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紫:信之殇 ZT

作者:sousuo  于 2012-1-29 06:33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已有1评论



人类感情和思想的沟通交流依靠的是语言或表情,但如山遥水远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则要靠文字,传递文字的工具就是书信。书信始于何年不可考,但一定与文字一样历史悠长,因为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即有边报传至殷京的记载,这个边报就是以文字记载的军事文件。不过最早的文字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刻在甲骨,竹简或木牍上的。战国时大将乐毅的《报燕王书》,李斯的《谏逐客书》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都是早期书信的范例。书信的传递靠的车马驿站,战乱或无路时则用信鸽,据山海经载,西王母即有青鸟为其送信。而后汉帝向匈奴索要牧羊北海19年的使臣苏武时称,在宫苑中射得大雁,足系有苏武的信帛。那时为保障书信的安全,常把书简藏于鱼形木匣中,所以后来就有了青鸟传书,鱼雁往来等说法。

闲话少叙,前面不过是说明中华古国乃文明礼仪之邦,书信文化源远流长,是五彩绚烂的华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书信除去传达公文政令,沟通商贸信息,通告婚丧大事外,还可以叙事载道,吟诗作赋,舞文弄墨,寄情怡性,功能多多,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锺爱。古人常有书信珍品传世,如王羲之的墨宝《快雪时晴帖》、《平安帖》、《丧乱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都是寄给亲友的书信。现今《快雪时晴帖》和《中秋帖》分别是台北北京和故宫博物的镇馆之宝,而《丧乱帖》流落东瀛,成为日本的国宝。近年来,名人,尤其是过世名人的书信集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成为传记研究者和好事者的寻宝之地。鲁迅跟老婆信中闲言碎语遂成了名著《两地书》,傅雷跟儿子絮叨的如何弹钢琴的外行话也编入《傅雷家书》,百世流芳。

写信也是我早年的一项业余爱好,虽然芦某只是一介不文之徒。插队时,有几个好友不在一处,不常见面,免不得思念。加上农村文化生活枯寂,写信就成了一种精神调剂,便开始了鱼雁传书。一张邮票八分钱,相当于我劳累一天的工分值,不是个小数目,得充分利用。为求得信息的最大化,每封信里都鼓鼓囊囊地装了4-5张薄薄的信纸,以不超重为限。密密麻麻的蝇头小草,鸡零狗碎地写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外是生活的烦恼,思想的苦闷,前途的忧虑,吐吐苦水,发发牢骚,当然也有些轻松点的像打油诗一类的文字游戏。感觉书信就像个精神家园,不管外面如何风刀霜剑,雨横风狂,在这里我能寻得一方静土,让梦想的花朵纵情绽放,自我陶醉一番。

当然很多深藏在心底的阴暗的东西是不能写的,如对伟大领袖的深厚感情和对莺歌燕舞的大好形势的看法。写信在文字狱横行的毛泽东时代是有很大风险的,那时书信检查很严,万一说错了话,轻则有牢狱之灾,重则可能送命。常看法院杀人的判决布告,不少犯人的罪状就是向海外敌特机关发信联系或在私人书信中恶毒攻击红太阳,发泄对社会主义的仇恨。即使书信逃过了公安机关的检查,送到亲朋手中,也不保险,因为亲朋中也有政治觉悟高的大义灭亲,把你的书信交到党委,白纸黑字,铁证如山,绝无抵赖的可能。我就知道有亲爹娘把儿子的反动信件送交党委的例子,把亲生儿子送进监狱进行挽救,让他重新做人,彰显无产阶级革命的大爱!

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罪犯们就是以书信为证据和线索,顺藤摸瓜,连根拔起。大作家聂绀弩也是被“知心好友”出卖成为现行反革命的,证据就是私人通信中唱和的诗词。我中学时的一个教俄语的老师,在上大学时响应党的号召,交了一个苏联女笔友柳芭,没通过几封信,两年后,中苏交恶,他就有了一条里同外国的罪状,吃了不少苦头,可见书信之凶险。

我们都是大大的良民,脑袋也没有进水,阶级立场坚定,反党反社会主义和里通外国这样重大的犯罪是不敢干的。但觉悟还是不够高,犯点小罪的事却时而为之。比如说为了省寄信的八分钱,我们还真动过不少脑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邮票贴好之后,在邮票的表面上小心地涂一层透明胶水,风干后看不出来。邮局在盖邮戳时,黑色的戳记就盖在风干的胶水层上面。收到信后,把邮票连同信封剪下,在水里浸泡半小时,邮票即脱落下来,用手指轻轻洗去胶水上的油墨,晾干就是一张新邮票啦。如此可反复使用多次,从来没出过问题。虽说只是八分钱的问题,若是上纲上线到破坏国家邮政收入,也够喝一壶的。

后来上大学了,谈恋爱了,信就写的更多更勤了。我相信,凡是识几个字的恋人,没有不写情书的,不然那满腔蓬蓬勃勃的爱发泄不出去,非憋出毛病不可。那时校规严格,不准谈恋爱,只能搞地下活动,私通情书。情书不用邮寄,但也不能公开交到恋人的手里,大多是趁教室无人时,偷偷塞进恋人的抽屉里。还有人更绝,把情书压在做过暗号的砖头下面,特务似的,用文字传递着年轻人火热的爱与情。不过写情书也有风险,有的女生就把收到的情书交给党组织,以示思想纯洁,要求进步。女生得到表扬,而写情书的处境就不妙了,成为同学的笑柄,甚至把情书塞进进了档案袋,背一辈子,当然两相情愿的则不在此例。

开门办学时分小组活动,免不了棒打鸳鸯,有情人天各一方,那身穿绿衣绿帽的邮递员就成了最受欢迎的人。每天午饭后,是邮递员送信的时间,几个心怀鬼胎的同学都不会睡午觉,等着盼着,只要一听到自行车的铃响,就冲出屋去,夹道热烈欢迎那可能带来佳音的绿衣天使。当手中拿到那封盼望中的信封,心中的欢喜如同中了乐透奖,急不可耐地躲进纹帐,先在信封上亲吻几口,然后撕开封口,掏出信纸,一页一页先快速扫描一遍,了解主体思想,然后才细嚼慢咽地连读三遍,确保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拉下,然后闭目凝神,认真体会,仔细消化,务求吃透精神,溶进血液,渗入骨髓!

