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的华人迟早要被你们害死 [2018/02]
- 罪恶之城(三)色诱(18+) [2015/01]
- 转基因食物的方崔之争(一)方舟子是个门外汉 [2014/01]
- 穆斯林婚礼 [2015/06]
- 罪恶之城(一)菜鸟闯赌场 [2014/12]
- 找女婿就要找这样的姑爷 [2015/01]
- 没有文化(五) [2015/05]
- 那片土地(八)卑贱 [2016/05]
- 海外华人,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2020/03]
- 罪恶之城(2)拉斯维加斯的秀 [2014/12]
- 爱折腾不是你的错 [2015/10]
- 博士和“不是” [2011/06]
- 毕福剑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04]
- 别把崔永元撕逼范冰冰简单化了 [2018/06]
- 海归的姑娘又想“出海”了 [2022/09]
-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舆论影响司法的又一恶果 [2011/04]
- 中国没有女人(一) [2011/02]
- 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2012/05]
-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让我重新成为劳苦大众 [2011/12]
- 今晚咱烧饭 [2011/12]
- 牛屎和鲜花(上)戴牛屎帽 [2011/11]
-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2010/06]
- 中国的学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中) [2010/04]
-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2010/04]
- 听于丹忽悠 [2009/07]
- 主流社会是个什嘛东西 [2010/02]
- 在美国咱遭受家庭暴力 [2010/04]
- 农民领导,永远正确 [2010/05]
- “骚扰”电话带来的家庭地震 [2009/08]
方舟子有备而来
02/01/2012
自从元月15日麦田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文章以来,龙年的网络,立即被韩方大战所充斥。韩寒第二天在自己的博客回应麦田:《小破文章一篇》,文章中对麦田的质疑明显表示了不屑。但方舟子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也加入进来质疑韩寒(此篇质疑在方舟子的博客中没有找到),韩寒在一月18日以《正常文章一篇》加以回应,从文章的题目上来看,韩寒显然把方舟子当成略高于麦田的对手,与此同时,麦田又发表了道歉信,让少年得志的韩寒更加小觑了对手的能量,马上表示很乐意接受麦田的道歉,并调侃方舟子唱歌唱到高潮处被切歌了。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很聪明的韩寒,这次小看了方舟子这个有备而来的高人了。
韩寒这篇《正常文章一篇》,无疑给方舟子加入此次“打假”的战争有了绝佳的借口,方舟子马上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击浪潮,其攻势之凶猛,让得意洋洋、准备过大年的韩寒一下乱了阵脚。
从方舟子的博客中,可以追溯到他于元月19日加入了此场角色大战,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角斗者,但鉴于韩寒18日就提到方舟子的质疑,从中不难看出,在方舟子19日的第一篇檄文开始,他就已经介入到这场“战争”中来了。
方舟子“对韩寒的文章向无兴趣”,但他为什么会介入到这场“战争”中来了呢?按他自己的说法,是“韩寒悬赏2000万(范冰冰又追加了2000万)找代笔者,不断地有读者在我的微博上留言希望我做调查去领这笔赏金,我便好奇地把麦田的质疑文章看了看”,这个“好奇心”让方舟子卷入了这场“战争”,还惹上了官司!
各位读者,你们相信吗?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咱是信了(不信又有什么证据呢?)。
方舟子不否认他和麦田以前就有过交手,“麦田好几年前也曾攻击过我,我对此人并无好感,其文章也就懒得去看。”麦田何许人?麦田是知名IT评论博主,原百度社会化网络事业部总经理,这样看来,都是名人,名人“咬”名人,是否是一场舞台剧,咱们这些看戏的观众只有傻笑的份了。
让咱们看看,方舟子是如何“偶然”介入到这场纷争中来的吧!
