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的华人迟早要被你们害死 [2018/02]
- 罪恶之城(三)色诱(18+) [2015/01]
- 转基因食物的方崔之争(一)方舟子是个门外汉 [2014/01]
- 穆斯林婚礼 [2015/06]
- 罪恶之城(一)菜鸟闯赌场 [2014/12]
- 找女婿就要找这样的姑爷 [2015/01]
- 没有文化(五) [2015/05]
- 那片土地(八)卑贱 [2016/05]
- 海外华人,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2020/03]
- 罪恶之城(2)拉斯维加斯的秀 [2014/12]
- 爱折腾不是你的错 [2015/10]
- 博士和“不是” [2011/06]
- 毕福剑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04]
- 别把崔永元撕逼范冰冰简单化了 [2018/06]
- 海归的姑娘又想“出海”了 [2022/09]
-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舆论影响司法的又一恶果 [2011/04]
- 中国没有女人(一) [2011/02]
- 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2012/05]
-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让我重新成为劳苦大众 [2011/12]
- 今晚咱烧饭 [2011/12]
- 牛屎和鲜花(上)戴牛屎帽 [2011/11]
-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2010/06]
- 中国的学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中) [2010/04]
-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2010/04]
- 听于丹忽悠 [2009/07]
- 主流社会是个什嘛东西 [2010/02]
- 在美国咱遭受家庭暴力 [2010/04]
- 农民领导,永远正确 [2010/05]
- “骚扰”电话带来的家庭地震 [2009/08]
把命都“堵”掉了
03/11/2010
回家最大的感受,就是全国上下交通大堵塞,堵得那个要命哦,人如果没有一点耐心,非把汽车给砸了步行才过瘾。
在写这篇文章前,咱查了一下资料,这是从中国汽车油漆网上看到的数据:中国汽车行业,2009年1-12月17家重点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共完成15128.1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1172.8亿元,同比增长82%;完成工业增加值为3077亿元,同比增长36%。
在世界汽车同唱衰歌的2009年,中国汽车业竟然出现了30%以上的增长率(为GDP贡献弥足),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2009年倒掉了两家,而去年福布斯中国富人榜中,首富竟然被汽车大亨王传福占得,可见中国汽车业形势多么喜人。分析原因,都是中国汽车刺激政策所致,按老百姓的话说,汽车便宜了,手续也简单了,俺们为啥不买辆车玩玩呢?
且慢,咱又要摆拽,用“且慢”这个词了,咱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跟着咱跑,等跑不通了,您就知道自己被堵在哪里了。
卖汽车的开心了,老百姓也开心啊。咱老家门前屋后的,是人是鬼都买了车,有钱的买奥迪,没钱的买奥拓,路上3-500万的车不少,而更多3-5万的车也开得飞快,这下把城市堵的,那个闹心哦,每天为出门烦恼,一点点路程,自己都掌握不了时间。住宅区里不大的空地,晚上横七竖八地停满了车,您说这建筑单位是咋搞的建筑,在开始对住房楼进行建筑的时候,就不知道多建几个停车场,出门散步,除了要躲避脚底下的狗屎,还担心着前后汽车的鸣笛声。
此次回国,咱去了上海、深圳、南京、苏州、无锡等几个大中型城市,没有一个城市不堵车的。 那一日在上海,算好了打的的时间赶火车,结果离火车发动不到5分钟,才赶上车,检票口都空无一人了,害得咱拎了两只箱子,跟着咱家两位女士,拿出了吃奶的劲儿拼命地跑,差点把老命送掉。咱啥时候这样运动过啊,等坐进了火车座位,眼前就剩下金星乱飞,虚汗如雨,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风了。
在苏州,早晨9点,咱和领导出门,招手揽出租,竟然没有停车的,正好有一位年轻女客人附近下车,咱才跑步过去把的士门拉住了,上车后和司机一闹磕,司机调侃咱:“你是运气好,这个时间,没有出租司机愿意在市区载客,人家宁可不做生意,也不愿意被堵在路上,我如果不是送一个客人到这里,我也不会往市区跑的,这个女孩(前一个顾客)害死我了,在郊区6点半上的车,你看,现在9点多了,才开到,只有20块钱的车费,今天一天的心情都没有了。”
好在咱们只想到几站路外苏州著名的步行街----观前街转转,沿途未碰上堵车,由于观前街不让停车,司机把咱们远远地放在了几个街道远的地方,咱们在不是步行街的地方,就开始了步行(很惨,搬运工的滋味不好受)。
出了观前街,打的又是问题,无奈,找到一辆人力三轮,把采购的整箱物品暂时从手中转移出去,方才松了一口气(回国购物是个苦差事哦)。
咱以为拒载是苏州的特色呢,可所到城市,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揽出租往城里走,那绝对是一种需要毅力和耐心的活儿。
下午5点,从南京夫子庙出来,跟在领导后面,大包小包拎一大串,好不容易走到可以打的士的地方,总算揽到了一个好心的小伙子,停车在咱们跟前。咱把手里的巨大包裹往后车座一放,坐定付驾驶的位子,这边把安全带往身上拉,那边小伙子开腔了:“师傅,到哪里?”
