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的华人迟早要被你们害死 [2018/02]
- 罪恶之城(三)色诱(18+) [2015/01]
- 转基因食物的方崔之争(一)方舟子是个门外汉 [2014/01]
- 穆斯林婚礼 [2015/06]
- 罪恶之城(一)菜鸟闯赌场 [2014/12]
- 找女婿就要找这样的姑爷 [2015/01]
- 没有文化(五) [2015/05]
- 那片土地(八)卑贱 [2016/05]
- 海外华人,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2020/03]
- 罪恶之城(2)拉斯维加斯的秀 [2014/12]
- 爱折腾不是你的错 [2015/10]
- 博士和“不是” [2011/06]
- 毕福剑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04]
- 别把崔永元撕逼范冰冰简单化了 [2018/06]
- 海归的姑娘又想“出海”了 [2022/09]
-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舆论影响司法的又一恶果 [2011/04]
- 中国没有女人(一) [2011/02]
- 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2012/05]
-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让我重新成为劳苦大众 [2011/12]
- 今晚咱烧饭 [2011/12]
- 牛屎和鲜花(上)戴牛屎帽 [2011/11]
-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2010/06]
- 中国的学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中) [2010/04]
-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2010/04]
- 听于丹忽悠 [2009/07]
- 主流社会是个什嘛东西 [2010/02]
- 在美国咱遭受家庭暴力 [2010/04]
- 农民领导,永远正确 [2010/05]
- “骚扰”电话带来的家庭地震 [2009/08]
01/04/2012
新年派对,朋友们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就是子女教育问题。派对上听到最多的消息不外乎是,张家儿子上了哈佛,李家女儿上了耶鲁,王家的侄子上了麻省,听上去一个个都上了世界著名学府,让名校家长们脸上荣光焕发,还一个劲地假谦虚:哪里哪里!但无论孩子上什么学校,中国人家长最担心的事情不外乎是孩子吸毒、交友和酗酒。
咱这里不谈吸毒和酗酒,因为,孩子离开了家,咱也管不了了。咱就谈一谈对孩子交友的感受吧。
咱有一篇博客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说的是有一个白人小胖墩对咱女儿有好感,咱拾掇着让女儿把人家白人孩子骗到了家,希望了解一下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到底发展到了啥程度,顺代凭自己几十年的江湖经验,把小屁孩的祖宗八代给打听出来,看女儿是不是给人家卖了。
那次火力侦察没发现太多破绽,等后来几次旁敲侧击地对女儿打趣,发现人家都是小孩子办家家,整一个玩伴,和咱们中国人想象的那种男女朋友关系,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此话怎讲呢?咱就把后来发生的事情给大家白活白活。
女儿即将上大学去了,在临行前,咱和领导特地为女儿和她的高中死党们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派对。女儿高中有5个死党,这5个死党从初中就在一起,结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友谊,可以这么说,咱的话女儿可以不听,但这几个死党放一个屁,女儿保管说是“香的”。
派对上人声鼎沸,5个孩子的家长都到场了,加上一些其他孩子和家长,一个个酒气熏天,不亦乐乎。来了10多个高中孩子,有一个白人男孩比较腼腆,和女儿的一个死党A卿卿我我,一起进出。咱赶紧招呼这个男孩:请尽情享用饮料和食物,别客气啊!
男孩说知道咱,还来过咱家,顿时让咱感到纳闷,咱记不起在哪里见过这个男孩啦。
男孩自我介绍:“我是麦克,上次你女儿邀请我来你家的啊!”
啥,麦克,你不是咱女儿的男朋友吗?怎么又胖了一圈了呢?咱记起来了,可你怎么成为A的男朋友了呢?虽然疑惑,但咱脸上的笑容没减,热情地招呼麦克用餐,再寒暄几句:还好吧?吃了吧?都吃了些啥……
派对结束,咱看女儿心情好,悄悄地问女儿:“麦克不是你的男朋友吗?怎么成了A的男朋友啦?你被人家甩了吧。”
女儿一听就跳了起来:“老爸,你瞎说什么呀,我什么时候说麦克是我的男朋友了,再说,他喜欢和A玩,但谁说是A的男朋友?”
“不是A的男朋友,为什么和A一起进进出出呢?”咱不好意思说卿卿我我,但好奇心没减。
“人家在一起就是约会啊(Dating),你们大人怎么这样啊!”女儿口气里透着厌烦和不屑。
咱们大人怎么样了,咱们大人不象你们这些小老美,男女关系如此随便,咱们谈朋友就谈朋友,谁象你们那样,搂搂抱抱,今天和这个好,明天和那个好,那叫水性杨花,你懂不懂啊?算了,和你说水性杨花你也不懂,不是咱太老,是这个世界太新。
摇着头,被女儿奚落一番的咱灰头土脸地离开了女儿的房间。
等静下心来咋磨一番,咱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带着中国传统思维的第一代海外移民,和海外长大的孩子们的代沟不仅仅限于年龄差异,更多的还存在于文化差异,咱们以为人家卿卿我我,人家只是表示了彼此慰问;咱们认为不可夺人所爱,人家认为分分合合很正常,自己不喜欢了,送给朋友分享是个不错的选择;咱们认为分手就是敌人,人家分手还是好朋友;咱们认为男方要对女方负责,人家认为男女平等,这个世界谁把谁休了还说不定呢……
看这文化差异到啥程度了,咱们可以进入马王堆了。
鉴于此,咱在新年派对上多次力排众家长的意见,咱大声疾呼:小孩子高中就应该谈朋友,这为双方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提供了机会,也为自己了解异性并选择未来终身伴侣提供了经验,这绝对是利好的投资,做家长的千万别横加干涉,粗暴对待。
说心里话,咱年轻时候成长的环境如果能有这些孩子现在的轻松环境,咱现在也不会这么憋屈,您说是不是啊?
同意的请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