从元月19日到31日,方舟子发表了16篇对韩寒的“质疑”檄文,从文章的力度来看,每一篇都不是信手拈来,而是借助于大量阅读韩寒原文、查阅背景资料、对比相关文章、观看视频访谈等基础上,再对照时间、地点、人物等方方面面对话、文字、图片,进行了鸡蛋挑骨头式的“打假”行动,这是一个工作量及其浩大、工作方式及其慎密、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的工程,这里,咱就试举一例。
方舟子在31日发表的“天才”韩寒《书店(一)》分析一文中,比较了韩寒和钱钟书等人的作品,有了如下的一段文字:
便如此,还有一个问题:《书店》的写作者对钱钟书的作品非常熟悉,这就不是能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了。《书店》不仅文风模仿钱钟书,而且一些句子就是直接模仿钱钟书《围城》等作品的句子写出的,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有一定难度的模仿,对比如下:
《书店(一)》:“英文情书的最大好处莫过于信的开头便可以直称‘亲爱的某某某’”
《围城》:“只有英文信容许他坦白地写‘我的亲爱的唐小姐’”
《书店(一)》:“企图躲在英文里兴风作浪,鬼鬼祟祟地好比政治犯躲在国外活动”
《围城》:“不然真想仗外国文来跟唐小姐亲爱,正像政治犯躲在外国租界里活动”
《书店(一)》:“还有《男人如何博得女人欢心》,其实就等于把‘怎么调情’说得更加含蓄,就仿佛植物有它的学名一样。”
《围城》:“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
《书店(一)》“想必与‘幽默’(humour)最初在英语里解释为‘体液’十分切意,眼泪鼻涕当算体液,流眼泪便是流‘幽默’。”
《说笑》:“我们不要忘记幽默(humour)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好象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
看到这里,咱不得不佩服,搞生物学研究的方舟子对文学巨匠们作品之熟悉、对韩寒文章研究之深刻,让咱景仰的脖子一直放不下来,变成了颈肌强直,方舟子毕竟是搞科学研究出身,这样的慎密,总算给韩寒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井底之蛙”浇了一盆醍醐灌顶的冰水!
短短时间内,方舟子抛出这么多重磅炸弹,有思考能力的读者,难道不需要想一下这个“偶然的好奇心”吗?
咱不否认,方舟子在办《新语丝》网站之初,有着打“中国科研造假”的良好动机,但方舟子走到今天,已经成为专业打假人士。咱们知道,打假只是义务行为,是一个没有收入的义工之举,那么,方舟子是如何支付自己中美两地繁忙的公务和生活行为的呢?
中国有句俗话:无利不起早。咱一直寻思,目前中国造假盛行,方舟子无疑是中国造假者头上的一把利剑,站在道德的高度上,方舟子所有的打假行为,都应该得到咱们这些遵纪守法者的亲睐,可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人骂方舟子是“丑陋的小人”呢?难道这些骂人者都是造假者?他们为什么会对方舟子的打假行为持否定态度呢?
当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你就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了,其中的答案,你自己可以寻思到,在这里,咱不想展开讨论。
咱把方舟子近期打假的人物表一下,大家看看端倪。
方舟子打假的对象开始从学术界往社会文化界转移,但被揭露造假的人物,很少有资深的政治背景,省级及以上的领导人简历非常详尽,方舟子基本上没“兴趣”,其打假的对象大多集中在商界、文艺界、传媒等聚焦人物,象唐骏、李开复、杨澜、韩寒等等,由于社会人物造假行为不象科研造假白纸黑字、真凭实据容易得到,打这类人物造假,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加上这些人物具有很好的媒体社会效应,对他们打假,很多时候,是个竹篮打水的过程。
难道说,方舟子为了让中国有一个纯净的土壤,舍得一身剐去敢为天下先?难道说,方舟子是为了让造假从中国彻底杜绝,去做唐吉珂德式的人物,挑战中国社会的权威?
Come on,如果您这样认为,咱明天要去看牙医了。
各位读者,大家继续看戏,继续傻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