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人民日报海外版
吴建民: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主 世界正对民主反在刚刚闭幕的达沃斯年会上,我出席了两场规模较大的讨论会,并作了讲演。一场的题目为《要再一次瓜分世界吗?》,另一场是《美国、欧盟与中国的关系》。这两场会议上坐在台上发言的,除了我之外,还有美国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奈、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奇普曼以及其他著名的企业家和学者等等。两次会议的议题都包含着这样一段潜台词:中国在崛起,中国的崛起将会改变世界的面貌,中国会不会参与“瓜分世界”?中国与美国、欧洲的关系将向何处去?我在会上对这个“瓜分世界”的题目就很不满意,中国从来没有参与过瓜分世界,今后也决不会瓜分世界。我阐述了中共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始终不渝地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资料图:吴建民。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我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在发言结束后的讨论过程中,民主成为大家讨论的一个突出话题。《人权观察》的负责人直截了当地指责“中国不是民主国家”。既然他点名指责中国,我当然有权阐明我们的立场,我着重阐述了以下几点:
一、民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在中国人起来革命时,民主是写在我们旗帜上的。今天的中国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二、世界上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模式,就连美国、欧洲、日本的模式也不一样。各国情况千差万别,民主的实现必须适应本国的国情。
三、民主在每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是由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历史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外来力量不能强加。今天美国和欧洲的民主也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的结果。美国1776年独立,1789年举行第一次总统选举时,全国只有4%的人参加投票,因为妇女没有选举权,黑人没有选举权,不纳税者没有选举权。美国妇女直到1920年才有选举权,至于美国黑人取得民权,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事情。
法国1789年大革命中提出了“平等、自由、博爱”的口号,请问法国妇女是什么时候获得选举权的?那是经过156年之后,到1945年法国妇女才获得选举权。我讲这番话并不是要为难美国人和法国人,我讲的是事实。
冷战结束之后,有人在非洲推行“民主化”,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有人出来为此承担责任吗?现在世界上有的人老是对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看不惯,觉得我们要同西方国家完全一样才好,如果不一样就是不对。中国是中国,中国的国情和你们不一样,中国的民主政治怎么能与你们完全一样呢?
值得注意的是,我有关民主问题的发言博得了听众的一阵掌声,我是在台上发言者中惟一博得掌声的人。
会后,不仅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与会者称赞我关于民主的发言,就连一些发达国家的与会者也表示赞同我的发言。《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还把我的部分发言内容刊登在报纸上。
达沃斯关于民主的辩论是意味深长的,看来世界正在对民主进行反思,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作者吴建民 为本报特约评论员、外交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