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zt 1. 欧洲人可以庆幸自己同正在崛起的强国中国等维持相当安全的距离
俄罗斯对欧洲的不满可能还只是近期的事,但穆斯林世界的怨恨则更深,并源自更深远的互动,既有旧恨,又有新仇。 地理位置给了欧洲好坏参半的处境。欧洲人可以庆幸自己同正在崛起的强国——如印度、巴西、尤其是中国——所可能带来的紧张关系,维持相当安全的距离。与此同时,在南部和东部与两个巨大的区域为邻,却让欧洲必须保持警惕。
时至今日,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伊斯兰世界,都依然未能很好地适应全球化。两者的经济都过于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在中东,这加剧了为日益庞大的年轻人口创造工作的难题。对俄罗斯来说,人口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只不过恰巧与中东相反罢了。在未来15到20年,俄罗斯的人口预计将下降整整10%。
尽管芬兰,波兰以及其他中、东欧国家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相对于欧洲-穆斯林关系还算是比较好处理的。冷战结束后,西方和俄罗斯的关系就像挨在一起的两个板块,一块日益被压在底下。2008年的格鲁吉亚冲突便凸显了对“西方板块”东进的巨大反弹。
但已经发生的一系列转变,使俄罗斯无论在国际影响还是军事力量上都大大的被削弱了。无可否认,普京管治下的俄罗斯满脑子民族主义、笨拙、而且倾向于制造危险的麻烦。但俄罗斯也正面对严峻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还有在东部边境的13亿中国人。另外,俄罗斯其实和欧洲有着重大的共同利益,包括天然气和石油贸易,还有必须全神贯注应对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威胁。
只要采取克制和坚定的手腕,欧洲同俄罗斯的关系将继续保持艰难但也不至于无法处理的状况。在北约慢慢退出的情况下,欧盟携自己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Eastern Partnership),把在前苏联区域的持续竞争关系,转变成敌意没那么浓厚的状况,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表现出安抚俄罗斯被损害尊严的意愿。因此,大规模的冲突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2. 欧洲和伊斯兰世界似乎更愿意用暴力手段继续跟对方打交道
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则更为棘手。首先,俄罗斯对欧洲的不满可能还只是近期的事,但穆斯林世界的怨恨则更深,并源自更深远的互动,既有旧恨,又有新仇。
其二,不管你对卡伊达的恐怖行动或者西方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队有何感想,欧洲和伊斯兰世界似乎彼此都表现出更愿意用暴力手段继续跟对方打交道。
第四,欧洲人觉得很难接受传统伊斯兰教对妇女或者同性恋者的态度。反过来,穆斯林也不明白,我们怎么能相信,一个色情和酗酒行为公开的社会是文明的。如果说欧洲人基本上是基督教徒,我们是将宗教看作每个人本身与心目中的上帝的关系;而穆斯林则将宗教视为社会组织准则。欧洲文化是罪感文化,穆斯林文化却是耻感文化。
3. 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跟欧洲并不完全相同
以色列这个课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伊斯兰世界愤怒集中的目标。因为它是西方人伪善的最好证明——在核不扩散、拒绝与民选的哈马斯政府交往、和在指责俄罗斯在格鲁吉亚“不成比例”地使用武力的同时,却对加沙地区冲突的1300条亡魂保持沉默。
此外,与其两位前任总统不同,奥巴马有勇气在就任初期就着手处理以巴这个异常棘手的问题。他亲赴开罗,在没有回避人权和个人自由课题的情况下,对阿拉伯世界以谦逊和尊重的口吻发表演讲。
美国如此活跃的危险,是让欧洲人有借口袖手旁观,在别人出力时在一旁欢呼鼓舞。但这种消极的行为将会是历史性的错误。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跟欧洲并不完全相同。
有海洋的保护,加上足以实现能源自给的强大科技实力,美国将最终可以抽离中东地区的种种混乱。一旦撤出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国人可能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乐于这么做。但对欧洲来说,这种隔离根本是不可能的。欧洲的安全同必须寻求及维持和穆斯林世界的妥协是分不开的。
当然,欧洲也并不是没有可以使用的力量。欧洲目前正暂时中止同以色列日益深入的经贸关系:如果以色列政府继续拒绝停止在约旦河西岸的殖民行为,欧洲就应该清楚地表示,作为以色列最重要的出口市场,欧洲有更强硬的选择。考虑到伊朗和以色列都决心利用对方的不妥协态度作为自己所作所为的理由,欧洲也必须准备好,在穆斯林领袖们拒绝奥巴马的善意时,向伊朗施加经济压力。
最后,欧洲的军事力量也必须在监督和确保一个以巴两国方案方面扮演关键角色。这也会使欧洲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安全利益所在,并且承担起维护它的重任,变得更加重要。
作者Nick Witney是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