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的华人迟早要被你们害死 [2018/02]
- 罪恶之城(三)色诱(18+) [2015/01]
- 转基因食物的方崔之争(一)方舟子是个门外汉 [2014/01]
- 穆斯林婚礼 [2015/06]
- 罪恶之城(一)菜鸟闯赌场 [2014/12]
- 找女婿就要找这样的姑爷 [2015/01]
- 没有文化(五) [2015/05]
- 那片土地(八)卑贱 [2016/05]
- 海外华人,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2020/03]
- 罪恶之城(2)拉斯维加斯的秀 [2014/12]
- 爱折腾不是你的错 [2015/10]
- 博士和“不是” [2011/06]
- 毕福剑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04]
- 别把崔永元撕逼范冰冰简单化了 [2018/06]
- 海归的姑娘又想“出海”了 [2022/09]
-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舆论影响司法的又一恶果 [2011/04]
- 中国没有女人(一) [2011/02]
- 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2012/05]
-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让我重新成为劳苦大众 [2011/12]
- 今晚咱烧饭 [2011/12]
- 牛屎和鲜花(上)戴牛屎帽 [2011/11]
-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2010/06]
- 中国的学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中) [2010/04]
-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2010/04]
- 听于丹忽悠 [2009/07]
- 主流社会是个什嘛东西 [2010/02]
- 在美国咱遭受家庭暴力 [2010/04]
- 农民领导,永远正确 [2010/05]
- “骚扰”电话带来的家庭地震 [2009/08]
有一种东西,叫文化
09/01/2019
朋友的孩子来美国上学4年了,最不适应美国生活的是:中午在学校吃的一顿“美国餐”,说是远远没有妈妈烧的家常菜好吃。也难怪,即使是移民到美国生活数十年的华人,一提到家乡,总是带着一种深深的眷念,正象有一首歌所表示的那样:想念外婆煨的莲藕汤。
这是一种文化纠结,在异国他乡,华一代移民一直生活在一种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环境中,而这种文化,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咱们还是喜欢吃中国食物、过中国节、谈中国事、说中国话。
本周末(8月31日),休斯顿的华人就展示了这样的一种文化宣泄,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让那种储藏在骨子里的一种东西能够痛快地释放出来。
这就是“休斯顿首届中华文化艺术节”给咱带来的感触。
说起这次文化艺术节,还颇有一点无意插柳的故事呢。
休斯顿有个“书友群”,有几位喜欢书法的文人墨客在一起“指点江山”,从王羲之“骂”到林散之,有时候还兼带“骂”几句其它社会现象或是艺术名人,大有“文化人聚会,唾沫星横飞”的味道。书友群在不断地发展着,更多的文人墨客加入了进来,来自《华夏时报》的社长于建一女士告知大家一个消息,说是北京举办书法竞赛,咱们何不送一批作品前去参赛?
一帮文化人一下被点着了憋在心底的残存的火星,大家回家把藏在故纸堆里的东西拿了出来,使出了浑身蛮力,创作了一批作品。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国内的比赛取消了,这批作品一下真的变成了“故纸堆”,无奈之下,参赛组委会决定在休斯顿搞一个书画展,把收到的作品让休斯顿的华人“尝尝鲜”,也不枉这次组织者和参赛者消耗的一番蛮力。
这个消息一旦在休斯顿华人群里传开,很多有着“一技之长”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的人马上建议:咱们何不来一次“中华文化节”,让更多的民间艺术家们展示一下他们的“绝技”?
