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我和妻子吕贝卡第一次来中国是在两年前,当时,我们正在考虑是否要搬到北京来。那次我们一共在北京呆了8天。到第四、五天的时候,天空突然变得灰蒙蒙的,空气中散发出一股味道。“大雾”逐渐弥漫开来,一两天以后,我们已经看不见酒店房间窗户对面的大楼了。
我们的导游说,“赶上这幅景象不是件坏事,虽然北京的污染情况不是每天都这么严重,不过这种情况确实经常出现,你们在做决定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显然,这没能阻挡我们来北京的决定,它也只不过是中间的一段小插曲罢了。不过,有时候我的确在想,没有认真考虑北京的污染是否是个愚蠢的做法。那些灰蒙蒙的日子确实经常出现,我们一家对此都十分不安。在飞机上,你经常可以看到一团薄雾笼罩在三面环山的北京城上空。
即便是在晴朗的天气里,空气中也总是弥漫着一股强烈的气味,特别是在冬日的清晨出门时总能闻到着火的味道,这可能来自那些烧煤的锅炉。持续数周的上呼吸道感染让许多人叫苦不迭。
不过有点让人诧异的是,你对这一切都会习惯。不过偶尔有些事情还是会让你心里犯嘀咕。一天早上,艾利看着外面说,“唉,今天一点都不好玩了,外面灰蒙蒙的,我们不能到外面玩了。”学校在污染严重的时候不让孩子们到室外玩耍。
在我们搬来北京的前8个月里,这里滴雨未下。而后天空像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没完没了地连下了30个小时的雨,让人禁不住想起诺亚方舟故事里的情景。太阳终于出来的时候,感觉就像是获得了新生;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了。北京城经历了一场洗礼,一层厚厚的尘土被冲刷掉了,天空也变得光亮如新。我从三楼的窗户向外看去,吃惊地看到了远处地平线上的山脉。这些山以前就在这里吗?还是我从没朝那里远眺过?
在我们出门吃饭时,走在那条熟悉的道路,我很快消除了这种疑虑。我第一次感觉像是走在一条景色优美的乡间小路上。被夕阳染红的天空下影影绰绰能看到群山的影子。这景色让人震撼,不过让我更加吃惊的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即便是在湛蓝清澈的天空下我也看不到那些山脉了。
在12月份,有那么几天污染十分厉害。在那几天里,有人告诉我一个朋友的朋友去做了胸片检查,结果发现肺部受损。她说,“你知道,住在这里相当于每天抽一包烟。”
我过去对这种经常能听到的说法不太相信。我岳父是位放射科大夫,我们在去密歇根州拜访他时做了胸片X光检查。好消息是:我的肺部看起来非常正常。坏消息是:即便我们真的在1年半以前开始每天抽一包烟,肺部也不会看出有什么异常。
日积月累的伤害才是问题所在,我们确实也有理由担心这一点。12月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环境会议上,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提供的数据表明,北京在亚洲所有大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最为严重。我们不必分析科学数据,只要看看这个比例就够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安全标准为20,而北京的平均值达到了142。
为了得到更多信息,我拜访了北京市环保局(Bei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副局长杜少中。在环保局大楼里面,一个巨大的屏幕正在播放着北京市16个区县的环境监测数据。即便是在晴朗的日子里,北京城的分值一般都在80至100之间,这比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标准高出了四到五倍。
杜先生和他的同事边上楼边对我解释说,北京的空气问题很多。我在环保局呆了好几个小时,这期间我们谈到的每一个问题最后都被归结为这样的说法:我们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尽管他们在减少城市煤烟污染、淘汰尾气污染严重的旧汽车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在这个每年经济增长10%的城市,污染源还是有增无减。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现在北京平均每天有1,000辆新车上路。
为证实杜先生所言不虚,我联系了一位研究北京污染问题的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国专家。我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她也认为,情况确实有所改善,但问题仍很严重;另一方面,尽管境况不那么让人放心,但听起来也没有新的值得大惊小怪的情况。她说,如果从外面看起来真地很糟,那就真地是很糟。
一天一包烟的传闻属实吗?她颇有几分无可奈何地回答道,这种传闻最早来源于六十年代的纽约,然后不断向各地传播。她接着说,周围的空气再不好,那也比吸烟的危害小;吸烟毕竟是直接将有害物质吸到自己的肺里。
她还指出,现在这里的空气质量并不比美国或欧洲三、四十年前更糟。“空气污染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不想刻意轻描淡写。但我认为,与外国人每天面临的其他各种危险相比,他们对污染问题的担心有点夸张。”
她后面这话主要针对的是开车的问题。这可说到点子上了,不过,我还是没能因此轻松起来。毕竟,我们只是偶尔开车,而呼吸是一分钟都不停的。她以及我交谈过的其他人提到的另一点是,我们优越的生活方式使得我们能基本避开污染带来的最恶劣的影响。我们不用从事室外体力劳动、不在临街的房子里居住或办公、也没有住在不通风的房子里烧木柴取暖。但我们毕竟居住在这座城市里,我对孩子们可能受到的影响感到不安。
为此,我联系了孩子们在和睦家医院(United Family Hospital)的医生艾伦•米斯(Alan Mease)。我们俩的谈话让我多少感到欣慰一些,至少不那么悲观地要死了。
我跟他说,我的孩子自从来到北京后一直出奇地健康,我还说,感谢上帝,他们都还没有任何哮喘症状。那些得了哮喘的人一定很痛苦。“有些人好些,有些人差些,”他说。
你是说,(同样环境下)有些人的表现会好些?
“是这样的,”他说。“这里很干燥,这对有某些类型呼吸问题的人来说是好事。”
但不管怎样,污染怎么说对孩子都不好,是不是?
米斯医生说,有关儿童对空气污染的反应已有很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显示,污染对他们的某些负面影响要到10-15年后才能体现出来。真正的问题是长期影响。我们不知道它们对孩子们老年时的影响。
这真是个让人恐惧的想法,但我只能把这个问题留给那些在这里生活然后老去的中国人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别无选择。我们在这里的生活毕竟只是暂时的,几年后我们会离开。那时,我们将回到纽约,回到它那美好而清洁的有乡村气息的空气中去。
Alan Paul
(编者按:本文作者Alan Paul是《吉他世界》(Guitar World)的高级编辑,同时也为美国篮球杂志《灌篮》(Slam)撰写文章。因妻子工作需要,他举家从美国新泽西迁住中国,现居北京。作者电子邮件:expatlife@dowjon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