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作者:xqw63  于 2010-4-14 02:0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社会评论|通用分类:原创文学|已有648评论

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培养奴才的教育(下)

04/13/2010

 

笔者的前两篇文章,对本文涉及到的“奴才”定义加以诠释,文章中,一再强调是思维的禁锢效应,而不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肉体奴才定义,但由于国人对“奴才”这个词恨之入骨,所以,不少读者“义愤填膺”,认为笔者的“奴才论”打击了一大片中国的精英们,特别是中篇,在海外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倍可亲发表以来引发了540多个回帖,虽然大多持赞同态度,但也有反对的读者为此还专门另写多篇文章,与笔者探讨,令笔者感到很是吃惊,在此,咱谢谢广大读者的厚爱。如果因为这个单词伤害了部分读者脆弱的自尊心,咱在这里向您道歉,请彻底弄清楚文章中“奴才”的含义,再对号入座不迟。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留学和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数百万,其中, 搞自然科学的技术人员,是留学的主力军,真正涉及海外文化、哲学以及管理的留学人员凤毛麟角。理工科留学人员一个最大的感触是:为什么人家能够想到这点,而我们就想不到?为什么我们缺乏领袖气质,少有个人魅力?为什么我们不会别出心裁、少有奇思异想?为什么我们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权威打下擂台?……我们满足于替别人打工,满足于在别人的指导下完成一篇又一篇论文、一个又一个项目、一笔又一笔生意……最后,我们最多做个技术官僚、一个项目经理、一个学校教授……那么,是什么形成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惰性”,既是惰性的思维,更是惰性的行动呢?

要分析这个成因,咱不妨 举一个生物学实验例子。

一把香蕉摆在用于实验的猴子面前,垂涎欲滴的猴子不由自主地上前去取香蕉,可每一次去取香蕉,都会被电击一下,经过多次尝试,猴子害怕了,不再去尝试取香蕉裹腹了,到最后,猴子也禁止后来的小猴子去取香蕉,即使这个时候,取香蕉的过程中,不再有电击效应,猴子们也对这把诱人的香蕉噤若寒蝉了。

这个实验告诉人类一个道理,当孩子从诞生的时刻起,他们是没有任何局限性思维的,在向大人和老师学习过程中,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他们也获得了局限,他们开始知道,什么可以尝试,什么不可以尝试,而当施教者少一些局限教育,孩子就会有更多的原创性思维诞生。

中美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体制内对原创性教育的鼓励完全不一样。中国教育有其好的一面,学生们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加上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基本功扎实,这样的人才,是每个国家都需要的基石,美国每年大量从世界各地引进这样的人才,以填补其精英教育的不足。但这些人才不是塔尖上的人物,他们充其量只是在各自领域中的业务尖子,把上级的意图贯彻得尽善尽美而已。

塔尖上的精英,是挑战权威并战胜权威的怪才,是具有独立思维并为之行动的人,由于他们的存在,既往的常规被打破,出现了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新突破,并带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等文明的进步。

中国有金融专家,但没有索罗斯这样的金融大鳄;中国有电脑从业人员,但没有盖茨这样的世界首富;中国有汽车制造商,但没有福特这样的改变美国人生活方式的传奇人物……

中国历史上,除了“四大发明”外,我们再没有可以自豪的人类发明贡献了,而近100年的科技发展,远远超过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积累,这其中,我们很少看到中国人的痕迹。电脑、网络、数码技术、生物科技,甚至是人工关节、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这样极大方便人类的小发明,也是西方社会的舶来品,这不仅让人深思:难道中国人真的是智商不够吗?

否也!笔者举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教育环境中存在的弊端。

上中学时,从化学课上学到,电解食盐水可以产生氯气和氢氧化钠,咱突发奇想,自己设计一个装置进行电解食盐水的实验。咱用茶杯装水加食盐,搅拌均匀后,打开电灯,把电灯泡下了,端了茶杯,胆战心惊地将茶杯伸进了电灯头中,在“啪”的一声火狐声后,整个楼层停电了,保险丝被烧断了。咱自己被吓个半死,倒不是怕自己被电电倒(可怜,生命都不可怕了),而是怕这个奇思异想导致的严重后果,会引发自己的皮肉伤害,无论老师和家长,都无法容忍咱这样不守常规的做法,因为,平时这样做的一个最常见皮肉伤害的借口就是:谁让你这样做的?

