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装木地板--自己动手做(DIY) [2008/08]
- 更换热水炉经历 [2008/12]
- 浅答慕道友常见的十大迷思 [2007/10]
- 朗朗和“我的祖国” [2011/01]
- 第一次被召作陪审员 [2011/05]
- 铊杀 [2011/02]
- 拿“当萎会”做文章 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19/05]
- 中国的高铁--山寨还是革新 [2010/11]
- 耶稣基督的人格品行 [2008/04]
- 常与人诤是愚者,与人无争是智者 [2019/04]
- 财源滚滚 和 裁员滚滚 [2008/12]
- 唐骏博士 [2010/07]
- 对中国的体制改革的思考 [2008/10]
- 集权国家的共同命运 [2011/02]
- 自夸谄媚的背后 是对政庇求而不得的悲伤 [2019/05]
- “维基揭密”,隐私权,和自由主义 [2010/12]
- 杜鹃花红映兰台 [2019/04]
- 我对医改的基本看法 [2010/03]
- 新社会主义好 [2011/04]
- O9的医改方案 [2010/03]
出发点1:打假
人们不喜欢假的东西。
方舟子是打假英雄。却不见得很多人报道他。唐骏,倒是被“人肉搜索”最厉害。
可见,落井下石是普遍心态。
要说,唐博士的“假”,也是明的“假”,文凭是可以查的。
报道的“假”,唐博士不必付太多责任,除非是他的自传里写明。
本人也经历过这种浮夸的报道。但没办法,人家把你捧得高,有时还真不好澄清。说不是,当面给别人难堪不是?
说是,自己也卷入谎言中。默认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再说,唐博士的水平还真不比很多名牌大学的博士差。名古屋的硕士是真实起点。微软等业绩也是证明。
出发点2:博士
社会把博士看的很重。最高学位了不是?要是造一个小学文凭,谁在乎?
唐博士本人也是这种名分陷阱的受害者。要再往上爬,这还真是个硬条件。
习接班人不也是为了这个条件混文凭而饱受指责吗?
这是社会问题。中国犹为严重。“硕士满街走,博士多如狗”,不正是其后果吗?
能力不是学位可以唯一证明的。可惜,出于懒惰,很多用人单位都用博士,40以下,来划线。
这不是逼良为娼吗?
比尔盖茨大学肄业,百度总裁李彦宏博士肄业,不都证明真正的博士,并不在于那一张纸吗?
出发点3:名人
名人的假,更是炒作的热点。西太平洋大学校友录,荣誉还是耻辱?
名人也是人,都有历史过错。
是的,名人更需要律己,因为对公众有示范责任。
唐名人的过错是在还是小人物时候犯的,不存在名人的错误示范问题。可以谅解。
结论:
从唐骏博士的经历,可以看到,他有很强的进取精神。在名分陷阱上,他迷失了。但由此也显示出他过人的市场行销能力:善于包装。如果没有人鼓吹他是某校博士,某校教授,他也不算是行骗。至少没有以此骗得微软的雇佣和后来的总裁。唐骏博士够得上博士水平,不输于名牌博士,更是出色的企业家,管理者。但是,他不是正直诚实的人,不是“有一说一”者。但不完美的人才到处都有,何必为难一个“打工”皇帝呢?
倒是从唐骏身上,看到了中国“面子”工程的内在本质和虚浮风气。在美国,唐骏不会因为加州大学博士受追捧,在中国,却会,只要“骗“得好。这点,倒的确是值得悲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