“市中心鼓楼,有饭局,”卸掉负担的咱,不由地透露了开心的自豪。
“对不起,师傅,我马上要给汽车加气,不顺路,麻烦您找另外一辆车坐吧,”小伙子彬彬有礼,让人难以拒绝。
咱不知深浅,心想,人家小伙子汽车快没气了,总不能硬让人开吧,如果车子死在半路,咱还要不要学雷锋,帮助把车子推到加气站呢?
拿了大包小包,站路边继续揽的士。
又是一个小伙子停下来了,咱拉了车门要放包裹,小伙子忙不迭地问:“师傅,到哪里?”
“鼓楼,就几站路啊,”咱的声音里,有了哀求了。
“对不起,对不起啊,我马上下班,要换人开车了,您就打下一辆车吧。”话音未落,汽车就起步了。
他NND,你下班要换驾驶,干嘛在咱跟前停车呢,你拒载就拒载,借口倒挺多呢,咱没笔,要不然,把你的车号记下来,咱……唉,人家也不容易,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继续等,可不再有小伙子看咱们一眼了,看时间不早了,咱在得到领导的首肯下,赶公共汽车了。
看站牌,问司机,公交车司机就是牛,那样拥挤的环境,硬敢往人群里开,总算在约定的时间过后不久,咱们到达了目的地。
女儿满16岁了,可以办理身份证,打听了办证点中午12点关门,咱们9点多一点就出门了,可紧赶慢赶,在11点45分才赶到办证点,好在办证人员还热心,没有歧视最后一个客人,没有让咱们再跑一趟。
又是一个傍晚时间,坐了朋友单位的车上饭局,司机很巴结,看到了左侧的饭店,为了让领导和客人少走几步,决定到前面掉个头,把咱们送到饭店门口。就是这个掉头的决定,让咱们迟到了40分钟。
那也是市中心,汽车往前淌的过程中,车子就无法转到左侧车道了,就这样,一直走了几个街道,汽车才绕了一个大圈,掉头成功,车子继续在车流里面淌,一淌就是40分钟,才到达饭店门口。这样的交通,让咱想起了咱们休斯顿市2006年丽塔飓风来临时全城大撤离的交通堵塞情景,几个街道,竟然需要40多分钟,咱们为不尽早选择靠边停车而后悔不已。
不过,坐在车里,咱观察着交通大堵塞的混乱,仔细对比了一下中美交通的异同点,眼前的交通运作现实,让咱一下顿悟:这走在路上的(行人)、跑在路上的(汽车)和站在路上的(交警),实在是一种中国特色,你不服还不行。
普遍而言,中国每个交通路口红绿灯都有计时器显示,每次交通灯转换的时间间隔远远长于美国交通灯转换时间,一次绿灯的时间,在主要干道有的时候可以达到2分多钟,远远长于美国的30-40秒,而且,很多时候,右转交通灯有专门的指示,为右转的汽车打开通行的大门(美国绝大多数交通路口右转不设右转灯,红灯时右转车在避让车辆的情况,可以通行)。但交通管理和群众遵守交通意识极为淡漠,举一个例子而言,一个右转弯信号灯30秒,结果,排在右转弯车道上的汽车,只通行了3辆(在美国,这么长的时间间隔,通过的汽车30辆也不止),原因很简单,直行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照走不误,右转的汽车司机,只有对着人流开去,才在人流中“挤出”一条汽车通过的车道,等汽车一过,人流自动合拢,下一辆车继续着“挤”人流进行开道的艰苦工作,于是,右转车辆堵塞了直行车道,直行车道车速上不来,结果越堵越多,后面的车见缝插针,交通大混乱就不可避免了。
刚看到网上新闻,说是2010年汽车发展重点是让“汽车下乡”,不禁哑然,原来,咱们祖国的汽车行业也知道“城市汽车饱和”这个概念啊,他们把中心城市向农村辐射的苏联革命斗争经验,都拿出来为发展祖国的汽车事业服务了。咱不禁想象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场景:早起床出门,农民兄弟把奔驰车从牛圈开了出来,汽车沿着羊肠小道前进,最后停在田埂上,从后车厢里搬出粪桶,再从车顶上拿下扁担和粪勺,换上农装,脱下皮鞋,担着粪桶,迎着阳光,走向春意岸然的田野……
深圳:明明是单行道(路上箭头),就有车逆向行驶,等双方都无法通过后,驾车的女士只好后退(技术还特差),让咱们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