是的,没有人让咱这样做,是自己的突发奇想,自己想验证一下怪异的想法,那么,这样的验证,最终会导致社会的无情打击,无论老师和家长,都会指责孩子这样“没有道理”的尝试,把这样的尝试当作孩子的“不良”行为。

美国有一个电视节目“Mythbusters”(奥秘探索),几个工程人员经常对一些奇思异想进行现场实验室测验,诸如:下雨天打伞是否会增加被雷击的机会、电影上人类徒手抓射来的箭是否可行、树枝是否会影响高尔夫球的穿行、锅炉爆炸的景象分析、垂直向上发射的子弹自由落体的后运动轨迹等等,实验的结果,大多数竟然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让人耳目顿开,这样花费大时间和钞票进行的“无聊”的实验,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是毫无价值可言的事情,这就是日常生活中,中美一般百姓对“好奇心”的态度。

当我们还在对原创性教育争论不休的时候,斯坦福大学校长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校长近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同时表示:中国诺贝尔奖得主将会在近期回国的年轻学者中产生。为什么中国本土就无法产生诺贝尔获奖者,而非要到海外“镀金”后回国才能产生呢?中国每年培养那么多的博士、博士后,怎么本土就无法产生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呢?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都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高价引进难以伺候的海龟,难道这些决策者是傻子?

中国领导人不傻,他们引进这些海龟回国,是需要海龟们的思维,是需要他们开放的智慧,是需要他们那种不同于国内惯性思维的一种工作方法。海归们在智力和基础知识上对国内的土鳖而言,没有优势,他们具有的优势,是他们独特的以“奇思异想”为契机的一种探索精神,说白了,就是那种在海外学习和实践了的“独创性”思维和智慧。

在中国教育培养的一大批思维禁锢(咱这里先不用奴才这个词,以免刺激部分读者脆弱的心灵)的人仍然把中国原创性教育“硕果累累”这块遮羞布拼命维护的时候,温家宝总理早在2006年,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就对中国社会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期望,他在讲话中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讲的话。”中国缺乏的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环境,连中央领导都了如指掌,作为这个教育体制中出来的中国的知识分子,难道看不到吗?

咱再举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

自己刚从学校毕业的那年,到单位后“活泼好动”,见到一个闲置的黑板,咱又“突发奇想”了,何不利用这个黑板,定期出黑板报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利用大学时出黑板报的经验,自己设计版面,把单位发生的情况以及群众的看法进行现场组稿,记忆中,黑板报的内容有:单位《分房规定》来自领导、群众和工会的意见、食堂如何关注单身职工的建议等等,为了表示咱的别出心裁,特地给黑板报起一个刊头“野草”。第一期出来后(也是最后一期),一下聚拢了很多单位职工,大家一致夸赞咱的板报办的有特色,但第二天一早,单位一把手皱着眉头看完板报,责令人事科把办黑板报的“罪魁祸首”“抓来”见领导,咱和另一个哥们(这哥们现在是一个1000多人单位的一把手了,希望他不要因为遭受了那个猴子的待遇,就禁止后来的猴子尝试拿香蕉吃了)到了领导办公室,领导一句话:谁让你们干的?我不喜欢这样,你们自己看,怎么办吧?

能怎么办呢?咱赶紧把硕果仅存不到一天的黑板报自己亲手擦了。

在中国,这样奇思异想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不说别人,就说自己,领导们私下里对咱的评论是:就你能!于是,“就咱能”的“能人”,现在变成了彻底的“不能”,因为,咱再也不会突发奇思异想去尝试“拿香蕉”了。

女儿从5岁的时候开始学画画,一直跟着中国老师学习,到美国后也是如此,目前的临摹能力一流,但原创性几乎为零。后来,进入了当地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绘画特色人才培养班(Program),女儿对美国老师的教学方法极为抵触,认为老师不是教画画,比如:眼睛看实物,不看画板,用心把物品感觉出来;用不同的色块,把自己粘贴出来……只有一年的训练,咱惊喜地发现,她在原创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她自创的卡通贴画(被咱最不看好),竟然在单位慈善拍卖中卖得高价,目前,她的卡通绘画,已经具有自己的灵感和特质(有懂艺术的朋友评价语)。

