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的华人迟早要被你们害死 [2018/02]
- 罪恶之城(三)色诱(18+) [2015/01]
- 转基因食物的方崔之争(一)方舟子是个门外汉 [2014/01]
- 穆斯林婚礼 [2015/06]
- 罪恶之城(一)菜鸟闯赌场 [2014/12]
- 找女婿就要找这样的姑爷 [2015/01]
- 没有文化(五) [2015/05]
- 那片土地(八)卑贱 [2016/05]
- 海外华人,需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了 [2020/03]
- 罪恶之城(2)拉斯维加斯的秀 [2014/12]
- 爱折腾不是你的错 [2015/10]
- 博士和“不是” [2011/06]
- 毕福剑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2015/04]
- 别把崔永元撕逼范冰冰简单化了 [2018/06]
- 海归的姑娘又想“出海”了 [2022/09]
- 药家鑫被判死刑,是舆论影响司法的又一恶果 [2011/04]
- 中国没有女人(一) [2011/02]
- 让人恶心的事和人 [2011/08]
- 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 [2012/05]
- 万恶的美帝国主义,让我重新成为劳苦大众 [2011/12]
- 今晚咱烧饭 [2011/12]
- 牛屎和鲜花(上)戴牛屎帽 [2011/11]
- 女儿的“男朋友”首次登门拜访 [2010/06]
- 中国的学校,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中) [2010/04]
-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2010/04]
- 听于丹忽悠 [2009/07]
- 主流社会是个什嘛东西 [2010/02]
- 在美国咱遭受家庭暴力 [2010/04]
- 农民领导,永远正确 [2010/05]
- “骚扰”电话带来的家庭地震 [2009/08]
04/05/2010
本题目上篇在倍可亲首次发表后,得到了海外华人极大的参与和讨论,绝大多数的网友支持笔者文章中的观点,还有朋友打电话和咱进行了探讨,但也有网友质疑“奴才”的字眼太“吓人”,更有网友认为咱已经成为“哈美”的奴才了。
能够感受到咱们这些海外网友对中国教育的那份关心和期盼,因为,我们都是那个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奴才”(且允许咱暂时用此字眼),我们象一棵小草,不需要很多营养就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落地生根,并茁壮成长,这是中国文化的成功之处,是西方人权自由文化所不具备的适应于人类肉体生存法则的一个优势。
需要澄清的是:咱这里“奴才”的含义,不是那种马克思所形容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不是过去大户人家的“看门狗”,更不是李莲英之流的“太监”,如果有网友连笔者前文中 “奴才”的含义都没弄清楚,那就不是咱的问题了,您自己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奴才,于笔者无关。
咱这里谈到的“奴才”,是一种无法超越自我认知、无法突破先人思维、无法具有一种“奇思异想”的思维禁锢,是每当作出决定或是行动的时候,都需要瞻前顾后、引经据典地寻找其决定和行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唯权势方(上级或权威)而行动的好员工、好下属、好学生、好孩子的行为,是一种惧怕当出头的椽子的“中庸”的表现。
任何教育制度,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制度,比较中美教育制度,如果说,美国的自由放任的教育,培养了各个行业的精英,中国的教育制度,则培养了一大批在精英领导下的好的技术人才。
不过,深知美国教育诟病的华人可能要问:美国教育如此先进,为什么生活中,有那么多无知的美国人?
这个问题问的好,咱希望自己的一管之见能给您一点启发,如果您能安上在海外可以自由思想的翅膀,您一定会找到更多答案。
大家都知道,美国社会,是一个精英社会,社会的各项法律准则和条条框框,无不是精英们制定出来的,作为精英政治,维持法则不折不扣地执行,是保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一个基础,美国社会,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地球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可以在美国找到自己的同胞,在这一鱼龙混杂的社会里,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最好的措施就是采取精英政治。
那么,精英政治到底是一个什么东东呢?