当时写信的开头常有句套话,亲爱的某某:见字如面!虽是套话却很有道理,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嘛。当你展开信纸,那一行行熟悉的字迹跃入眼帘,一笔一划,一撇一捺无不带着友人或情人的一瞥一瞬,一颦一笑,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凭借穿越时空的想像,仿佛都能感受到亲友的体温和心跳。信纸上有时还带着汗渍和泪痕,墨迹漫漶,酸甜苦辣,点点滴滴,尽在心头。

我有个大学同学陈杰,记得开门办学时,他在芜湖,我在安庆,便常有鱼雁往返。他滑稽恢谐,信中妙语如珠,读他的信如同听相声,很开心。有次来信抱怨系领导太“周扒皮”,让他疲于奔命,连刮胡子的时间都没有。怕我不信,他在信纸上密密麻麻粘上几十根约一厘米长的胡须,是用镊子刚拔下的,让我差点笑岔了气,真堪为行为艺术之先驱。不过这样的好笔友不多见,毕竟需要文字功力和幽默的性格。还有个朋友虽不善文辞表达,但却常来信,三张纸上连标点在一起才二百多字,可谓言简意赅。但字迹张牙舞爪,生龙活虎,活像他那大大咧咧的性格,真是见字如面呀!

盼信望眼欲穿,是憧憬的等待,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收信是喜出望外,满心喜悦,羽书来兮,翩若惊鸿;读信是醍醐灌顶,雨露禾苗,募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而写信则是枯窗独坐,焚膏继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通信与人际关系一样,讲究个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收信像是收获,你要享受收获的喜悦,必须付出播种的辛劳。而这种辛劳是愉悦的,因为写信既是和朋友作倾心交谈,也是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是一种情感的宣泄,灵魂的洗礼,思想的升华,其乐无穷!读一封文采斐然书法飘逸的来信,简直就是无比的艺术享受,文化大餐!

毕业后工作了成家了,女友成了老婆,吃饭一口锅,睡觉一张床,情书就不用写了,除了朋友偶尔问候,书信渐稀。谁知后来被命运一折腾,又两地分居了,北京三年,北美三年,妻离子散,天各一方。那年头没有电话,即使有,也打不起电话,太贵!只能靠鸿雁传书,互通音讯,寄托着相思和关切,维系着爱情与亲情。几乎是雷打不动,每周一信,在京时,信在路上约需三天,可以收到再回,一周一个回合,像打乒乓球。在美时,信要走约十天,收到此信时,下一封信已在空中,有点像玩杂技球。信中大多是琐碎的油烟柴米,家长里短,却透着温馨和踏实,有一份家的感觉。尤其是信中的照片,看着儿子从襁褓中一天天长大,真是对我寂寞心灵的最大安慰。

虽然信中不再充盈着缠绵的情话,但也偶有浪漫的时刻。比如有时我在信纸中夹上几片香山嫣红的霜叶或相思的红豆,有时也会收到的信中的几朵桃花或蜡梅,尽管已经压扁枯萎,颜色不再鲜艳,但还能闻到那淡淡的幽香,沁入腑肺。如此信来信往,六年下来,加上大学三年的情书,竟是满满一大箱子!当1985年老婆带了儿子来美团聚时,很为怎么处理这一大堆信件发愁,留恋再三,还是一把火烧了,这十年的生活记录,心路历程,情感思念,酸甜苦辣都随着熊熊火光,化作缕缕清烟随风而去,为我写信的历史画上一个大大的句号,但是书信留在我心头的记忆和乐趣却永远不会褪去。

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电脑视屏,手机留言已成为通讯的主流,社会进入了“言而无信”时代,已经把传统的书信送进了历史的博物馆。今天如果还有人用笔墨写信,一定被人认为是神经病或怪物。然而我还是怀念那个写信的年代,那个伴随我走过青涩,走进成熟的年代。现在电脑键盘上码出来的字标准漂亮,整齐划一,但却是千字一面,干枯乏味,冷冰冰的缺乏人性。读电子邮件时,没有了见字如面那种会心的喜悦,没有了翰墨的晕染和淋漓,没有了鲜活的个性和特色,没有了体温和气息,没有了激情和诗意,没有了魅力和美丽。

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无论我如何怀旧思念,书信时代还是如同白云黄鹤,一去不复返了!正如不管前清的遗老遗少如何地锥心沥血痛心疾首,大清朝也不能起死回生一样。我所能做的就是坐在电脑前,怀着满腔的惆怅与无奈,在键盘上敲出这篇《信之觞》,为永远逝去的书信时代唱一曲輓歌:书信啊,魂兮归来!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0 回复 无为村姑 2012-1-29 08:47
写信古典文化,发邮件是快餐文化,没得比。想念书信~~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8 07: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