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 美台反应完全不同(二)

作者:大西洋人  于 2007-9-13 00:2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赖特估计蒋介石会一方面继续向美国施加压力,要求美国早日支持其对中共采取军事行动,或要求美国帮助其摧毁中共的核设施。另一方面,蒋介石可能会加强反攻大陆的准备活动,部分目的是为了提升士气,更大程度上是做给美国人看。赖特建议国务院对台湾采取如下措施: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向国民党表示美国对台湾的防御义务;继续维护国民党的国际地位;减缓对台湾军事和经济援助的缩减,以免进一步损害国民党的士气;向国民党高官尤其是蒋身边的顾问们说明美国核反应能力;重新考虑蒋建立“亚洲反共联盟”的建议,想方设法鼓动亚洲国家的“反共士气”等等。

1964年11月3日,约翰逊以美国历史上最多的选票当选为总统。国民党想借此机会进一步向美靠拢。11月7日,“国民政府秘书长”张群邀请赖特共进午餐,双方就中共核爆炸、国民党的国际地位等问题相互交换了意见。席末,张群不经意地提到“许多人包括媒体和立法委员都建议蒋总统去美国会见约翰逊总统”。

赖特看出张显然已获得蒋的授意才会口出此言,不然他绝对不敢自作主张。考虑到蒋介石之前曾经表示若不能成功收复大陆,他决不离开台湾。要求访美对于蒋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表示,意味着他觉得其本人和国民党的命运已经到了很危险的地步了。

接着,张群又装作不经意地说,“不知道蒋总统本人对此有什么意见”,但是“现在双方恰好有许多关键问题需要加强磋商,两国元首若有机会亲自会谈将是一件很好的事”。赖特认为张群的言外之意是美国若转变态度,同意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蒋介石才会来。蒋不是仅仅想做一次普通的“国事访问”。
赖特向美国国务院汇报此事,并分析蒋介石访美的利弊。他认为,一方面,美台双方都可以借此机会向立场动摇或者怀疑美国总统大选之后对台政策将改变的国家表明美国将继续支持国民党;此举有利于巩固国民党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蒋介石访问也会带来许多问题,美国尤其担心蒋介石会以怎样一种形象出现在美国媒体面前。赖特建议国务院慎重考虑蒋介石访美的请求。

美国国务院料定蒋来美主要目的必是寻求美国支持其反攻大陆。由于美国对反攻大陆的既定态度,蒋若成行,必定失望而归。据此,国务院一方面以“19届联大未开,时机不当”为由,拒绝蒋的要求。因为在他们看来,蒋若成行会引起国际社会不必要的猜测。另一方面,若让蒋出席第二年的总统就职典礼,则无历史先例。11月25日,赖特将国务院的决定转告给张群。张连忙打圆场地表示,他上次提出此建议的前提是若有关键问题需要磋商时才加以考虑,但是他没有想到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因为在他看来国民党“反攻大陆”才是“最关键的决定”。

蒋介石访美的要求被拒绝后,仍然希望通过其他渠道向约翰逊表明自己的意图。11月23日,约翰逊当选总统20天后,蒋介石给约翰逊写信一方面祝贺其成功当选,但更主要的意图在于向约翰逊转达他对中国大陆的图谋。

蒋介石重申,台湾是“中华民国政府”解放大陆的基地,时刻受到中共的威胁。中国大陆共产党政权的存在不仅给越南带来灾难,更威胁到整个亚洲的安全,中共迟早会通过各种手段将共产主义扩展到整个东南亚。随着中共成功地爆炸原子弹,其对亚洲“自由事业”的威胁大大增加。亚洲各国人民若各自为战,很容易被各个歼灭。“自由世界”的人民希望美国能提出一个保卫亚洲安全的大战略,并期望美国领导亚洲各国组成类似北约的“反共联盟”。

台湾希望美国能尽快结束在越南的消耗战,在中共核武器技术成熟之前消灭中共政权。“若您觉得眼下这一行动不切实际,美国可以退而求其次而向中华民国政府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技术援助以摧毁中共核设施。这必有利于稳定亚洲的人心和提升美国作为自由世界领导人的地位。”总之,蒋介石的目的是催促美国趁早行动,以免错失良机。

赖特仔细分析了蒋介石来信的目的,他认为蒋介石这封信与他1963年3月15日写给肯尼迪总统的信很相似,两者的目的都在于恳求美国支持国民党反攻大陆。但是蒋在前一封信中强调的是当时的中苏分裂、大陆的困难情况为他反攻提供了天赐良机。而这次蒋更着重从中共核爆炸对亚洲形势的影响这个层面敦促美国赶快动手。他试图从美国的亚洲战略的角度而不是单从国民党的利益出发说服美国接受他的观点,即美国要是不抓住时机将避免不了灾难性的结果。

