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的华人迟早要被你们害死 [2018/02]
- 罪恶之城(三)色诱(18+) [2015/01]
- 转基因食物的方崔之争(一)方舟子是个门外汉 [2014/01]
- 穆斯林婚礼 [2015/06]
- 罪恶之城(一)菜鸟闯赌场 [2014/12]
- 找女婿就要找这样的姑爷 [2015/01]
- 没有文化(五) [2015/05]
- 那片土地(八)卑贱 [2016/05]
- 海外华人,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2020/03]
- 罪恶之城(2)拉斯维加斯的秀 [2014/12]
- 爱折腾不是你的错 [2015/10]
- 博士和“不是” [2011/06]
- 毕福剑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04]
- 别把崔永元撕逼范冰冰简单化了 [2018/06]
- 海归的姑娘又想“出海”了 [2022/09]
-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舆论影响司法的又一恶果 [2011/04]
- 中国没有女人(一) [2011/02]
- 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2012/05]
-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让我重新成为劳苦大众 [2011/12]
- 今晚咱烧饭 [2011/12]
- 牛屎和鲜花(上)戴牛屎帽 [2011/11]
-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2010/06]
- 中国的学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中) [2010/04]
-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2010/04]
- 听于丹忽悠 [2009/07]
- 主流社会是个什嘛东西 [2010/02]
- 在美国咱遭受家庭暴力 [2010/04]
- 农民领导,永远正确 [2010/05]
- “骚扰”电话带来的家庭地震 [2009/08]
咱对宗教的部分观点----和基督教教友的对话
11/25/2009
村民“追求永生”发表了日志《两种怀疑》,咱就他的文章进行了探讨,并引来了村民“同往锡安”的共同探讨,此探讨表达了咱对宗教的看法,咱把原对话贴于此。
追求永生原文:
怀疑本身没有问题,基督徒也是一样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
但是怀疑是有两种不同性质的。
一种是有益的怀疑,这种怀疑促人去进一步追根求源,直到理解真理。
另一种怀疑是破坏性的怀疑,这种怀疑使人逃避,直接拒绝对相关对象进一步探求。
(63):能否举例?
(追求永生):谢谢好友关注。
我就举学习圣经的例子吧。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都有疑问。
基督徒也有很多问题,但是我们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神的旨意,遵从神的教导。
而非基督徒呢,尤其是反基,他们的疑问是为了否定。并非是为了理解神的旨意,而是为了给自己的反对圣经找理由。
(63):那么,凭什么说你是有益的,人家是怀疑破坏性的呢?
这是东西半球同时看太阳的问题,你看到了黑暗,人家看到了光明,都没有错啊
(追求永生):我觉的你说的这个现象在许多场合是这样,但是我说的情况不是属于这种场合。如果只是相对的对错,那我讨论的问题就没有意义了。
我的讨论适用于那里只有一个客观真理,而积极的怀疑使人向这个真理靠近;破坏性的怀疑使人远离这个真理。
朋友觉得有这种情况吗?
(63):一件事情,远不是对错那么简单,也就是说,真理并不是绝对的,那么你所说的真理,对他人来说,未必就是,正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样,信仰者有自己的选择,说对方一定错,未必
(追求永生):许多事情确实如好友所说,我完全同意。但是,这不能得出结论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如果认为都是这样,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 我是不认同的。
具体说哪些是绝对的,哪些是相对的,一言以蔽之,跟神有关的,都是绝对的;跟人有关的,都是相对的。二者不能互换。
(63):这就是您的绝对了,您给了不信神的人没有出路了
每个教都这样,这是世界不太平的根本原因
(追求永生):这是一种认识,或者是一种描述,如果是这样,不这样认识反而有害;如果不是这样,谁这样认识谁负责。
至于天下太平,无神论也不能保证。我们就不谈这些了吧。这些理论上的探讨离实践还有好几步呢。如果把不太平和某种理论挂起钩来,这倒是一种绝对了。
xqw63: 也就是说,真理并不是绝对的,
(同往锡安):你这句话是绝对的吗?
(63):咱没有绝对啊,咱正是希望相对地看问题
(同往锡安):也就是说你认为“真理并不是绝对的”也不一定绝对正确,即真理也有可能是绝对的,不是吗?
