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目前的台海局势,在一定程度上比12年前李登辉访美时还更严重。因为李登辉抛出的“两国论”只是一种张扬的论调,并没有随之采取实现法理台独的相应行动。陈水扁的“入联公投”,则是明目张胆地要改变“国名”与台湾现状,使台湾完全从中国分裂出去,以台湾独立国家的名义参与国际社会。
胡锦涛主席于9月5日谴责陈水扁的“入联公投”就是“台独分裂主义”,表示中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6日与布什会谈后,他重申应对台湾当局提出更加严厉的警告,决不允许“台独”分裂活动得逞。
主战派与民族情绪不断增长
由于中国党政军民对陈水扁的台独行径已经忍无可忍,多年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毫无进展,国家统一遥遥无期,主张采取非和平手段以解决台湾问题的主战派与民族情绪正在不断增长。而在中共17大召开前夕的政治敏感时期,客观情势促使中国领导必须采取更为坚决的态度来反制陈水扁的台独行径。
从台湾方面来看,为了转移目标掩盖劣绩,蛊惑人心捞取选票继续掌权而最终走向台独,陈水扁的“入联公投”只会加码不会后退。他以台湾的战略地位与民主价值押宝,妄想台湾“一旦有事就会得到美日关照”,把美国拖入一场对美不利的军事冲突中去,从而使台海冲突转变为中美冲突。因此,这场“公投”与反“公投”之争,已使海峡两岸形成严重对立的僵持局面,而且孕育着进一步发展为对抗冲突的危险。
实际上,陈水扁是在玩弄“边缘政策”。他有意要把局势拉到最紧张的地步,企图利用他所设想的美国压力来制约北京,使中国欲进不得欲罢不能,而把“入联公投”的把戏一直演到明年台湾选举为止。直到现在,陈水扁的图谋并未得逞。因为他已失信于美,美国已由第一副国务卿与白宫高级官员出面重申信守“一个中国政策”,表示反对陈的公投,甚至前所未有地声明台湾或中华民国“不是一个国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白宫官员在表述美国立场时使用了台湾“现在不是”国家的含糊语言,布什总统并没有如北京所期望那样,在与胡布会后举行的记者会上就台湾“入联公投”问题公开表态。美国媒体关于胡布会的新闻报道,甚至连“入联公投”也只字未提。
这并非表明美国不再反对陈的“公投”,而是显示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与表达方式与北京有所不同。华盛顿并不认为陈的“公投”就能改变台湾现状,美国无须附和中国调子,更不想使人产生美国会支持中国强硬立场的误解。
三方博弈的“边缘政策”
因此,在制约陈的“入联公投”问题上,还不能肯定已经形成了中美台三方二对一的压倒局面。情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要保持一种既考虑两岸双方态势,又根据台海形势变化的需要来调整政策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与台海局势有关的中美台三方,每一方都需要以“边缘政策”来达到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陈的“边缘政策”是要借美国压力来制约北京使用武力;北京的“边缘政策”是要以依据“反分裂国家法”采取必要行动的前景来促使美国加大对陈的压力;而美国的双向“边缘政策”则是既要以如果台湾挑起冲突美国无意卷入的警告来吓阻陈,同时又以如果北京对台湾进行军事打击美国不能袖手旁观,来保持对双方施加压力的有利地位。
中美台三方博弈的这种“边缘政策”,使台海局势充满变数,前景难以预测,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关注。“边缘政策”本是国际局势与大国外交中的常见手段,其主要目的与表现是利用军事优势制造事端,故意把国际局势推到危机边缘,然后利用对手畏惧对抗的弱点抬高价码来获取战略利益。
台湾虽非一个国家,实力更难与中国相抗衡。但陈水扁却想利用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在中美台三边关系中进行一搏,把赌注押在借助美国来制约中国,而实行其台独目的。因此在中美台三方博弈中,陈的“入联公投”边缘政策是促使台海局势生变的最危险因素。
现在中美关系的内容远较过去深广,相互合作与利益交织的程度也更为密切。在近年来的两国高层会晤与战略对话中,多次涉及台湾问题并达成相当的共识。即使对台湾的现状与未来的看法与立场不尽相同,但是遏制台独势力恶性发展,保持台湾现状与台海稳定,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为了避免走向冲突,造成无穷后患,危害地区和平,中美两国需要保持沟通,取得共识。为防止台湾现状改变与台海和平遭到破坏的严重情况发生,中美双方应当加大对陈水扁的压力,让台湾朝野认识到“入联公投”的严重后果。即使不能阻止公投进行,也要改换名称,使用诸如“争取台湾国际空间”公投之类的名称,来弱化紧张局势和避免台海冲突的到来。台湾朝野如果再不醒悟,而轻信陈水扁的花招,则一旦灾祸临头,再要后悔也来不及了。
·作者为华盛顿中国论坛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