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的华人迟早要被你们害死 [2018/02]
- 罪恶之城(三)色诱(18+) [2015/01]
- 转基因食物的方崔之争(一)方舟子是个门外汉 [2014/01]
- 穆斯林婚礼 [2015/06]
- 罪恶之城(一)菜鸟闯赌场 [2014/12]
- 找女婿就要找这样的姑爷 [2015/01]
- 没有文化(五) [2015/05]
- 那片土地(八)卑贱 [2016/05]
- 海外华人,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2020/03]
- 罪恶之城(2)拉斯维加斯的秀 [2014/12]
- 爱折腾不是你的错 [2015/10]
- 博士和“不是” [2011/06]
- 毕福剑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04]
- 别把崔永元撕逼范冰冰简单化了 [2018/06]
- 海归的姑娘又想“出海”了 [2022/09]
-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舆论影响司法的又一恶果 [2011/04]
- 中国没有女人(一) [2011/02]
- 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2012/05]
-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让我重新成为劳苦大众 [2011/12]
- 今晚咱烧饭 [2011/12]
- 牛屎和鲜花(上)戴牛屎帽 [2011/11]
-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2010/06]
- 中国的学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中) [2010/04]
-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2010/04]
- 听于丹忽悠 [2009/07]
- 主流社会是个什嘛东西 [2010/02]
- 在美国咱遭受家庭暴力 [2010/04]
- 农民领导,永远正确 [2010/05]
- “骚扰”电话带来的家庭地震 [2009/08]
成功人士的雅集
08/04/2019
中国人展示成功的标识是什么?包包、豪车、豪宅、饭局、旅游、被聚焦、被粉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展示,赵本山展示他的“书法”,马云展示他的“歌喉”,而据说,现在京城成功人士开始了新的生活追求:雅集。
咱这个周末,就玩了一次成功人士才有的风雅。
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猜猜这是什么乐器?
对了,这是源自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古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3000多年,由于 “琴” 这个历史,所以,中国后来发掘或者引进的乐器,大部分都叫 “琴” 了,比如 “钢琴” 、“手风琴”这类和弦乐不相关的乐器,也被称之为“琴”,就是为了凸显老祖宗给咱们带来的这份珍贵的遗产,古琴这个词,从1千多年前的唐代就开始沿袭下来了。
这是咱在这个周末,参加了一个“成功人士”的雅集,现学现卖来的。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中华文化展示,其中有一段荡气回肠的演奏曲《太古遗音》,就是由著名古琴演奏家陈雷激演奏的。后面,咱还会谈谈和陈雷激的渊源。
说起这个成功人士的雅集,还有点故事呢。
美国城市休斯顿,一直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来自中国的“普通”华人,一转脸可能就是中国的“名人”、“达人”或者“传人”什么的,下面咱谈到的这位“传人”,因为和咱是真正的老乡(老家扬州宝应县),认识他10多年了,只知道他是文革后首届音乐学院毕业的、美国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小提琴拉得棒极了,却不知,他还有另外一个头衔,中国古琴广陵派传人。
由于中国古琴曲谱记载使用的是文字,文字仅仅标记了音调,而没有节奏,于是,拿到这样文字谱的大师们开始了“各显神通”,把自己的技能和理解贯穿于文字谱中,结果,就形成了中国古琴演奏的数个流派,其中一个重要流派是诞生于扬州地区的“广陵派”。
这位老乡季家锦先生,是广陵派近代大师张子谦的最后一个弟子,文革对中国传统文化破坏殆尽,古琴各大流派也出现断层现象,文革后开始百废待兴,有关部门才开始考虑到把这些江湖传人的技能进行发扬光大,作为中国专业音乐学院文革后首届毕业生,季家锦也被组织安排了和中国广陵派最著名的传人张子谦当弟子,已近90岁的老人一生的绝技总算有了20多岁的年轻传人,音乐学院高材生季家锦先生,又学到了广陵派古琴演奏的绝技。
现在,咱们看看这张照片,这是季家锦先生在休斯顿“广陵琴学社”首次创办。
季先生来美国几十年了,怎么今天才开创了这个琴社?
