江在1994年提拔他为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才崭露头角;五年后,王开始掌管中央办公厅兼中央直属机关工委,成为党的大内总管。最关键的是王刚非常“识时务”;十六大后他马上倒向胡营,很快变成“新舵手”的幕僚长。
王刚绝不接受传媒采访,也很少发表文章。接近胡办的人士说,王貌不惊人,但脑子像电脑一样,绝不会忘记提醒他的老板甚麽时候用甚麽方案做甚麽事;且因为他长期从事档案与人事工作,他如果在去中纪委任职,“在处理贪污与党纪大案时,掌握分寸会恰到好处。”
虽然他并不高调,但是对他的负面评价也不少。香港媒体的小道消息说:老王有可能把“老板”的荣辱与自己的仕途,放在法治与公正之上。据说王刚在主管绝密档案时,为了取悦上司,曾窜改甚至抹掉对上司不利的文件。例如王刚在1993、1994年曾“处理掉”江泽民在大学时代跟当时国民党人员交往的纪录,让江不致於像前中宣部长丁关根一样,被指摘年轻时“政治觉悟”出问题,差点“站错队”。
当然,这些小道消息未经证实。
王刚虽非共青团出身,但他跟团派成员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专业党工,擅长搞意识形态、组织、宣传与“政治秀”等与21世纪颇为脱节的玩意。胡总有理由提升王刚,与其说是从派系利益衡量,不如说,是因为他的性格特徵与胡锦涛更为相投
看起来温善平和
有评论指出,王刚虽出生於东北大地,但却没有一点东北人的粗犷霸气。相反,“他看起来温善平和”,在中央的众多官员当中,也是出了名的低调,不接受采访,也很少发表文章。
但是,有接近他的人士披露,王则虽然貌不惊人,脑子却像计算机一样,其心智绝不容小看。
其实,王刚的性格特徵或许与其故乡的文化传承有关。扶馀或许不是特别有名,却有着绵长壮阔的历史文化。早在西汉初期,古老的岁貊人便在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地方民族部落--扶馀国,开创了北疆历史文化的先河。有史以来,扶馀的归属、分合屡有变化,幅员、疆域也有增有减,却始终保持了一种秀丽、富饶而宁静的面貌,令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古代骑兵的沙场,也曾浸染过抗日将士的热血。扶馀物产丰富,除五谷之外,又出名马、赤玉等名贵珠宝。古扶馀国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古朝鲜的高句丽和百济的王室都是来自扶馀。这物产丰饶之地的人们,性格都很温厚,迥异於东北其它地方。
王刚低调持重的性格特点或许正是继承了其故乡古城扶馀先民的遗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温厚持重”这个词情有独锺,与之相对的个性张扬、锋芒毕露等等,始终都被智者和哲人不以爲然。平民如此,从政者亦然。试看古今多少政治人物,千古留名且善始善终的重臣名将,大多是那些守拙讷言、温润如玉之人。在当今的政治舞台上,也正是这样的人才更令人瞩目。王刚就是这样一个人。
1994年7月30日,王刚来到绍兴市档案馆视察。
王刚简历
男,汉族,1942年10月生,吉林扶馀人,1971年6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1962-1967年 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
1967-1968年 留校待分配
1968-1969年 建工部七局八公司宣传科干事
1969-1977年 建工部七局政治部宣传处干事
1977-1981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秘书
1981-1985年 中央对台办公室正处级秘书
1985-1986年 中央办公厅信访局副局长
1986-1987年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副局长
1987-1990年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常务副局长、党委书记
1990-1993年 中央档案馆常务副馆长、机关党委书记
1993-1994年 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
1994-1999年 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
1999-2002年 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2002-2007年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2007-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 本帖最后由 Atlantician 于 2007-11-24 20:4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