如果有孩子在西方教育的家长不难发现,西方教育同中国教育的一个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的老师给的许多家庭作业,是动用孩子的智力,而没有统一答案的一种发挥孩子潜力的尝试。女儿小学5年级的时候,被布置了一个两周时间的作业(Project),用“XX”美元,花9天的时间,到欧洲若干国家旅游,请进行旅游景点和日程的设计。

这个项目,完成很容易,但做好就非常难。女儿到图书馆查欧洲地图和景点,上网查便宜机票和旅馆,连当地的交通都需要规划,这是一个成人都很难完成的项目。咱少不了和女儿一起动手,结果,2个星期后,女儿的项目完成了,有图有表,把旅行线路、日程安排,各个景点介绍,连门票、航空公司机票(一般周二出发便宜)、当地交通费用以及旅馆折扣这样的资料都进行了罗列,看着整个展板(Poster),咱也不由地松了一口气,为女儿两周幸苦的劳作感到欣慰。

在休斯顿市长竞选过程中,朋友的一个孩子作业就是:观看市长竞选演讲,写出你认为何人会赢得竞选,并给出理由。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是需要孩子运用脑子,除了观看竞选,还需要上网看新闻和候选人背景资料,并参考当地人群分布和选民心态才可能写出的文章,是连成人都无法掌握的一种思考,让一个孩子去介入,并不是要一个正确的结果,而是要一个思考的过程和一个达到结果的途径。

这就是原创教育,这是中国教育所不具备的一种教育,鉴于为建立和谐社会的局面,短期内,中国教育在人文科学上,还无法达到西方社会的原创性教育,但自然科学上完全可以先行一步,对此,笔者信心十足。

衷心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而不是“奴才”。

 

3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1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648 个评论)

5 回复 tanjiang10 2010-4-14 02:04
老兄,你不累呀?
6 回复 oneweek 2010-4-14 02:10
吸铁石又来了。 咱先坐好。
4 回复 awang9988 2010-4-14 02:12
不怕扣帽子。 知识分子应该有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精神。如果事事都上爱国上撤, 那就证明你的立论完全正确。
5 回复 琼台鹤 2010-4-14 02:13
oneweek: 吸铁石又来了。 咱先坐好。
呵呵,猪兄是铁?
6 回复 琼台鹤 2010-4-14 02:13
tanjiang10: 老兄,你不累呀?
63精力过人~
6 回复 琼台鹤 2010-4-14 02:14
呵呵,赶巧了~
6 回复 tanjiang10 2010-4-14 02:15
琼台鹤: 63精力过人~
63是马拉松健儿
5 回复 解滨 2010-4-14 02:16
63,好样的! 俺100%支持你!
5 回复 sousuo 2010-4-14 02:16
李承鹏刚说的:在国外是梅西,在国内是没戏。
4 回复 oneweek 2010-4-14 02:16
琼台鹤: 呵呵,猪兄是铁?
那就叫吸眼(球)石
5 回复 琼台鹤 2010-4-14 02:17
oneweek: 那就叫吸眼(球)石
呵呵~
7 回复 平凡往事 2010-4-14 02:24
一派胡言,你不是中国培养的? 村里100%都是国内培养的谁是奴才? 你是?
5 回复 xqw63 2010-4-14 02:28
tanjiang10: 老兄,你不累呀?
累,不是写文章累,是被人误解的累
5 回复 xqw63 2010-4-14 02:28
oneweek: 吸铁石又来了。 咱先坐好。
猪也被吸来啦
6 回复 xqw63 2010-4-14 02:29
awang9988: 不怕扣帽子。 知识分子应该有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精神。如果事事都上爱国上撤, 那就证明你的立论完全正确。
怕个鸟哦,扣帽子?还以为是文革啊
6 回复 xqw63 2010-4-14 02:29
琼台鹤: 63精力过人~
63没事闹腾呢
5 回复 xqw63 2010-4-14 02:30
琼台鹤: 呵呵,赶巧了~
也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5 回复 xqw63 2010-4-14 02:30
tanjiang10: 63是马拉松健儿
哈哈哈,以前还真当过长跑运动员
5 回复 琼台鹤 2010-4-14 02:30
xqw63: 63没事闹腾呢
5 回复 tanjiang10 2010-4-14 02:31
xqw63: 累,不是写文章累,是被人误解的累
那是他们脑子没有到那个境界,别理他们
123... 33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4-10 03:2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