(63):你是想用文字游戏让咱钻圈套呢,既然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那么,真理就不是绝对的了。
(同往锡安):你可能没有弄清楚我想说的:
1。你认为真理不是绝对的。
2。你同时承认没有任何事是绝对的。
3。那么你所认为的“真理不是绝对的”,这句话本身也应该不是绝对的,不是吗?慢慢想想~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你不小心犯的一个错误。因为在你的心目中,你还是认为世上有绝对的世情存在的。
(63):你的第三点就是文字游戏啦
(同往锡安):看来你还没看出你观点的矛盾。起码对你来说,“真理不是绝对的”就是绝对正确的了嘛!这跟“凡事都是相对的”矛盾了。
(63):你这是文字推断了,真理不是绝对的是咱的观点,正象地球是圆的是一个观点,你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也可以认为是错误的,那是你的判断。
1+1=2,这个公式建立了数学的基本准则,并被大家接受了,才有了数学的更高发展,而一个教义,是一群特定的人们信仰,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那么就自称真理,似乎不妥。
咱不反对信教,而且认为,各个好的教义,都是促进人类向美好发展的,咱鼓励自己的孩子接触美国教义,尤其是基督教,只要她愿意,但咱反对走极端,不要因为信教而排斥其它
(同往锡安):呵呵~别着急。“真理不是绝对的”这句话是不是绝对的?如果是,那么你就等于说这世上是有绝对正确的事情存在,不是凡事都是相对的。
真理是被人认可才成为真理呢?还是它本身是真理,而被人认知?也就是说真理(包括自然界的一切规律)是不是先于人存在,不以人的认同或不认同而改变。拿1+1=2来说,如果有人不认同,它就不等于2了吗?
走极端,排斥其它是指着什么说的?
(63):首先,真理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第二,绝对和相对的概念是什么?
第三,书本上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知识是一样的吗?
第四,你的教义就可以解释世界上一切因果,那么,为什么直到14世纪才出现呢?
第五,世界上是信基督教的人多,还是不信基督教的人多?
第六,不信基督教的人,难道都是迷途的羔羊吗?如果持这样的思维,各种教义之间就难以调和了,世界大同就只是一句空话了。
第七,美国法律的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在美国国内调和了各种教义的平衡,也就是说,即使在基督教盛行的国家,也允许非基督教成员自由发展,那么,作为教徒,
对非教徒的责难,这就是教义的缺陷了。这就让咱想起了,基督教最初受难的日子,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法律,而只有教义,美国这个国家将不会成为一个国家。
回答您的问题:咱就怕孩子具有一种思维,你的思维让咱想起了文革前咱们自己的那种思维,对他人不同思维的一种完全排斥。世界不完全是你看到的那样,也不完全是咱看到的那样,多接触不同的观点,会使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思维和人生。
村子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把基督教说的一无是处的,有坚信不疑的,咱不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尊重他人的信仰,也看重自己的选择。
加一个探讨者的言论
rebel 4小时前
原则上正确;您的具体解说则是个复杂的问题。63 和锡安的对话说明了:这是个哲学上的非命题。意思是,这不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特别是理论层面上可以讨论的问题。整个中世纪,“学术界”一直在讨论这样的 问题,甚至“天使有几条腿的”问题。近代哲学在学术上解决了源于古希腊哲学的中世纪神学的各种难题,包括锡安提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最后解决是通过哲学 与神学的分离完成的。这个分离与交响乐,资本主义同时产生。虽然私下里这类讨论还可能发生,但这已经不是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了。我建议的关于宗教信仰的私 下讨论的方法,是谈论生活的实例。这样的对话才会有内容,才能变成有价值的学习。
现代西方的基督教,在神学上有“攻”和“守”两派。“守”派的主要兴趣是守住自己的地盘。他们说,你们对我们的攻击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可以有自己的信仰。“守派”的对话对象是象人间的盒子那样对基督教有不客气的怀疑的人, 他们是对立阵营的攻派;基督教守派对63这样的温和派就不说什么了。基督教攻派则相反,与他们对话的人通常是温和派(他们与激进派谈不上半句)。基督教攻 派的目的不是守住自己的阵地,而是要括大自己的阵地,或者说,以攻为守。我很有兴趣地发现,锡安和您都倾向于“攻”。这个也说得通,不然你们也不会在网上 谈宗教。
我喜欢这样的对话。我与锡安谈得来。我的方法是,听她讲人生的道理,但尽量不讨论她的biblical positions。比如,尽量不讨论“有没有上帝”这样的问题,不然对话难以继续。我们讨论“神要人做什么”(她的语言)或“人应该或最好做什么”(我 的语言)。不知您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