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中国越来越“中国”

作者:大西洋人  于 2010-7-11 14:3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6评论

● 周兆呈

城外城

  外界需要重新适应正在不断改观的格局,也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日益开放的中国,未必是更西方式的国家,而可能是把中国的行为模式、价值理念更加巩固的国家。

每年出席苏州市在新加坡举行的苏州工业园区说明会,是了解这个新中合作重中之重项目进展的机会,园区发展说明的电子剪报越做越精美、内容越来越丰富,出席的人数越来越多,侧面展示出建设的成就。同一时间,人们也可以苏州官员为镜,在这一场合观察中国官场和官员素质的一些细节变化。

  率团的市委书记,几年间已经换了好几位,这显示中国对苏州经验的重视。苏州的官员可说跟新加坡最为熟悉,也可说是中国最具开放意识、最前沿的城市管理者。谈吐自信、视野开阔,又有着苏南典型的精明与干练,市场化、国际化的程度都远远超过中国大多数城市。即便如此,开放的姿态之外,你还是可以从他们身上清楚地看到中国官员的印记,无论是正式语言、仪式风格,还是程序安排、鼓掌进退等等。在对外的交往中,他们对这些特色有意无意的保留,仍然非常坚定。苏州如此,更广泛的中国城市也如此。

  6月28日,纽西兰《奥塔戈每日时报》(Otago Daily Times)网站发表了一篇报道,题为《中国未来的前景仍难预测》(China’s outlook remains inscrutable),文章主要引述了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新西兰奥塔戈大学演讲时的观点。沈大伟的演讲题目是《中国的全球身份认同:精神分裂的超级大国》,他提到,有些西方评论家认为,随着中国越来越融入国际社会,其未来的行为举止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像西方发达国家。事实上,它将变得“越来越像中国”,而不是像西方。

  这是极为有趣的观察。沈大伟的这一观点虽然没有在演讲中进一步阐述,但我颇为认同。几个月前我曾撰文,谈及中国白酒开始在新加坡的市场再度复兴,这一消费景观改变的背后,意味着新中往来的频繁,也意味着“中国式习惯”在海外的延续,直接反映出中国影响力透过消费管道的不断增强。推而广之,在和世界的交往中,随着自身实力和讨价还价能力的增强,中国近年来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与判断、经年有余的习惯和规则,不但不会改变,很多时候还会加强。

  中国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固然在医疗、房地产、就业、教育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社会矛盾,甚至于频频发生过激的极端事件,但整体经济的蓬勃、城市阶层的收入增长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于中国模式,民间阶层虽然对政治制度的改良还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年的经济成长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人在海外的地位相应提高,反过来也相对巩固了目前政治模式的合理性。

  为什么门户越开放,反而越保留中国特色?站在一个抽离的角度,不妨从这些最常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中国社会阶层进行观察:政府官员、带有官方背景的国有企业家、民营企业家、留学生、知识分子以及游客。官员和国有企业家一方面基于外事纪律和身份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国力增强带来的切实的力量,对于中国的规则和惯例,只要不是对方法律和经济合同的规定,在很多时候都十分坚定甚至顽固地坚持。这既是一种自尊,也是实力带来的底气。而民营企业家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爆炸式成长,在复杂的经商环境里早已养成身段灵活的能力,他们知道如何借助各种各样的概念。在与外部世界打交道时,他们知道,外界对于中国巨大市场和他们可能调动的资源的无限想象,都可以化作他们对外拓展交往时的有利优势。

  新一代留学生,可说是与中国的崛起一起成长,相对更多离乡背井的父辈,他们整体而言家境优越许多,出门在外,除了背后倚靠中国经济成长的大背景外,自身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和上一代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千年的历史、国家的辉煌、科技的进步、建设的蓬勃,对现今的年轻人来说,在国内可能很多时候只会看到现实的压力,但一旦走出国门,往往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与外人相处时,被敏感地激发出对中国和中国制度强烈的维护意愿,以及自豪乃至自傲之情。

    知识分子中不乏秉持批判精神、内外观点一直保持一致的,更多的是那些享受中国增加教育资源后的体制内既得利益者,并因为世界与中国交往的频率增加,他们成为中国学术、社会和趋势分析的代言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一股维护力量。

  至于游客,展现一定素养的游客不在少数,但也有很多我行我素、素质一般的。短时期的新奇之旅,他们看到的只是外界对中国消费者的欢迎、迁就,而自身高涨的消费能力所形成的集体力量,在一些场合变得至高无上,他们给外界留下的印象和优雅懂礼无关,带回去的却可能是再度被强化了的暴富心态。

  中国整体国力、经济总量、社会水准、消费实力的持续攀升,国民自信心高度增强,必然带来对国家方向的坚定,外界需要重新适应正在不断改观的格局,也要做好这样的准备:日益开放的中国,未必是更西方式的国家,而可能是把中国的行为模式、价值理念更加巩固的国家。

          (作者是本报编辑组副主任

             兼《新汇点》主编)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5 回复 awang9988 2010-7-11 18:42
更多的是那些享受中国增加教育资源后的体制内既得利益者--
很中国, 很爱国
4 回复 SirCat 2010-7-11 22:02
社科院的许多研究人员
骂中国最欢呢
呵呵
5 回复 wazhh 2010-7-11 22:14
同意!支持!
6 回复 awang9988 2010-7-11 22:15
顺便提醒一下: 离右派不远了
1 回复 大西洋人 2010-7-12 03:55
awang9988: 更多的是那些享受中国增加教育资源后的体制内既得利益者--
很中国, 很爱国
健康快乐每一天!
2 回复 大西洋人 2010-7-12 03:55
SirCat: 社科院的许多研究人员
骂中国最欢呢
呵呵
健康快乐每一天!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大西洋人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2.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3.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4.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5.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6.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7.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8.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9.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10.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11.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12.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13.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14.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15.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16.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17.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18.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19.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20.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21.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22.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23.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24.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25.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26.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27.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28.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29.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1 06:2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