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为] 奥巴马崛起并非靠花言巧语

作者:大西洋人  于 2008-2-29 09:3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美国总统初选从1月初发端至今已两个月了。共和党其他人选纷纷退选使麦凯恩独占鳌头,民主党两名选手仍在争雄,结果尚待揭晓。希拉里在此期间只赢得少数几个州的选票,奥巴马却一路高歌猛进,横扫14个州,势头明显压倒对手。

  3月4日,俄亥俄与得克萨斯两个大州与罗德岛、弗蒙特两个小州的“次超级星期二”,将是决定胜负的选战。希拉里如果拿不到四州全部400个代表名额的绝大多数,她将无法跨越法定2025个代表名额的门槛,在8月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就有出局的危险。

人气、财源和平民形象

  美国总统宝座,历来是由国会资深议员、著名州长、在任总统与副总统或者将军(如艾森豪威尔)出来角逐。奥巴马这样无权势、资历又浅的无名之辈异军突起,是前所未有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崭露头角?按照希拉里与麦凯恩的说法,那是因为奥巴马口若悬河,善于用花言巧语打动人心。这不仅小看了奥巴马的竞选能力,也扭曲了选民支持奥巴马的真正原因。

  拥护奥巴马的不只是底层的升斗小民,还有已故总统肯尼迪的子女与兄弟、竞选过总统的参议员克里、拥有无数观众的电视明星奥普拉、知识程度与社会地位较高的各界人士以及民主党内的许多“超级代表”。总不能说,他们也是被奥巴马的空话连篇所蒙骗而乐于支持他吧?

  应该说,奥巴马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而是有多种因素促成的。

  一是人气。美国总统竞选是非常辛苦的事情。近一年时间夜以继日的竞选,包括走巷串户、电话拉票、注视选情、谋划策略,主要靠年轻人来担当。大选是一座政治大学校,从中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奥巴马最大的资本,就是有大量年轻人干劲十足地为他效劳。在堪萨斯州,他的三名助选人员打败希拉里的18名助手,在初选中获得多数。

  二是财源。希拉里与奥巴马筹集的竞选资金都在一亿美元以上,但两人财源不同,光是奥巴马以家庭名义开列的赞助资金账户名单就超过100万人。很多人是青年学生与底层选民,虽然每次刷卡只有二三十美元,但可以刷了再刷。如果100万人平均每人捐献50美元,总数就达5000万元。

  这是希拉里所没有的优势。按照法律,初选与大选赞助资金不得互相挪用。希拉里由于过高估计自己,认为胜选在握,在艾奥瓦州初选失利后发现现金短缺而不得不借贷500万美元。奥巴马则无此后顾之忧。

  三是平民形象。奥巴马出身低微,虽贵为议员,仍不失草根本色,给人以诚挚平实而不哗众取宠的印象。美国很多选民对总统选举不抱幻想,因为选来选去都是权势人物,与小民无关。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老布什当上副总统后,二三十年的白宫主人就不断地在布什家族与克林顿家族中转换。

  笔者近日查阅网上博客,发现很多网民对这种现象十分厌烦。2月24日,《纽约时报》刊登署名评论,透露希拉里自鸣得意,以为总统宝座垂手可得,早在去年年底就向克林顿时期的白宫助手、希腊人后裔斯特法诺普罗斯吹嘘,初选选战过了“超级星期二”就可结束。由于失策与失算,作者挖苦她“操弄选战就像布什操弄伊战一样糟糕”。

不可预测因素依然多

  有一份附和的帖子,写道:现在要人们“选举一位前任总统的夫人当总统,而她的前任(小布什)又是前任总统(老布什)的儿子。这会使国家比目前的情况更为蒙羞,使美国成为文明国家中的香蕉共和国。前总统的老婆当总统,这类事情似乎只有在菲律宾与巴基斯坦才会发生”。美国草根社会享有的这种自由表达与自由选举的民主权利,实在令人感叹。

  奥巴马之所以能在短短时间内超越希拉里,并非靠说空话,而是与他提出“变革美国”的竞选主题符合人心有很大关系。

  共和党执政七年来,经济不振,财政巨额亏空,美元贬值,物价飞涨,还有次贷危机,使人民生活日趋艰难,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已经高达5000万。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即将达到退休年龄,将来有可能面临政府无力支付社会保险基金的困境。

  对外方面,反恐越反越恐,伊战越陷越深,盟国离心离德,外交乏善可陈,国际影响日益削弱。尽管国力依然强大,科技领先,但内外决策失误已经给美国利益带来了很大损失,影响到了人民的利益。此时不改,更待何时!

  在这种情况下,人心思变,对于白白耗费财政资源,过度干预国外事务,以及国会陷于两党争议,为了支付战争费用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做法,招致强烈不满。

  尽管奥巴马没有开出如何变革与施政的清单(施政纲领要在党代会上产生),但“变革”的主题思想却是说到了选民的心坎上,成为他产生巨大影响力与号召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奥巴马已经稳操胜券,希拉里可以引退了。现在只不过民主党内对阵,夏天之后正式展开的两党争锋将更为激烈。美国总统选举的选情包含很多不测因素,还会发生很大变化。最近有不少黑人选民甚至公开表示担心,奥巴马这样风风火火地竞选下去,不能排除被种族主义分子暗杀的危险,重演当年马丁·路德·金被刺的历史悲剧。

·作者是华盛顿中国论坛社社长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大西洋人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2.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3.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4.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5.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6.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7.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8.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9.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10.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11.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12.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13.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14.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15.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16.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17.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18.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19.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20.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21.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22.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23.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24.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25.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26.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27.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28.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29.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14 01:0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