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在西方社会看似逐渐没落的古典音乐,近年来于中国社会得到了重生的机会,《国际先驱论坛报》日前撰文报导了中国的“西方古典音乐热”现象。
15岁的于振洋(Yu Zhenyang,音译),在房间放置了一幅犹太血统的美藉俄国小提琴家海飞兹(Jascha Heifetz)的照片;于振洋手上的小提琴,正飘出孟德尔颂协奏曲(Mendelssohn Concerto)悠扬的乐声,于振洋的教师,在房间里踱步,一边矫正于振洋拉琴的姿势,一边激昂地希望于振洋投入更多的情感。
“你是主角,”于振洋的教师林耀基(Lin Yaoji,音译)说:“再更强势些。将音符与音符之间的距离拉远、然後拉近,要让我感到惊讶!”
《国际先驱论坛报》报导,于振洋是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里最聪明的学生之一; 而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在近年来,成为了“音乐家温床”,为中国的音乐领域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演奏专才。
报导指出,中国目前的音乐盛况,带动了经济成长,让中国成为西方古典音乐里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中国音乐学院内学生饱和、各省城市对管弦乐队演奏厅需求量增加、中国制的钢琴与小提琴一批批坐上货船、离开港口、销往各地,这样的情况,在在说明了目前的音乐热潮。
然而,近年在欧洲与美国,即使是最热门古典音乐专辑,也只是几千张的销售量,在25年前,顶尖古典音乐专辑则可售出上万张。
古典音乐业者相信,在流行文化和新兴媒体的潮流下,纯艺术于西方社会中,正逐渐被排除在大多数人喜爱的主流之外。
很少有美国青少年在古典音乐中发觉自己的兴趣,《国际先驱论坛报》认为,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在于,西方音乐教育的缺乏,然而,在两世代之前,音乐教育在各公立学校里,却是相当兴盛的,然而现在社会里,许多管弦乐团与声乐团体却逐渐凋零。
2006年6月6日,中国优秀钢琴家郎朗(右)与世界着名男高音多明戈(左)在音乐会后交谈。当日,世界杯倒计时音乐会在慕尼黑举行。世界着名男高音多明戈、中国优秀钢琴家郎朗以及慕尼黑的三支顶尖交响乐团为观众献上一台精彩的音乐会。新华社记者郭勇摄
但西方社会的音乐凋零,在中国却是另一个面貌。据估计,在中国有3亿的学生学习钢琴,1亿人学习小提琴,如此的情况与西方社会恰好相反。中国音乐家协会统计,每年顶尖音乐学院的招生考试,吸引了将近20万名学生报考,与1980年代的几千人比起来,数量成长了好几倍。
此外,音乐相关产业也跟着蓬勃。2003年,中国有87家厂商专门生产西方乐器,在2006年之前,从事乐器制作的公司增加至142家,共生产了37万台钢琴、100万支小提琴以及600万支吉他。使得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钢琴、小提琴与吉他生产国。
即使是30年前曾试图将古典音乐“扫”出中国的共产党,如今也认为古典音乐为“进步文化”组成的重要份子,而进步文化正是共产党致力提升中国实力的目标。
《国际先驱论坛报》另注意到,中国的年轻人会成群结队地前往音乐会,若音乐会门票太贵,他们至少会去聆听那些负担得起的音乐表演;一位在北京书店流连的妇女,似乎将莫札特的肖像照放在她的皮夹中;而钢琴演奏室看起来像是车行一般,挤满了弹奏鲍德温(Baldwin)或雅马哈(Yamaha)乐器的年轻学生,每个人随性演奏出所背诵的乐谱,让演奏室就像焦虑的家长正讨价还价般闹烘烘。而像钢琴家郎朗这样的巨星,在中国则登上了电视广告。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系主任陈宏宽表示:“音乐在中国正火热发展,它在西方国家也许正在衰弱,但在中国,我们看到了无穷的天分。”
2006年5月4日,“今夜无人入睡--沪港之夜”大型文艺晚会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晚会以迷人的江南特色、浓郁的“海派”风情倾倒香港观众。这是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右)和小提琴演奏家薛伟在同台演奏。新华社记者王小川摄
然而,要驾驭天分并不容易,父母视进入音乐学院为踏上国际艺术舞台的一步,同时也能藉此脱离贫困,教师则鼓励学生学习较需技巧的乐器,好在国际竞赛中让评判眼睛为之一亮,如此也可增加自己进入顶尖音乐学院的机会。
然而,中国已成功培养出能在国际竞赛中大放光彩的音乐家,但却还未在西方音乐领域里发展出一个深植的社会文化。大部分的评论家表示,还没有一个中国管弦乐团能与美国管弦乐团相比拟,中国乐迷会相约一同聆听西方乐团的演奏,却经常因为过高的票价或是演奏家为中国当地表演者而打退堂鼓。
此外,《国际先驱论坛报》也认为,中国政府似乎热中于建造音乐演奏厅;但有些却大而无用;工程快速完成、却没得到社会上多大的关注,也不符合经济效益。
不过,以乐观角度来看待的话,如果与从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艺术遭到镇压的情形相较,这些也许只是艺术成形过程中的阵痛期。
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吴祖强便强调:“音乐是最不受限制的艺术,它比起其他艺术更容易融入别的文化。”
报导指出,中国官方支持古典音乐的一个清楚指标,出自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文字里。李岚清在近日对50位西方作曲家做了一番赞扬,他认为,一个人除非了解西方古典音乐,否则将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家。
在这份声明中,李岚清另表示,中国作曲家应借镜欧洲古典音乐理论与技巧,来改革中国音乐。
《国际先驱论坛报》指出,李岚清的声明实际上是中国社会里存在已久的一个标准。欧洲的古典文化理论,即使不是深植在中国音乐领域中,也已沿用多年;几世纪以来,在中国现代音乐中,皆可发现欧洲古典音乐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