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9日播发一篇题为《新中国城在圣加布里埃尔河谷最东部发展壮大》的文章,介绍在美国西部崛起的一座"新中国城"。文章摘要如下:
圣加布里埃尔的餐馆
圣加布里埃尔河谷东部大部分地区与台北、北京或上海更相似,而不是相邻的洛杉矶。
与那些在蒙特雷帕克等华人聚居地,为实现美国梦而努力的初来乍到者截然不同,从亚洲移民到这儿的企业家,将这片曾经死气沉沉的地区,变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国城。
研究城市问题和种族经济的专家乔尔.科特金说,这展示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经济的力量。
圣加布里埃尔的餐馆
他说:"这种力量难以抵御。这一地区与华人和中国经济紧密相连。他们过着完美的生活,有一个宽敞的后院,各种公共机构和设施近在咫尺。"
迈克.蔡(音)今年38岁,是蔡家的次子,家族企业的首席运营官。20年前,蔡家将公司总部搬到了因达斯特里。迈克.蔡说,20年来,他去中国的次数远远多于去洛杉矶的次数。蔡和其他亚洲企业家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座办公楼。这里的大部分标识牌用的都是中文。在时尚的购物中心,你听到更多的是普通话,而不是英语。
托尼.刘(音)在富勒顿路边生活广场中的一家高档运动鞋店工作。他今年24岁,来自中国北方,来美国已经两年。他说,"在这儿常常感到根本就没出国"。
刘说:"我从来没有机会练习英语。有时候,我觉得我还在中国。"
圣加布里埃尔一带是白人中产阶层的住宅区,随着中国大陆的年轻私有企业经营者等新移民大量涌入,蒙特利公园市中心现在被称为“中国人的比佛利山庄”。图为中国少儿演员与当地学生在蒙特利公园联欢。
罗兰海茨、阿先达海茨、沃尔纳特和戴蒙德巴的人口总和,20年来翻了一番,目前,大约2/3的人口是亚裔。
因达斯特里近40%的企业为华人所有。在布兰德福德小学,近60%学生是亚裔。许多学生是富裕移民的孩子。他们的母亲开着豪华车送他们上学。许多学生的父亲不在此地,因为他们不得不在中国工作。
这所小学最近被迫修改了午餐方面的规定。此前,一到中午,大办公室里就会挤满给子女送来热腾腾午餐的母亲。这些午餐要么是自家准备的,要么是从中餐馆买的。现在,她们不得不在中午11点时将午餐放在学校门口的一辆小车上。
志愿来帮忙的家长罗茜.宗(音)说,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一个新来的韩国女孩问她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美国?"
宗说:"她还以为罗兰海茨是(亚洲的)一个中间站。"
对布兰德福德小学的教师和行政人员来说,学生族裔构成的变化既是一件幸事,又是一大挑战。在亚洲文化中,父母对教育非常重视,这使布兰德福德小学成了该区最好的小学。由于要求入学的孩子太多,该校不得不列出一张候学名单。
布兰德福德小学校长乔.安.劳伦斯说,一些家长告诉她,他们不愿将子女送到该区的另一所小学,因为那儿的拉美裔学生太多。她说:"我不是一个认为学校必须是一个大熔炉的人。但我重视每个族群带给我们的东西。"
该校教师辛迪.金在课堂上切身感受到了问题所在。在这个华裔和韩裔学生占大多数的环境中,很难教授关于其它文化的课程。 (编辑:陶志彭)
这是2007年11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拍摄的亨廷顿图书馆中国园景观。亨廷顿图书馆中国园建设投资约1800万美元,有50位中国苏州园林工匠参与建造,是中国境外最大的中国古典花园之一。目前中国园二期亭台楼阁工程已经基本竣工,2008年2月中旬对外开放。 新华社记者戚恒摄
本文由倍可亲网友[ 蓝蓝的天 ] 于 2008-6-29 07:01 上贴
原文网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684036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9日播发一篇题为《新中国城在圣加布里埃尔河谷最东部发展壮大》的文章,介绍在美国西部崛起的一座"新中国城"。文章摘要如下:
原文网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684036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9日播发一篇题为《新中国城在圣加布里埃尔河谷最东部发展壮大》的文章,介绍在美国西部崛起的一座"新中国城"。文章摘要如下:
圣加布里埃尔的餐馆
圣加布里埃尔河谷东部大部分地区与台北、北京或上海更相似,而不是相邻的洛杉矶。
与那些在蒙特雷帕克等华人聚居地,为实现美国梦而努力的初来乍到者截然不同,从亚洲移民到这儿的企业家,将这片曾经死气沉沉的地区,变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国城。
研究城市问题和种族经济的专家乔尔.科特金说,这展示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经济的力量。
圣加布里埃尔的餐馆
他说:"这种力量难以抵御。这一地区与华人和中国经济紧密相连。他们过着完美的生活,有一个宽敞的后院,各种公共机构和设施近在咫尺。"
迈克.蔡(音)今年38岁,是蔡家的次子,家族企业的首席运营官。20年前,蔡家将公司总部搬到了因达斯特里。迈克.蔡说,20年来,他去中国的次数远远多于去洛杉矶的次数。蔡和其他亚洲企业家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座办公楼。这里的大部分标识牌用的都是中文。在时尚的购物中心,你听到更多的是普通话,而不是英语。
托尼.刘(音)在富勒顿路边生活广场中的一家高档运动鞋店工作。他今年24岁,来自中国北方,来美国已经两年。他说,"在这儿常常感到根本就没出国"。
刘说:"我从来没有机会练习英语。有时候,我觉得我还在中国。"
圣加布里埃尔一带是白人中产阶层的住宅区,随着中国大陆的年轻私有企业经营者等新移民大量涌入,蒙特利公园市中心现在被称为“中国人的比佛利山庄”。图为中国少儿演员与当地学生在蒙特利公园联欢。
罗兰海茨、阿先达海茨、沃尔纳特和戴蒙德巴的人口总和,20年来翻了一番,目前,大约2/3的人口是亚裔。
因达斯特里近40%的企业为华人所有。在布兰德福德小学,近60%学生是亚裔。许多学生是富裕移民的孩子。他们的母亲开着豪华车送他们上学。许多学生的父亲不在此地,因为他们不得不在中国工作。
这所小学最近被迫修改了午餐方面的规定。此前,一到中午,大办公室里就会挤满给子女送来热腾腾午餐的母亲。这些午餐要么是自家准备的,要么是从中餐馆买的。现在,她们不得不在中午11点时将午餐放在学校门口的一辆小车上。
志愿来帮忙的家长罗茜.宗(音)说,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一个新来的韩国女孩问她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美国?"
宗说:"她还以为罗兰海茨是(亚洲的)一个中间站。"
对布兰德福德小学的教师和行政人员来说,学生族裔构成的变化既是一件幸事,又是一大挑战。在亚洲文化中,父母对教育非常重视,这使布兰德福德小学成了该区最好的小学。由于要求入学的孩子太多,该校不得不列出一张候学名单。
布兰德福德小学校长乔.安.劳伦斯说,一些家长告诉她,他们不愿将子女送到该区的另一所小学,因为那儿的拉美裔学生太多。她说:"我不是一个认为学校必须是一个大熔炉的人。但我重视每个族群带给我们的东西。"
该校教师辛迪.金在课堂上切身感受到了问题所在。在这个华裔和韩裔学生占大多数的环境中,很难教授关于其它文化的课程。 (编辑:陶志彭)
这是2007年11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拍摄的亨廷顿图书馆中国园景观。亨廷顿图书馆中国园建设投资约1800万美元,有50位中国苏州园林工匠参与建造,是中国境外最大的中国古典花园之一。目前中国园二期亭台楼阁工程已经基本竣工,2008年2月中旬对外开放。 新华社记者戚恒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