一个月后,罗布泊附近腾起的蘑菇云早已散去,而约翰逊的回信迟迟未到,蒋介石却依然生活在“遭受核打击恐惧”的阴影之中。稍有风吹草动,他的神经就高度紧张。12月10日,台湾情报部门发现中国大陆在福州地区部署IL--10型飞机,他怀疑这是中共进攻台湾的先兆,立即向美国汇报,并要求美国予以高度关注。他指出,这些飞机使台湾岛、沿海岛屿及台湾海峡的过往舰船有随时受到攻击的危险。他请求美国向国民党提供“小牛”导弹,以增加台湾应付中共威胁的能力。美国对此要求也久不答复。

12月21日,约翰逊的回信终于通过驻台“使馆”转到蒋介石手中。约翰逊在信中几乎拒绝了蒋介石提出的所有要求。美国仅重申“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台湾安全的保障,且“不因中共核爆炸的成功而有所改变”;并表示全力支持和维护国民党在联合国的地位,但就光复大陆的目标而言,美台双方应当仍然以1958年10月23日蒋介石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签订的“共同声明”为指导准则,即对中共的胜利主要通过政治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约翰逊还表示希望亚洲各国能达成良好的关系,但美国不想为此组建和领导“亚洲反共联盟”等等。

半个多月后,美国国务院通过赖特就蒋介石要求增援导弹一事答复蒋,“美国军方评估报告的结论表明,中共在福州部署IL—10飞机并不意味着对台湾威胁的增加,因此无须美国加速‘小牛’导弹的支援”。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是当时世界上的重大事件。美国和台湾对此持完全不同的态度,蒋介石在惊恐之余希望借机让美国支持其实现反攻大陆的梦想。但美国对蒋介石提出的美台联手消灭大陆政权的要求作出了很明确的回答——“No”。虽然美国与台湾方面同样关注中共核武器发展,但是却倾向于采取更温和的解决方式——建立一定规模的反弹道导弹体系以防止来自中共可能的攻击,而谨慎地避免与中共发生正面冲突。



[ 本帖最后由 Atlantician 于 2007-9-12 11:23 编辑 ]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大西洋人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图文)腐败高官职业情人卢嘉丽 照片曝光 [2007/08]
  2. 他低估了美国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强企业就此被肢解! [2019/05]
  3. 谷歌“断供”,还傻乎乎相信“科技无国界”吗? [2019/05]
  4. 胡锦涛和平攻势打懵了陈水扁 [2007/10]
  5. 美国加州一个餐馆老板的传奇故事, 经验是买不来的 [2007/08]
  6.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文化嬗变与美国政治秩序的崩溃 [2019/05]
  7. 关于美国两万亿美元重启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经济迎来增长新动力 [2019/05]
  8. 美国正滑向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其严重程度堪与1941年的英国相比 [2008/05]
  9. 他是温家宝弱势内阁中的唯一强人 [2008/06]
  10. 杰克逊性骚扰案当事男童父亲饮弹自杀, 该死该死,死得其所 [2009/11]
  11. 美国情报界充斥了市井的妄自尊大 [2019/04]
  12. 在美国赶时髦:让我真的很心痛 [2007/12]
  13. 达赖一死,藏独可能转向恐怖主义 [2008/03]
  14. 有红颜知己 别瞒妻子 [2009/04]
  15. 收放有度,方寸之间 [2007/03]
  16. 中国城市新女性标准:斗得过二奶 [2010/01]
  17. 女人好情;男人好色。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人性。 [2010/06]
  18. 狐先生:中共平反6•4,准备好了吗? [2012/03]
  19. 决定你生男还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20. 嫁给不同的男人后的得与失 [2009/07]
  21. 来自东方的歌曲...... [2009/07]
  22. 没想到美国的蜗居完了也有这么可怕的后果 [2010/01]
  23. 文凭造假谁之罪 [2010/07]
  24. 佚名: 女海归上访:很天真很执著 [2009/06]
  25. 身为人父意味着什么?---这篇文章思路新颖 [2009/06]
  26. 值得尊敬的乡村女校长 [2009/07]
  27. 转贴:不能忘却的知青生活——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10/03]
  28. 推荐给80后以前出生的村民, 我非常赞同这篇关于6.4的评论 [2009/06]
  29. 老大不行还有老二,老二不行还有老三。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 [2010/02]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26 14:1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