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的华人迟早要被你们害死 [2018/02]
- 罪恶之城(三)色诱(18+) [2015/01]
- 转基因食物的方崔之争(一)方舟子是个门外汉 [2014/01]
- 穆斯林婚礼 [2015/06]
- 罪恶之城(一)菜鸟闯赌场 [2014/12]
- 找女婿就要找这样的姑爷 [2015/01]
- 没有文化(五) [2015/05]
- 那片土地(八)卑贱 [2016/05]
- 海外华人,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2020/03]
- 罪恶之城(2)拉斯维加斯的秀 [2014/12]
- 爱折腾不是你的错 [2015/10]
- 博士和“不是” [2011/06]
- 毕福剑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04]
- 别把崔永元撕逼范冰冰简单化了 [2018/06]
- 海归的姑娘又想“出海”了 [2022/09]
-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舆论影响司法的又一恶果 [2011/04]
- 中国没有女人(一) [2011/02]
- 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2012/05]
-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让我重新成为劳苦大众 [2011/12]
- 今晚咱烧饭 [2011/12]
- 牛屎和鲜花(上)戴牛屎帽 [2011/11]
-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2010/06]
- 中国的学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中) [2010/04]
-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2010/04]
- 听于丹忽悠 [2009/07]
- 主流社会是个什嘛东西 [2010/02]
- 在美国咱遭受家庭暴力 [2010/04]
- 农民领导,永远正确 [2010/05]
- “骚扰”电话带来的家庭地震 [2009/08]
昨天,费城的亚裔夫妻被人打了
03/05/2020
歧视实际上是“低素质人口”所常见的一种外在虚弱的表现(63语录)
朋友传来一则新闻,在费城SEPTA地铁站,一对亚裔夫妻被一群青少年围殴,新闻认为可能与新冠病毒导致的“排外”情绪有关。
新闻内容翻译如下:上传到Instagram的视频显示了一起袭击案,据称是针对费城SEPTA地铁站的一对亚洲夫妇。警方正试图收集有关这一事件的信息,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冠状病毒的传播所引起的仇外心理有关
今天微信视频又传来一则消息:纽约地铁一个非裔壮汉,对一个华裔男士喷消毒水,一下带来微信群热议:美国是否会引发一轮针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
咱想就这个话题延伸一下。
来美国前,咱只了解“歧视”这个词,小时候,咱们歧视过“残疾人”,骂他们聋子、瞎子、瘸子;长大后,知道他们是弱势群体,咱们开始不再歧视他们了,但转而歧视“农村人”,甚至是大学期间,对吃商品粮的同学,多少都会“高看一眼”;等再长大一些,咱们又开始歧视外地人,即使现在,“地域歧视”仍然或多或少存在于普通民众骨子深处,网络上经常有“XX人都是骗子”、“XX人小偷多”、“XX地出刁民”……
记得自己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到上海出差,从来没去过上海的咱怕被当作“乡下人”,特地买一套行头、打扮得“油头粉面”地走在了上海街头。毕竟对大都市了解不够,在公交车上问路,竟然被一个看上去细皮嫩肉的小伙子一通上海话“数落”。用“数落”这个词是因为咱一句上海话没听懂,就听懂了一个词“港督”。诸位读者,不要把这里的“港督”和香/港联系起来,这是上海人很损的骂人词汇,相当于“呆头呆脑”的意思。
当然,社会在进步,上海现在已经被外地人入侵了,在上海街头不说上海话,再也没人歧视你了,因为,外地人给上海带来了钞票。此乃题外话。
年龄再长后,咱才琢磨出来:却原来,歧视实际上是“低素质人口”所常见的一种外在虚弱的表现!
而被歧视的人,则是在某个氛围内的“弱势群体”,真正高素质的人,是不会拿“弱势群体”作为歧视对象的。
人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这就让不同层次的人形成了“歧视链”。而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在最大程度上,让这样的“歧视链”难以见阳光,让被歧视的“弱势群体”有生存的空间,让每个人有公平的竞争机会。
来美国后才发现,“歧视”这个现象,在这里是万万不能有任何大意的,因为,这是一个雷区,“弱势群体”经常可以打着这张法律牌,让一些甚至是“无意之举”成为灰头土脸的法庭被告。
从网络上看到的消息,由于新冠疫情的肆虐,韩国、意大利等国出现了大量排华行为,很多民众竟然在街头叫嚣:中国人滚出去!俄罗斯更是出格,对华人进行搜捕并强行隔离。咱们试想一下,假如有民众在美国街头高喊“中国人滚出美国”这样的口号,会得到怎样的回应呢?
如果有这样的人,咱只能说:这些人要么是傻子,要么是疯子!
喊出这种口号的人只能在黑暗中,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用涂抹的方式,来表达他们丑陋的歧视心理,说到底,他们还是一群低素质的人。
现在,让咱们回到文章开头发生的两起“排亚裔”事件上来(不清楚这两起事件被伤害的是否是华人),费城的那起案件,警方已经呼吁民众提供信息,因为,这是刑事案件。而纽约这个非裔歧视行为,如果找到当事者,事件中的亚裔男士就凭这个录像,也会让这个非裔壮汉吃不了兜着走的。
这样说来,美国就没有歧视了吗?
否!一个绝对公平的社会只存在于人类的幻想中!
那是刚来不久的一次开车外出旅游,兜里揣着一张地图,咱迷路了,只好拐进了路旁的一个加油站,加油站一位50多岁的白人妇女见咱一直没明白她的解释,很鄙视地说了一句:你那么糟糕的英文,来美国干嘛?
由于用英文和她吵架吵不赢,咱只有灰溜溜地走了。
这是咱来美国碰上的唯一一次“明目张胆”的歧视。
一哥们和咱有着同样的经历,他告诉了他碰上的“低素质”和“高素质”老美的不同表现。
哥们来美时年龄偏大,英文口语不好,某老美同事很是排挤他,在老板面前告状,说和他没办法交流,不想和他一起工作。老板是这样回答他的同事的:Y医生是否影响工作了?英文作为他的第二语言,他能说到这样的程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而我们一句中文都不会说,为什么不给他时间呢?
这就是高素质和低素质的区别!
由高素质的人来运作一个社会,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民众的幸事,因为,弱势群体总是端有一颗“玻璃心”,而这颗玻璃心是需要呵护的。
网络上有一段发生在比利时的视频,视频制作者找了3位中国学生和两位当地演员,看“新冠疫情”肆虐的当下,普通市民是如何对待中国人的。
视频中,3个中国学生戴着口罩上地铁,随后用中文交流,两位演员对他们恶语相加,视他们为病毒携带者,要他们离开车厢。结果,素不相识的当地居民纷纷指责这两位演员的恶行,有的乘客竟然要两位演员离开车厢,说他们才是病人。
导演选择了5个车厢进行不同的测试,每一次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这充分反映了比利时普通民众的素质:这样的歧视,是不被他们所接受的。
不要幻想消灭歧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歧视,但把心底的歧视发展到外在的鄙视,则是健全法制社会所不允许的。
咱坚信,发生在纽约和费城的现象,绝对是个别现象。奉劝现阶段的在美华人,不要触发低素质人口产生“歧视”的导火索,按照美国CDC的建议,公众场合请不要戴口罩,因为,在美国普通民众眼里,戴口罩的是“病人”。
这个话题,留待下面讨论。
这是一个老美发给咱的信息,他人用了“东方人”(蓝色圈)这个词汇,老美就认为是种族主义者了(红色框)
在美国,说“来自中国的人都是炸弹”,结果估计真的是炸弹爆炸了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