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艾丽娜•梅尔加(Alina Tuttle-Melgar)的前任主管很难伺候,比如经常要求员工帮他带孩子,下班后开车送他去个地方等等;这个经理还要求全体员工在一起吃午饭,而且不许大家吃鸡蛋,连提都不能提。
这听起来有些太过专横,但梅尔加的经理觉得,大家听他的话不是出于服从权威,而是出于友谊。“他一厢情愿地认为我们帮他忙是出于朋友情谊,”梅尔加说道,“我们真的就像是他的后勤小组。”
要是梅尔加女士在家里接到她老板的电话,那一定跟工作无关,而是让她开车送他去机场之类的。办公室里的“鸡蛋”禁令让梅尔加不得不劝说一家合同商找来一种不叫“蛋壳黄”的黄色油漆。梅尔加会背着老板恶狠狠地吃鸡蛋,虽然她其实根本不爱吃。
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管理者;但如果管理者失去令人信服的领导能力,转而变成一个凡事依靠别人的寄生虫,那他就会成为员工的负担。老板希望得到众人关心的心态有很多表现形式:渴望友谊,喜欢大群人马一起出差,经常组织开会(在会议中享受阿谀奉承)等等。如果你不去迎合老板的这种需求,那就像不去偿还每月信用卡账单的最低还款额一样,今后会让你吃更大的亏。
最近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寻求“反馈”,其实就是“听好话”的代名词。乔纳森•卡普斯基(Jonathan Copulsky)每次和前任老板走出会议室时,老板就会问:“我的表现如何?”如果卡普斯基说:“真的很不错。”他老板就会问:“那我在哪些方面做得不错?”他老板表示,询问反馈意见的目的是为了精益求精。卡普斯基记得他说:“这样下次我会做得更好。”
如果他老板真这样想,那应该会欢迎卡普斯基提出的批评意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如果你同事是这种人,一定会让你很恼火,艾默瑞大学(Emory University)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专业的助教瑞克•吉尔奇(Rick Gilkey)说道,“但如果你老板是这样一种人,自然就会在他身边形成一个满足其需求的圈子。”
员工被迫应声附和,不敢有所反抗。“这就好像是人的天性,总想花费最小的气力干成一件事情,在这里最省事的回答就是‘你做得很好’。”吉尔奇教授说道。
老板的要求并不总是无理的,但经常让人无所适从。约翰•泰勒(John Traylor)的前任经理让员工在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直呼他的名字,如果有外人,就叫他“博士”。
“要是一不小心你忘记了,在外人面前叫他‘莱瑞’,他会非常生气的。”泰勒说道。
如果公司里有那么几个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的经理,让他们带普通员工公费出差几次,公司的利润恐怕就要受到影响了。一个化妆品公司的前任经理有次跟她老板一起去意大利参加展会,计划做些市场调查。“可我老板只关心把自己的头发染成棕色。”她说。这位经理想把老板留在美发沙龙里,自己去办事,可她老板说:“你不会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不管吧?”随后她们又去逛商场买运动衫和超短裙,在花费25000差旅费的三天时间里,她不得不陪老板购物长达7个小时。“我们从头到尾没谈过工作上的事。”
应付这样的上司“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和耗钱的差事”,玛丽安•穆瑞(Maryanne Murray)说。她曾经有个追求衣着十全十美的老板,这个老板每次跟客户见面前45分钟都会变得“极度恐慌”。“你打算穿什么衣服?”老板每次都打电话问穆瑞。她老板还会找很多人来一起陪她开会,让她看起来是个大团队的领导人,而穆瑞的任务就是确保这些人都有话可说。她说,他们根本就是道具。
米歇尔•贺奇(Michelle Hirsch)曾在一个律师手下工作。有一次,那个律师在法庭上发现自己裤子前头的拉链没拉上,就要求她确保今后这种事情不再发生;而且律师还要求她每次都闻闻他的古龙香水是不是太浓。
即使他浑身香得冒火,“我也总是会说‘刚刚好’。”贺奇回忆道。
“我那时在想,我的朋友们一定不会像这样为老板做这些事情,”贺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