这里面还有了另外一个故事。
休斯顿总领馆文化组最近来了一位郑参赞,他在国内的时候,一直从事中国文化申遗工作,中国古琴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是其中一位主要参与者。中国文化部今年将举办“古琴演奏家张子谦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而张子谦是上海人,上海也将同时举办张子谦诞辰纪念活动,扬州市政府更不能落后,这个诞生于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需要发扬光大,扬州市将开拍百集广陵派古琴历史的纪录片,而休斯顿有这样一位大师----广陵派真正传人、学贯中西的季家锦先生,扬州市政府、休斯顿总领馆文化组、广陵派、北京、上海……一连串的“巧合”,让这个琴社的成立成了必然。
现在,再谈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古琴表演艺术家陈雷激先生,他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古琴大师龚一的弟子,而龚一大师也曾是张子谦的徒弟,古琴让天涯海角的音乐人就这样联系到一起了。
在这个琴社成立的雅集中,季家锦先生现场讲演了广陵派和其它几个派别演奏的技巧,并把小提琴演奏技巧和中国古琴演奏技巧进行了分析并展示,经季先生这一番扫盲,咱对中国古琴演奏派别和技巧刮目相看,其中的有一段表演记忆深刻,右手拨弦左手按弦,但古琴可以左右手同时挑拨琴弦,据季先生介绍,这种技法在小提琴中,19世纪才出现,他还现场表演了小提琴的右手拉弓、左手挑拨琴弦的技能,而这种技能,中国老祖宗几千年前就有了。
古琴另外一个技能是“和弦”,这是季先生在美国音乐学院给专家教授表演古琴的时候,专家教授极为震撼的一个技能,美国的专家教授为中国人几千年前就发明了“和弦”这样的音乐效果感到很兴奋。看来,古琴真的被现代中国人冷落了。
咱对古琴被冷落的原因和季先生等人进行了探讨,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1、古琴谱是中文,阅读理解难;2、古琴谱里面的技法,很难全部转换成五线谱(季先生用理论解释了半天,咱是音盲,只记住了结论);3、古琴只有传承,而没有发展,现代社会,没有开创的东西,很难会被传承;4、古琴属于文人雅士茶余饭后修身养性的一种雅集,在快节奏的现代,很容易被年轻人忽视(这是咱的理解),没有年轻人参与的项目,大多属于“夕阳项目”,这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雅集活动中,咱也看到了古琴可以发扬光大的机会。
季先生的姐姐季家凰是美国电脑博士,姐弟俩把电脑科技运用到了音乐之中,季家锦先生现场合成了一段电影“主题音乐”,在主题音乐伴奏下,把古琴、笛子和和小提琴等乐器现场演奏,效果非常棒,仿佛置身于一场豪华的音乐会之中,让音盲的咱也感受到自己的升华,有点飘飘的感觉。
音乐会结束,咱只有一个期盼:学贯中西的季先生,如果能把在美国学到的现代音乐理念和科技运用到古琴的演奏中,把古琴演奏技能和曲谱进行国际性转化,古琴最终被世界接受才有可能。
看来,张子谦招的这个“最后的弟子”真的不一般,古琴如果发扬光大,没有季先生这样的学贯中西的音乐人不懈的努力,是完全不可以想象的。
雅集中还听到这样一个趣事。纽约有个老美,非常喜欢古琴文化,他了解到季先生对古琴的艺术生涯,和他联系,准备跟随季先生学古琴,一周从纽约往返飞行休斯顿一次。
祝愿季先生的古琴社能在美国开花结果。
下面是现场部分演出及讲解照片
古琴的曲谱是文字谱,某个音节演奏记载是“第几根弦第几个音节急促、挑”,节奏是“狂”,这样的记载让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理解,虽然音相同,但节奏和表现手法等都可能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派别
文字谱后来发展的减字谱,把一句话用一个字表达出来了,下面的图片,就有这样的减字谱
看看简谱下面的汉字,有谁认识,里面都是古琴的技法
古琴是高雅的音乐,演奏起来需要烧香
古琴和萧
古琴、笛子和小提琴在电脑合成伴奏音乐中的表演,对咱这个外行来说,效果远远比单独的古琴演奏要好得多
休斯顿总领馆文化组郑参赞介绍了古琴申遗及这次成立琴社的一些情况
来自休斯顿附近的一个城市Woodland,她来求援了,原来他们那里的中文学校教古琴的老师离开了,目前没有老师,请季家锦老师能否前去指导
演出结束,粉丝献花
下面是季家锦先生提供的宝贵资料,有很多资料是原件并首次发表
季家锦先生和他的老师、中国广陵古琴演奏家张子谦泰斗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音乐史学家、中国音乐学权威吉联抗先生(已故)
下面是中央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音乐史学家、中国音乐学家、古琴家、“中国古琴学会”会长、中国古琴考级委员会主席 吴钊先生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在延安的时候创建了“鲁迅艺术学院”
张子谦老先生写给季家锦的贺诗“喜闻家锦爱人学琴”,该诗在杂志上还发表过(见下图)
这是《上海音讯》发行的纪念张子谦从艺75周年吕骥和贺绿汀的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