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中国各地兴起建大学城的热潮。大学城规模巨大,据说南京市筹建的大学城,总面积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有的大学城拖欠巨额工程款。教育专家将大学城建设概括为一种新形式的“圈地运动”,认为这种“政府主导、土地开发、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模式,不能提供优质的大学教育,反而加重了各大学的财政负担。
中国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国务委员陈至立日前表示,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与发展有较大差距,高等院校负债数额大,贷款比例较高,有潜在风险,解决大学负债问题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中国国立大专院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到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300亿到400亿新元)之间,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贷款。
舆论认为,中国大专院校普遍负债,与1999年以来扩大招生有直接关系,当年扩招比例高达47%,到了2005年,中国大专学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从1998年到2005年的七年里,招生人数增加了四倍,年均增加22%,大大超过人口、经济、基础教育等的增长速度。
各地建大学城多达50多个
与此同时,一场大学城建设热潮正步入高峰。中国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城乡规划研究处处长刘波透露,中国各地有多达50多个已建或在建的大学城。“的确过多、过滥,这是不争的事实。”
2004年上半年,中国媒体集中曝光河北东方大学城拖欠巨额工程款的问题。东方大学城首期规划的1万余亩用地中,高尔夫球场占了6640亩,还有别墅、度假村、美食街,甚至夜总会。
此外,长沙岳麓山大学城规划用地44平方公里、郑州大学城50平方公里、武汉大学城50平方公里、广州大学城约60平方公里。江苏省设立的大学城甚至多达9个,据说南京市筹建的大学城,总面积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
该年7月,北京召开一个名为“中国大学城建设问题”的研讨会,与会的教育专家将大学城建设概括为一种新形式的“圈地运动”,认为这种“政府主导、土地开发、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模式,不能提供优质的大学教育,反而加重了各大学的财政负担。
中国教育部则认为,“大学城”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广高等教育。但一名教育专家指出:“大学城并非由各大学主导发展,而是地方政府策动、人为制造,房地产开发商也加入了自己的利益。”
刘波援引专家看法指出:“大学城是国土资源部等几个部委已叫停开发区项目的翻版,是少数地方官员政绩工程和开发商利益共同驱动。”
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学院教授史朝参加了广州大学城的项目论证,但他对这项总投资超过200亿元(40亿新元)的庞大工程心存疑虑。“入驻的10所高校很多已建立了自己的分校,比如中山大学在珠海有分校,现在又要搬进大学城,给中大带来新的压力。”
史朝举例说,一些学校的还贷期将长达20年,“以大学借款10亿元计算,年利息就达5000万元。招收1万学生,学费收入才介于4000万到5000万元,贷款怎么还?”
大学城是教育“大跃进”产物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李公明教授形容,各地兴建大学城,是中国高等教育出现“大跃进运动”的产物,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首先,没考虑教师资源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合理配套。以广州大学城为例,附近没有可供教师居住的公寓,教师匆匆来上课、匆匆下课走人。“一所大学应该营造师生学术交流的氛围,在这里明显断裂。”
没有老师的大学生城
另外,本科生在大学城,研究生在老城区,本科生没机会向研究生请教。有人笑说:大学城更应该被称为“大学生城”,就是没有老师的大学生城!
其次,教师每天往返于大学城和校本部之间,在交通上要花上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交通本身就是中国大城市的一大难题。“我们的教授如果依赖公交车,从市区到大学城需要一个多小时,这样的劳累和他们在经济上的支出,怎样能维持原来的教学水平?”
另外,许多大学城从规划到兴建,只有短短一两年,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由于校园分隔两地,老校区的图书馆可能保留最好的藏书,但新校区只能添购新书来充实图书馆,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校本部与外地分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也不一致。因为教师到外地只能搞“突击式”教学,一个月的课集中在几天上。有些课程是不能每天上课的,教授需要时间查找和消化资料、备课。老师教学时间过长,精神上疲劳,非常违背教学的规律,导致教育质量普遍下降。
大学负债,政府买单?
台湾佛光大学前校长龚鹏程教授认为,欧洲的大学城是大学与城市有机的结合,大学城塑造了城市文化(例如德国的法兰克福)。但中国大陆的大学城只是把大学生“圈养”起来,却使他们与城市生活发展脱节。
曾在90年代担任台湾陆委会文教处处长、目前每年三分之二时间在大陆客座讲学的龚鹏程指出:“好的大学应该是培养精英的摇篮,高级头脑的聚合;但中国大学城却是大量批地,像在加工贸易区的工厂,大学生在里头‘生产知识’,这样的大学在学术上怎么会有杰出的表现?”
他说,大学城里的分校越建越豪华,有的占地面积是校本部的十倍。“这些钱如果省下来,用在改善师资结构和充实研究设备,大学的综合研究实力早就是世界第一了。现在这样的做法,是舍本逐末。”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主任李公明说,一些大学因为在大学城兴建新校区而负债,但有省教育厅官员说,教员薪水由政府来买单。“中国教育系统官僚的一贯心态,就是不怕借债,反正都是国家资源;还不了,就由政府出面。结果,政府一出面,就把这样的经济负担转嫁给纳税人。”
另一方面,在利益驱动下,地方政府和大学为了满足社会上对名校文凭的心理需求,这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跑到珠海来办分校。“当许多不具备名牌大学水平的大学生大量流入社会,最后受到祸害的是整个社会。目前表面上还看不出来,但这个效果会慢慢才显现。”
四分之一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社会蓝皮书》显示,中国去年495万名大学毕业生中,至今仍有140万人找不到工作。有网上作者批评,中国大学收费越来越高,许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大学花掉了一辈子积蓄,结果孩子毕业后还找不到工作,只好再考公务员。“这是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