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美国对台危机控管 ● 陈子帛

作者:大西洋人  于 2007-12-14 21: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早前访问台北,旋风式地会见了陈水扁、马英九、谢长廷,并在离开台北之前与台湾平面媒体茶叙,即时通报与陈水扁会谈的内容要点,对陈执意推行的入联公投以及可能导致的台海危机、2008年台湾政权能否和平顺利交接,明确表达了原则立场。

  有论者指出,美国依然和陈水扁唱双簧,一方面对大陆积极敷衍,另一方面依然给陈水扁明里暗里的“法理台独”步骤大开方便之门,理由是:既然美方已接受公投无法阻挡的事实,不会对陈水扁政府进行惩罚,这就显示出美国还是对陈水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2004年公投绑大选、2006年终止“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美国的态度都可作如是观。

  很难说上述观点难以成立,一方面对北京的不断交涉和施压有所交代,另一方面却未见具体施压措施,陈水扁怎么可能紧急刹车,嘎然而止呢?

非比寻常的施压行动

  问题是,以中国大陆现时的对台政策和台湾现时的政治氛围,以美国“干预”别国政治的手段和措施,我们将如何期待美国对陈水扁采取具体的惩罚措施呢?是对巴拿马诺列加式的军事突袭和绑架,抑或是对古巴卡斯特罗式的经济封锁,对委内瑞拉查韦斯式的谩骂,还是五六十年代对韩国李承晚政权、南越吴庭艳政权采取的政变呢?

  我们只能说,近期美国对台海局势以及台湾政局的危机控管,似乎也只能是美国现时力所能及的范围。也因为这样,陈水扁才敢在过去八年间,不断采取“切香肠”的手法,刺激和挑衅北京和华盛顿,为自己的政策目标和目的服务。这是一个貌似弱者的强势进攻策略,游走于两个大国的夹缝之间。

  迄今为止,必须承认,陈水扁的铤而走险以及游走于刀锋之间的“鲁莽”,基本上还算是成功的。他之所以让华盛顿和北京在过去几年间不断围绕着他和他提出的政治议题打转,松弛绷紧的政治神经无法松弛。但是,陈水扁的策略却导致了他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就是中美两国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考虑,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了难得一见的默契。这种默契近年来逐渐辅助以实践,或称之为“共同管理”,或喻之为“妥善处理”。围绕今次薄瑞光访台的前前后后,这一点有较为清晰的轮廓和框架。

  先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热线电话,双方再度确认“妥善管理台湾问题”。紧接着,负责亚太事务的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柯庆生,特别安排一场台湾驻华府媒体记者的吹风会,重申和强调美国对入联公投的既定立场。再就是美国在台协会驻台北代表杨苏棣“奉命”重申美国的政策,接着美国前在台协会主席卜睿哲访台,对陈水扁继续进行规劝。在这些系列步骤未见显效之后,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访台。媒体敏感地发现,美国国务院台湾科科长史伯明罕有地随行,意味着薄瑞光此行的非比寻常。

  归纳薄瑞光访台时的言行,可以发现此行是美国针对入联公投所作出的危机管控程序的收尾工程。其间,美方借助台湾媒体的传播,辅诸美台湾智库学界的舆论,不断加大对陈水扁政府施压的范围和力度。最强烈和明确的信息是: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不会因为入联公投的结果而有任何改变;入联公投违反陈水扁自己的“四不承诺”,陈水扁是两岸关系的麻烦制造者,要求陈水扁确保入联公投不会走向“法理台独”,必须确保2008年之后的政权和平转移,让新领导人有处理两岸关系,不受到来自前任的约束。

绕道最远,归途最短

  同时,薄瑞光也获得马英九与谢长廷的“背书”,即任何人当选之后,“不会对公投结果作任何演绎和解读”。谢长廷的“背书”,甚至有和陈水扁切割的意味。而马英九的承诺显然和陈水扁、谢长廷迥异。他向美国人确认,自己当选之后以及在任期之内,不会和大陆谈两岸统一问题。这句话北京未必受落,但对华盛顿而言,陈水扁、马英九、谢长廷的确保和承诺符合美国的“不统、不独、不武”的范畴。

  在此基础上,美国另一个明确的信息是,决不让陈水扁继续为所欲为。台北观察家的分析结论是:美国遍布台湾各阶层的耳目必定察觉,陈水扁“绝非省油的灯”。而美国这一次放话如此之直接,出手如此之重,“如果手里没有够斤两”的根据,是说不出口的。

  陈水扁在和薄瑞光一行会见之后,接受美联社专访时,毫不掩饰对大陆的愤怒,指斥北京“手段龌龊”,借用美国打压,故意危言耸听,统战伎俩无所不用其极。但看这一番发作,可见他已经感受到美国出手之重,而这次华盛顿决不会是虚晃一枪。

  是不是虚晃一枪,还需要看大陆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即将启程的华盛顿之行,要看美国方面的简报内容,能否为北京所接受。

  薄瑞光在台北即时公开他与陈水扁会谈的内容,还特别强调指出,美国已经向北京传递信息,希望北京在台湾大选期间冷静自制,要求他们“等等”,不要做任何蠢事,不要过度反应。或许这也是华盛顿在中美热线电话以及杨洁篪访美之后的结论。薄瑞光在台北的这一番话,意味深长。

  有电子媒体戏称,薄瑞光此行是美国“对台办主任”到现场办公。且看此行以及台湾朝野的言行表现,主流媒体事无巨细地跟进报道和评论,谄媚逢迎,亦步亦趋,足可见美国对台湾的影响力无孔不入。北京的“联美遏独”或有功利性、权宜性的效果,但在错综复杂的台海问题上,倒真是“绕道最远,归途最短”吗?

·作者是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大西洋人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2.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3.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4.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5.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6.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7.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8.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9.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10.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11.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12.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13.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14.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15.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16.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17.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18.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19.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20.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21.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22.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23.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24.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25.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26.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27.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28.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29.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7 04:1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