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的华人迟早要被你们害死 [2018/02]
- 罪恶之城(三)色诱(18+) [2015/01]
- 转基因食物的方崔之争(一)方舟子是个门外汉 [2014/01]
- 穆斯林婚礼 [2015/06]
- 罪恶之城(一)菜鸟闯赌场 [2014/12]
- 找女婿就要找这样的姑爷 [2015/01]
- 没有文化(五) [2015/05]
- 那片土地(八)卑贱 [2016/05]
- 海外华人,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2020/03]
- 罪恶之城(2)拉斯维加斯的秀 [2014/12]
- 爱折腾不是你的错 [2015/10]
- 博士和“不是” [2011/06]
- 毕福剑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04]
- 别把崔永元撕逼范冰冰简单化了 [2018/06]
- 海归的姑娘又想“出海”了 [2022/09]
-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舆论影响司法的又一恶果 [2011/04]
- 中国没有女人(一) [2011/02]
- 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2012/05]
-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让我重新成为劳苦大众 [2011/12]
- 今晚咱烧饭 [2011/12]
- 牛屎和鲜花(上)戴牛屎帽 [2011/11]
-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2010/06]
- 中国的学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中) [2010/04]
-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2010/04]
- 听于丹忽悠 [2009/07]
- 主流社会是个什嘛东西 [2010/02]
- 在美国咱遭受家庭暴力 [2010/04]
- 农民领导,永远正确 [2010/05]
- “骚扰”电话带来的家庭地震 [2009/08]
高考、升学及年轻人的未来(二)
您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06/16/2021
坚守善良的清贫,胜于圆滑的投机(63语录)
不知道是不是咱们历史上“艰难困苦”的时间太长了,亦或是由于打小“缺衣少食”物质匮乏的熏陶太久,中国人无论走到世界任何角落,都有一种“不安全”感在有意无意之中,影响着自己的言行,同样,也或多或少反映在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之中。
即使是来到美国,这种不安全感并不因为美国的福利制度是“穷人的天堂”而消逝,恰恰相反,第一代华裔移民总觉得自己是“外人”,在异国他乡随时可能面临“不期之灾”,因而尽可能存钱买房、投资养老。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希望孩子从事医生、律师、金融等行业,一来这类行业“赚大钱”,二来人前人后也给自己脸上“添光”,所以,“常春藤情节”是华裔第一代移民难以释怀的情结,而家长们很少顾及孩子们的喜爱和潜质,因为,相对于“赚大钱”来说,喜爱和潜质“统统不重要”了。
就拿自己来说,或许咱们那个年代,能进入大学就是祖上“烧高香”了,至于选择什么专业,那是完全可以忽略的选项!于是,咱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师范、医学、工程、地质、农林……凡是表格里面能填写的选择,咱都给填了,临了,还填上一句话: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任何择校选择都同意!目的只有一个:招生大员您行行好,给咱未来有口饭吃。
一直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就这么浑浑噩噩地混了前半生。直到来到美国10年后,咱才找到自己的喜爱,却原来,咱喜欢“张家长李家短、老王坏小潘好”之社会学范畴的东西,但自己却木已成舟,从事了科学研究。
是不是前半生不知道自己的特长及爱好,遵照家长的选择,从事一份“赚大钱”光宗耀祖的职业就不好呢?
未必!下面几个例子或许能给家长们一些启示。
绝大多数情况下,当那个朦朦胧胧的少年成人的时候,当他们理解家长的苦心的时候,或许,他们选择了原谅父母,并心安理得地“朝九晚五”从事着这份赚大钱的工作,因为,咱们绝大多数华人都很传统,并不希冀那种马斯克、乔布斯冒险并成功的大运,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朋友的孩子喜欢文学,初中的时候,就用英文写小说,朋友曾经把孩子80多页的小说传给咱,小说写得非常棒,想象力极为丰富。孩子未来的理想是文学创作,大学选择也希望申请相关专业。
临近大学申请时,朋友死活不干,和孩子发生了巨大的冲突,虽然这个孩子文学潜质超群,但朋友坚持让孩子选择赚钱的专业,因为,文学专业毕业,未来在美国养家糊口都可能成问题。
两代人冲突不可调和,最后,朋友对儿子下了死命令:如果你从事文学专业,上大学的任何花费,我不会掏一分钱!
孩子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最终屈服了,申请了美国顶级的金融专业,毕业后进入了华尔街,收入是父母的N倍。
有一次,父子俩聊天,孩子突然发自肺腑地告诉老爸:老爸,您是对的,我现在赚的钱,足可以给自己出N平方本小说了。
孩子长大容易,成熟却很难!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华人家庭,结局却是相反。
女儿喜欢文学,家长却采取了同样的高压政策,不得已,女儿上了商学院,并最终按期毕业。
父母兴高采烈地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但在毕业典礼上,遭遇了难以置信的事情。
女儿当着父母的面,对父母说:这是你们要求我做的,我最终达成你们的心愿了!从今以后,我的事不需要你们管,我也不再和你们保持任何联系,我把你们要的东西还给你们。
女儿当场把毕业证书撕毁,扔给了父母,和男朋友离开了。
在有爱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会回到家庭的氛围中,但这种不尊重孩子选择的高压,会不会为两代人之间造成隔阂和伤害,只有天知道了。
不同个性的孩子,高压带来的可能是完全相反的结局。
这段话给和孩子发生矛盾的家长,聊以自慰,孩子不听话,给自己添堵,但给社会带来希望
当有朋友向咱咨询,孩子从事什么专业好的时候,咱往往会反问:您是否指望孩子养家糊口、帮你们养老送终?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表示了“不需要”。一旦得到这样的答案,咱也只给出唯一的答案: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性格内敛、听话的孩子,家长帮助孩子选择专业,大多能得到孩子的认可。而性格刚烈、有独立主见的孩子,当爹妈的最好别瞎指挥,否则,处于逆反期的孩子,没准尽往您伤口上捅:您越不想让他们做的事,他们偏偏越要去尝试。
有朋友孩子成家立业后告诉他:我没吸大麻并不是因为你不停地唠叨,而是因为我吸完后非常不舒服,觉得自己是找罪受,所以,才没吸。
朋友听了,很是后怕,当时如果在孩子的事情上苦口婆心、死死相逼,可能的结果真的是无法预测的啊。
家庭和睦,父母是榜样,孩子即使暂时“离群”,最终也会回归家庭,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咱认为:培养一个具有爱心、善良诚实、对社会有用的“大写的人”,远比培养一个名校毕业、谎话连篇、只会赚钱的小人更光宗耀祖。
坚守善良的清贫,胜于圆滑的投机!
毕竟,西方社会,早已度过了生存危机,在这里,使用“田忌赛马”的不公平策略投机,会被其他民族鄙视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前年回国的时候拍摄的,家长们正在培养和自己“作对”、给自己“添堵”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