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装木地板--自己动手做(DIY) [2008/08]
- 更换热水炉经历 [2008/12]
- 浅答慕道友常见的十大迷思 [2007/10]
- 朗朗和“我的祖国” [2011/01]
- 第一次被召作陪审员 [2011/05]
- 铊杀 [2011/02]
- 拿“当萎会”做文章 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19/05]
- 中国的高铁--山寨还是革新 [2010/11]
- 耶稣基督的人格品行 [2008/04]
- 常与人诤是愚者,与人无争是智者 [2019/04]
- 财源滚滚 和 裁员滚滚 [2008/12]
- 唐骏博士 [2010/07]
- 对中国的体制改革的思考 [2008/10]
- 集权国家的共同命运 [2011/02]
- 自夸谄媚的背后 是对政庇求而不得的悲伤 [2019/05]
- “维基揭密”,隐私权,和自由主义 [2010/12]
- 杜鹃花红映兰台 [2019/04]
- 我对医改的基本看法 [2010/03]
- 新社会主义好 [2011/04]
- O9的医改方案 [2010/03]
刚刚回国,坐过南京到上海段高铁。不敢想象,最高时速已达到350公里。比照日本和欧洲的200-300公里时速,高了一截。
美国加州等高铁计划也将要启动,阿诺州长也在考虑中国高铁的技术方案。
中国高铁技术也已经出口到国外,如援建委内瑞拉高铁,土耳其高铁等等。
看来,眼下提到高铁,世界人民都难免提到中国高铁,有技术,又有实践。
但是,问题来了,中国高铁到底是不是山寨技术,还是自己革新出来的?
先看一下事实:
中国2004年开始引进日本和欧洲技术。可以说,中国技术是从零开始。
日本欧洲帮助中国培训技术人员,在中国建厂。
日本欧洲把200 多公里的时速技术全部交给中国。可能有所保留,但鉴于他们也只能跑200多,保留得也不多。
中国也承认来自日本欧洲的技术为底子,但自己提高了。日本认为提高的地方有限,乃皮毛之处,核心还是他们的。
中国出了大把钞票购买日本欧洲技术,如2004年购买日本kawasaki技术用了7。6亿美元。
日本欧洲都允许中国在国内使用他们的技术。到国外去,就有知识产权的争议了。但在目前的状态,他们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眼看要输出美国了,他们着急了。
那么,到底中国有没有高铁的知识产权,而出口其技术呢?有几个观点有利于此:
1。智慧财产权的保护理由之一是保证创新者有收益,至少用来支付开发费用。中国已经出了大量金钱。
2。中国消化技术的能力是日欧万万没想到的。估计当初购买协议并没有关于出口技术一项。日欧大概只认为中国能使用上70-80%的技术就不错了,其他国家要买高铁技术,当然只会从更有技术优势的母公司购买。换句话说,是日欧失算了。
3。中国更新了技术。不论如何,的确是在人家技术的基础上更新的。提速超过300公里,日本自己都没想到,甚至冷嘲热讽。原因之一是中国的铁道线长,转弯半径大,存在大幅提速的技术可能。轮轨技术的改进肯定也是有的(不是专家就不多说了),胆子大也是有的(安全规范在中国不高是可以理解的)。
4。因为具体的实践,中国肯定掌握了更多具体的技术资料,来保障300多时速的正常运行。别国要想达到这样的时速设计,单从日欧买技术,心里也没有底。
结论:
中国肯定是用了日欧的技术,由此而提高。中国肯定没有买断日欧技术,出口技术因此存在争议,虽然中国一再希望用钱买下全部技术。但是,日欧与中国的具体协议是不是绝对禁止中国出口技术?看来不是。他们为了眼前利益,曾经有失算失策的地方。将来想告中国,没那么容易。中国的技术增值含量多大?不是专家不好评论,但一定是有的,别人是一定要取经的。可能合理的结局,比方是:美国使用中国的技术,但也支付一部分钱给日欧作补偿。按现在阿诺的话说,到时一定会搞清产权才签合同。美国铁路技术专家也说,无论如何,中国对高铁是有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