于是乎,一场“唾沫星横飞”的小聚会,变成了敲锣打鼓的大舞台,“休斯顿首届中华文化节”就这样诞生了。
由于这是一次完全民间自发的聚会,一帮发起者和参加者开始了“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凡是需要花钱邀请前来的“名人”,一律免谈,咱们就是凑个热闹,在异国他乡,把小时候爹妈老师教给咱们的东西,以及经过几十年琢磨打练的技能展示一番。不瞒您说,这些有着一身“绝艺”的海外华人,在国内的时候,都是行业的佼佼者(就是所谓的名人),为了打拼生活,从“何人不识君”,变成享受自我的一种超然。
休斯顿首届中华文化节还真的是包罗万象来了个大杂烩,主要有:书法、绘画、篆刻、剪纸、盆景、插花、园艺、布艺、茶道、京剧、武术、民乐、古琴、民族舞蹈等,闲话少说,咱还是带大家前去欣赏一下这场自娱自乐、让人回味无穷的新老朋友聚会的盛况吧。
提前了半个多小时赶到文化节现场,停车场竟然全满,咱只好把车停在了很远的地方
文化节在腾龙教育学院举办,一进门,就看见原先准备举办的书画展,现在变成了“文化节”
部分作品,好在提前来了,欣赏作品的人还不多
茶艺社已经开张,卖茶的老师傅正在“忽悠”,下面的听众一个劲地点头:“好茶,好茶!”
这就是休斯顿书友群几位发起者,神聊的人在现实中见面了
中立的女士是提供这次展览场地的腾龙教育学院的校长俞晓春女士,人美心灵更美哦。
对了,她还是咱的老乡,咱好沾光啊
部分作品,水平确实不错,虽然咱是外行
部分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看来,女士学艺术比男士学艺术更能享受艺术带来的美丽
这是一种布艺画,画中的金陵十三钗,是由各种颜色的布剪裁并粘帖而成的,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创作这种艺术画的是下面这位女士,她曾经是亚洲女子健美冠军,还能看到她年轻的风采吧,如果亮一下肌肉,风采更...
不能再说了,要不然,会被人误解的
这幅贴画,草帽是各种颜色纽扣组成的,下面的衣服和羽毛,是由真的羽毛粘帖而来的
十二生肖剪纸
园艺展示台,旁边的那个冬瓜最少20斤
这位是插花大师,花篮是现插现卖,很便宜
美国人喜欢后院种花,中国人喜欢后院种菜,这里菜、花和水果都有,还有种子卖
义工们,前面一盒包子吃完了,又搬来一盒包子
古琴师傅正在调琴
保险经纪人王女士也是这次活动的赞助商之一,希望以后多多赞助这样的活动
海外劳动力贼贵,这位采访休斯顿京剧演员的采访者,摄像主持一肩挑了,电视台老板也忒会用人啦
书法练习台有位小姑娘正在认真地练习书法
看她写的书法:我爱妈妈和爸爸,也喜欢姐姐,“姐姐”两字她不会写
书法练习台都是小朋友在练拳脚,父母全是“陪公子读书”了
有个房间传出小提琴和古琴的音乐声,咱走进去瞧了一下,全是......
这是她们的舞台照
演出完后,咱赶紧给她们照了一张合影,结果被哥们调侃:眼里只有美女,就看不见他们。
咱没好气地反驳道:拍你这个寒碜相,也对不起读者啊
舞台表演开始了,少林功夫,小伙子功夫不错,可以得跳高奖牌了
再看看观众席,人满为患,很多人站着
华一代移民正在影响到他们的后代
看这些孩子看得多投入
少林武功学校的老师一声吼:动起来,于是,咱有了这张照片
没想到,有这么多孩子学习竹笛,演奏的两个曲子《扬鞭催马运粮忙》和《笑傲江湖》水平相当不错
这位是来自北京的古琴演奏大师郭怀瑾,据说,在北京,他的演出一票难求呢
在古琴的伴奏下,太极运动员在表演太极
古琴太极联合演出后集体合影
古琴大师和休斯顿名人合影
中文学校的孩子们正在摇头晃脑地念《三字经》呢
周洁晓慧舞蹈学校学生们的民族舞蹈
拍摄小美女们,总比拍摄咱哥们那些老帮菜有动力,不要说咱重色轻友啊
这是一对夫妻,双方都是某知名大学的教授,舞台上唱《请跟我来》到动情处,女方拉起了男方的手,请跟我走
民乐团部分演员和他们的舞台照
感谢部分组织和参与者,有一种叫“文化”的东西,让他们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