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纽约时报》的调查显示,这一计划在年初见于报端时,几乎无人注意,甚至还受到个别保守人士称赞。争议后来爆发,显然起于美国右翼看到了借此在今秋国会中期选举中,打击民主党和奥巴马的良机。
争议的背后是美国社会的宗教偏见,以及“反恐”战争以来不断加深的“恐回症”。今年元月的盖洛普民调,显示53%的美国民众对伊斯兰教(回教)持有负面看法,31%的看法“强烈负面”。无怪今天有七成美国公众反对纽约的清真寺计划,并且殃及美国其他地区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有意思的是下层民众和上层知识精英的分歧:美国大学毕业生对伊斯兰教有负面看法的不到一半,而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则超过六成。所以新近的反清真寺浪潮,与“茶叶党”的反精英主义相辅相成,加深了实行“常春藤专政”的奥巴马政府的内政困境。
但是我更关心的是清真寺争议对美国国际政策的冲击。
无论已故哈佛学者亨廷顿是否正确,新近的清真寺争议加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的影响。《华尔街日报》因此刊登了“伊斯兰叛教者”、前荷兰国会议员阿里(Ayaan Hirsi Ali)的文章,引用清真寺争议来论证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冲突。因此不妨也在这一架构下分析美国的国际战略。
在“文明冲突论”中,美国领导的西方文明面临两个最大的挑战对手,是伊斯兰文明和中国代表的“儒教文明”。换言之,美国在当今世界上“腹背受敌”,必须“两面作战”。
美国面对的两大挑战
我不妨再指出:由于大多数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停滞不振,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冲突主要在于“意识形态战线”;另一方面,因为共产主义理论的实际破产,美国和中国的竞争,主要在于经济和国家实力方面。
我数次指出:近年来美国内政的一个重要变化,便是“党争止于大洋岸边”原则的终结。共和党和民主党不同的国内利益,导致两党在国际利益和政策上日益显著的分歧。
九一一之后的“反恐”战争,加深了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冲突”,可是也使得共和党获得巨大的内政红利。我曾经指出,北京是美国“反恐”战争第二大赢家,特别见于从海南撞机事件之后的中美剑拔弩张,到布什政府后期主动抑制陈水扁政府的台独趋向。总之,共和党布什政府的主要“文明冲突”对手是伊斯兰。
另外中国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全球化损害美国劳工,尤其蓝领劳工的利益,却符合美国资本的利益,两者分别是美国两党的主要社会基础。
奥巴马政府的国际战略因此明显不同。奥巴马上台之后,马上取消“反恐”战争的说法,通过首访土耳其和“开罗演讲”,加速从伊拉克撤军,并在阿富汗制定“先增后撤”的脱身战略,努力与伊斯兰世界“缓和”。华盛顿还不惜对以色列施加外交高压,使得美以关系降到历史最低点。
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全面加强在亚洲的外交攻势:批准大笔对台军售、改善与缅甸军政府的关系、加深美印合作,强化美日韩联盟、直接介入南中国海领土争议、美越联合军演,直到最新批准向台湾出售军用雷达技术。这一系列动作传输了非常明确的信号:奥巴马政府急于从“反恐”战争中腾出手来,以应付文明冲突的另一对手。
在“经济账”上,奥巴马的国际战略转向非常理智。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中花费了数千亿美元,战略收益极为有限,还换来穆斯林世界的反美浪潮高涨和伊朗的区域霸权,称之为“千斤拨四两”,毫不为过。同时,华盛顿却眼看中国坐大,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GDP大国。
但是纽约清真寺争议,却在“政治账”上严重威胁到奥巴马的“文明冲突”战略转向。其他不说,这场争议暴露了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反伊斯兰态度,包括某位基督教领袖号召的“烧毁《古兰经》(《可兰经》)”运动,和前共和党众议员提出要“轰炸麦加”;在伊斯兰传媒的报道渲染下,可以说完全逆转了奥巴马与穆斯林世界“缓和”努力的有限结果。如果共和党在11月中期选举中如愿“增收”,被两成美国人看成穆斯林的奥巴马的国际政策,会受到更大的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