精英政治就是精英们培养一大群傻子,按照精英所指定的方向和目标,毫无怨言地走下去。
美国的教育资源和水准,完全可以使整个美国成人,达到80%以上的大学化教育,但这样做的一个最大弊端,是培养了一大批质疑精英政治的次级精英们,在美国这样一个多数人领导少数人的民主政治体制中,这样的次级精英一多,社会就会向多极化发展,导致政局的不稳定性。美国的各个大学,培养的定式已经形成,即:常春藤等名校培养的是未来美国和世界级的领袖人物,一般二流学校,培养的是高级打工仔,三流等不入流的学校,培养的是基层技术人才,最后的一大群傻子,就只好当跟班苦力了。
所以,我们就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美国,每次从上到下的各层面政客竞选投票点参加投票的人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投票人,在进入投票点前,对竞选人的背景资料毫无所知,他们发挥了自己神圣的公民权力,去表达自己都搞不清的意愿。不过,请放心,这样的选择,未必会使被选上的政客们“误入歧途”,因为,反对精英团体的存在,会使这群傻冒向另外一个方向跑,把“误入歧途”的政客们赶下台。
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咱对这样的教育体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就是一个野外放鸭子散养的过程,学校和社会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比如图书馆、网络、兴趣培养、社会实践等等各种资源和机会,至于孩子是否成才,除了孩子自己的天赋以外,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介入,远远比中国重要。这是为什么,美国白人和亚裔家庭的孩子,普遍比黑人和墨西哥人家庭孩子受教育程度要高。
大自然自由式放养的一个最大益处在于:有天赋的孩子,在早期就得到发现,不按照常规的培养方法,在得到充足资源的基础上,使天赋上得到了极大的提携,成为该领域的天才级人才。
举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这样的教育如何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了。
邻居的孩子吉姆有游泳天赋,从小学的时候,就一直是学校游泳队的主力,于是,高中被特别学校破格录取,所有的游泳训练费用全免,孩子还可以利用节假日教游泳半工半读,最后,许多大学还伸出了橄榄枝。
女儿从5岁时就开始学画,高中的时候,有幸进入了美国几个最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的一个培养艺术人才的项目(Program),每年数千美金的培养费用全免,并且,当地各种各样的博物馆任何活动对该项目的学生全部免费开放,让孩子能够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咱也不止一次沾了女儿的光,免费参观了现代艺术博物馆、美术博物馆(Fine Art)、珠宝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等等。
大学的招生,正是基于这样的体制,哈佛、耶鲁等名校,对学生的选择不是成绩,而是学生的特质,即:该学生是世界上唯一的(Unique)。
曾经听过一个大学招生培训讲座,讲座者列出了学校评价一个孩子几个重要因素,很有借鉴。
孩子的特质,包括社会接纳度(社交能力)、义工时间、领袖特质、艺术体育特长、获奖状况等等,这是一个孩子一生的培养积累,所以,是各个名牌大学的首选;高中成绩(GPA),是高中4年的一个阶段培养结果,是反映孩子能否完成大学教育的一个指标,成为次选;而中国人最看重的高考(SAT),则成为最不重要的一个指标了,因为,一次高考的成绩,不能作为反映一个孩子未来是否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材的指标。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眼里,他们会形容这些只会读书的人是:书呆子(Nerd,Bookworm)。
曾经碰到一个大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人,她和笔者交谈过程中,对那些只会读书的人不无嘲笑,根据她的经验,只会读书的人,完成的业绩,远远不如社交能力强,有独创性思维敢想敢干的人(这样的人,在中国官场和国有企业里,会死得很惨)。
朋友的孩子,以1900分的高考成绩,进入了平均高考成绩2200多的康奈尔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孩子目前在康奈尔大学成为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积累了非常广泛的未来发展社交网络,对自己未来的定位以及目前的工作重点,早就有了安排,入学前,就通过网络,认识了学长,了解到了入学注意事项和选课、教学日程等信息,在此基础上,为帮助父母省钱,没有离家前就预定了自己返回的机票,认识这个孩子的家长们,无不看好这个孩子的未来。这样的孩子,如果只凭一次高考成绩进入一个三流的学校,其智慧的发展程度,一定会被打上大大的折扣。
咱们不妨看看自己成长的经历,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现象,同学中,无论是中学的还是大学的同学,学习好的,大多是老师的好学生,听话、守纪律,毕业后大多成为学校的老师,咱不是说老师不是成功人士,但相比较商海和政坛上叱诧风云的人而言,在中国,老师的含义,就是一个听话的知识分子而已。
奴才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那就是听话,不需要有思想,有创意,有独特行动。
(本不想就这个题目展开去,但鉴于有网友希望咱就此话题多说一点自己思考的结果,于是,生拚硬凑,续写中集)
在零度左右的北方初春,咱们穿着毛衣夹克还嫌冷,这位介绍康奈尔大学校园的学生,竟然赤脚穿凉鞋
纽约大学学生,在校外广场上卖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