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的华人迟早要被你们害死 [2018/02]
- 罪恶之城(三)色诱(18+) [2015/01]
- 转基因食物的方崔之争(一)方舟子是个门外汉 [2014/01]
- 穆斯林婚礼 [2015/06]
- 罪恶之城(一)菜鸟闯赌场 [2014/12]
- 找女婿就要找这样的姑爷 [2015/01]
- 没有文化(五) [2015/05]
- 那片土地(八)卑贱 [2016/05]
- 海外华人,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2020/03]
- 罪恶之城(2)拉斯维加斯的秀 [2014/12]
- 爱折腾不是你的错 [2015/10]
- 博士和“不是” [2011/06]
- 毕福剑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04]
- 别把崔永元撕逼范冰冰简单化了 [2018/06]
- 海归的姑娘又想“出海”了 [2022/09]
-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舆论影响司法的又一恶果 [2011/04]
- 中国没有女人(一) [2011/02]
- 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2012/05]
-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让我重新成为劳苦大众 [2011/12]
- 今晚咱烧饭 [2011/12]
- 牛屎和鲜花(上)戴牛屎帽 [2011/11]
-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2010/06]
- 中国的学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中) [2010/04]
-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2010/04]
- 听于丹忽悠 [2009/07]
- 主流社会是个什嘛东西 [2010/02]
- 在美国咱遭受家庭暴力 [2010/04]
- 农民领导,永远正确 [2010/05]
- “骚扰”电话带来的家庭地震 [2009/08]
票房、名声和低俗----中国的好电影在哪里
04/20/2014
刚结束的、美国三大电影节之一的第48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导演们带来了4部故事片和3部纪录片,在一周时间内,抽空观看了3部故事片和3部纪录片,总的感觉是:中国的电影水准,与中国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极不相称!04/20/2014
纵观国内曾经创造票房记录的低俗电影《泰囧》,以及那些著名导演靠媒体宣传进行包装来打造票房的行为方式,靠这样的噱头和名人效应,来占据中国的电影市场,让有才华的年轻一代很难脱颖而出,这是中国电影近期内无法打入国际市场的根本原因。且不说中国电影无法和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美,即使和诸如巴西、墨西哥、伊朗等一些比较欠发达的国家相比,其编剧和导演的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种状况,和媒体上放“巨星”的票房纪录形成了巨大的讽刺:是中国的观众欣赏能力太低,还是中国的票房泡沫太大?
在这里,本人不想对此现象加以分析,只想把本次电影节中值得观看并写上一笔的电影,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就是由彭臣编剧、彭佳煌和彭臣导演的本届电影节获奖电影《走路上学》。
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片。
影片描述了发生在云南怒江边大山里一个家庭的故事。由于怒江这个天然屏障的存在,姐姐每天需要溜索去怒江对面小学上学,妈妈曾经因为溜索危象导致了心理障碍,禁止到了上学年龄的弟弟溜索上学,无论乡党委书记还是校长上门做工作,妈妈坚决不让弟弟溜索上学。故事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根据导演彭臣的现场介绍,这是他从事导演的处女作,作为中文专业毕业的他,其主攻专业是广告宣传,华人导演李安是他心中的偶像,这部影片,也透露出李安导演手法对其作品的影响。影片叙事很平淡,对话不多,但故事的主线很明确,这就是,在没有了外出打工父亲的家庭里,远离社区的孤独环境,姐弟之间的朝夕相处,形成了姐弟情深、相依为命的格局,这个格局,为后面展现故事的高潮打下了伏笔,这就是,姐姐为了抢救弟弟喜欢的一双新鞋,在溜索过程中跌入怒江离开了人间。
小姐姐去世后,弟弟性格大变,最后发展成抑郁症。根据心理医生的建议,最好的治疗方案是让弟弟上学,和小朋友多接触,但失去了女儿的妈妈坚决不答应弟弟冒溜索的危险去上学,结果,弟弟的疾病越来越严重。半年后,感谢政府的规划,怒江上架设了一座新桥,弟弟不需要溜索上学了。
影片到此嘎然而止,但观众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弟弟有救了!
故事的叙述很平淡,最初的近一个小时几乎可以说是拖沓,唯一值得观众欣赏的是来自云南当地的音乐和怒江旖旎的山水,但小姐姐出事后,剧情变得紧凑起来,观众的心情随着弟弟的病情而忐忑,最后的结局却有点俗套:感谢政府感谢党,造好大桥解决了交通,同时也解决弟弟的疾病。
放映结束后,当观众噙着泪水和导演合影的时候,本人私下里和彭臣导演做了短暂的交谈,据他介绍,这部影片投资成本在600-800万人民币,由于担心票房,采取了先看电影后谈价,觉得值这个价钱再交钱,目前基本收回投资,也就是说,这部具有艺术和生活双重标准的电影,票房价值少得可怜,值得欣慰的是:当大明星成龙看到这部片子后,主动要求为影片主题曲献唱,而且,分文不取,从这点上来看,该影片的艺术造诣和社会影响可见一斑。
鉴于结尾的俗套,本人向导演提出了一个剧情策划:观众在担心弟弟的疾病进展,而政府恰好在6个月后修建了这座桥,也就是说,弟弟6个月后才有可能治好抑郁症,假如政府的规划是6年后,那么,弟弟岂不是要病入膏肓了吗?既然姐姐出事后,乡党委书记等都上门慰问,为什么不让媒体介入,这样,也可以促成大桥的早日建成,观众也会欣慰,弟弟的疾病可以早日康复,要知道,抑郁症等半年,很可能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导演可以等,编剧可以等,但观众无法等啊,这也不符合国际上的“普世价值”,向国际市场进军,必须用民族文化去体现世界的人文价值。
彭臣导演很虚心地口头上表达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虽然知道自己说了也是白说,但真诚地希望,中国的导演们能够对世界电影业所反映的人文和价值观有所了解,在编导中国影片中,更好地体现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世界普世价值的结合。尊重事实固然重要,但艺术的手法脱离世界人文价值观,则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方向,如果有哪位读者不同意此观点,本人在此就举一例:中国可能有著名导演拍摄玉林的“狗肉节”展示给世界吗?
另一部故事片是大名人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据网络介绍,票房达到7.2亿人民币,在这里,本人只想说一句话:不看也罢!
且行且珍惜,给新人更多机会,中国电影,走好!
(片头图片来自网络)
在该片中身兼多职的彭臣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