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的华人迟早要被你们害死 [2018/02]
- 罪恶之城(三)色诱(18+) [2015/01]
- 转基因食物的方崔之争(一)方舟子是个门外汉 [2014/01]
- 穆斯林婚礼 [2015/06]
- 罪恶之城(一)菜鸟闯赌场 [2014/12]
- 找女婿就要找这样的姑爷 [2015/01]
- 没有文化(五) [2015/05]
- 那片土地(八)卑贱 [2016/05]
- 海外华人,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2020/03]
- 罪恶之城(2)拉斯维加斯的秀 [2014/12]
- 爱折腾不是你的错 [2015/10]
- 博士和“不是” [2011/06]
- 毕福剑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04]
- 别把崔永元撕逼范冰冰简单化了 [2018/06]
- 海归的姑娘又想“出海”了 [2022/09]
-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舆论影响司法的又一恶果 [2011/04]
- 中国没有女人(一) [2011/02]
- 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2012/05]
-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让我重新成为劳苦大众 [2011/12]
- 今晚咱烧饭 [2011/12]
- 牛屎和鲜花(上)戴牛屎帽 [2011/11]
-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2010/06]
- 中国的学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中) [2010/04]
-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2010/04]
- 听于丹忽悠 [2009/07]
- 主流社会是个什嘛东西 [2010/02]
- 在美国咱遭受家庭暴力 [2010/04]
- 农民领导,永远正确 [2010/05]
- “骚扰”电话带来的家庭地震 [2009/08]
辩论会所带来的启示
一直想写一个美国教育的文章系列,但由于自己并不是学教育出身,对美国教育了解得相对狭隘,很难把握其中的尺寸,随着女儿在美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成长过程,咱仅当抛砖引玉,在这里,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参加的和想到的,和有志改变中国教育的能人志士们共享和探讨。
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上个周末,咱参加了一场美国高中生的辩论比赛(Bellaire Forensic Tournament),当了一次裁判。
该比赛是地区性的,每年一次,去年有39个高中参加,比赛选手达到近千人。这个比赛名声之大,从每年《时代杂志》封面都有链接就可见一斑(见下图)。比赛分两天进行,咱因为时间关系,只参加了第一天的两轮裁判工作。
由于比赛牵涉的学校多、范围大,其中的比赛场次安排、人员调度、成绩统计、后勤供给等等等等,事无巨细,某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带来很大影响,因为,参加决赛的各个队伍和个人都是作了充分的准备,老美对“公平”的锱铢必较,裁判出现判决偏差、成绩统计出现错误、场次安排出现冲突……这个责任谁负得起呢?
当咱接受了任务之后,心中就忐忑不安,别自己水平不行,让比赛的优秀学生给掐死在摇篮里了。赶紧把34页的裁判员手册打印了下来,回家看了又看,很多的比赛专题咱是听都没有听过,计时、打分、评比的程序也是朦朦胧胧,这怎么是好?向有裁判经验的朋友请教,人家想都没想告诉咱:很简单,你没有问题!
一直自信满满,但自己半壶的英文水平,自己知道斤两啊!人家在台上滔滔不绝,你根本就是半懂不懂,如何评判呢?不过,根据以往咱参加的评判经验,咱如果听不懂也没关系,咱当计时裁判,掐秒表的动作咱会。
提前赶到赛场,停好车,赶到了组委会办公室,向组委会报道,怎么回事?所有的组织工作怎么都是学生?这样的大型活动,怎么全部由一些学生组织?没有一个成人参与组织工作!
纵观全场比赛,从开始组织到最后的成绩公布,从头至尾都是学生参与,老师和家长仅仅是陪衬,充当义工的角色。举办这样大型的活动,一个普通公立高中的学生竟然能够全盘策划和贯彻,这一定会让那些只知道1+1=2的中国“优秀学生”大跌眼镜,要知道,这可是《时代杂志》报道的全世界都知道的一场比赛啊!
拿了学生给咱的一个打分表,上面标明的比赛房间、参与人员、比赛形式、比赛话题以及正反方,拿着这个表格,咱就往三楼比赛教室赶,在教室门口,见到几个学生,咱向他们打听此处是否有比赛,人家马上关心地问咱:是不是裁判?见咱点头了,其中的一男一女两个学生马上伸出了手:“很高兴认识你,我们就是比赛选手!”
和有权势的人套近乎,美国人比咱们中国人行,只是,人家没有谄媚的姿态而已。
进了教室,见空荡荡的教室就咱仨,咱好奇地问:“裁判只有咱一个人吗?”
“没错,只有你一个裁判。”
又问:“你们一共有几个选手?就你俩单挑?”
“是的,你手上的打分表上都有记录,我叫XXX,他叫YYY,”女孩抢着回答。
完了,心里一凉,这两个高中生此次比赛的命运就落在咱的手上啦,咋没有其他裁判帮忙呢?
镇定!咱从裁判手册中找到了相关专题,看明白了辩论时间和次序,非常严肃地对两个孩子宣布:比赛开始!
辩论的题目很简单,是关于承认动物权益的话题。女孩是正方,男孩是反方,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女孩毕竟牙齿伶俐,男孩有点紧张,辩论的时候,还忘记了自己的要点。
这下咱心里有谱了,最后对双方辩论进行了点评:作为曾经和动物实验打交道的咱,更站在男孩的立场,但辩论比赛没有对错,只有输赢,本轮比赛,女孩获胜!
男孩也回答咱: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我发挥不好。
行,有您这句话,咱就放心了,咱没冤枉您。
教练正在密授技艺
这个教练在走廊里抓紧上场前的几分钟,教授秘笈呢
裁判休息室,学生正在输入各个场次的比赛结果
家长裁判正在领取表格
比赛教室,美国每个州的车牌,挂得到处都是
两位选手,各自找合适的座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